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唱脸谱》人教新课标(2014秋)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唱脸谱》人教新课标(2014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5-04 16:3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唱脸谱》教学设计
(欣赏课)
一、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一首京歌。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粹” ──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歌曲包含两个乐段,A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合在旋律中。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脸谱知识的初步学习,激发关心、热爱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2. 在聆听感受的过程中,能够初步了解脸谱的简单分类,感受京歌的旋律美。
3. 能够记忆主题旋律,知道歌名。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歌曲《唱脸谱》的聆听感受。
(二)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脸谱的简单分类。
2.通过欣赏歌曲,让学生感受京剧旋律的音乐美和脸谱的艺术美。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初听歌曲
导语:同学们好,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听听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旋律有什么特点?
2.总结
我们听到的是一首加入了京剧音乐元素的歌曲,是一首京歌。京歌是对京剧的改良与创新。歌曲中唱到了很多有关京剧脸谱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京歌。
(二)聆听歌曲,初步感受
1.了解歌词
过渡语:歌词中有些内容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1)opera这个单词是歌剧的意思,在前边加个BeiJing,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是北京歌剧的意思。
(2)什么是“四击头”呢?四击头是一种锣鼓谱。在戏曲锣鼓等打击乐器演奏中有着50多种锣鼓谱,演员亮相时大多采用“四击头”这种。
教师总结:了解了这些不常听到的歌词,我们一起来继续欣赏歌曲。
2.欣赏歌曲,了解脸谱
过渡语:我们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歌曲演唱的内容。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热闹欢快的情绪。
(2)了解脸谱: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用各种颜色在演员面部所勾画成的特殊谱式图案。净、丑是采用脸谱作为面部化妆的两种主要角色。脸谱的用途是表明人物的面容、性格特征,以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表演艺术家用红、蓝、黑、白、紫、金、银等颜色,各尽妙用,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目中各种复杂的人物形象。
红脸: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及性格。歌曲中的脸谱形象是关公战长沙。
黑脸:表现正直、无私、刚正不阿的人物及性格。歌曲中的脸谱形象是张飞。
白脸:用于刻画阴险、狡诈的人物及性格。歌曲中的脸谱形象是曹操。
紫脸:紫色介于黑红两色之间,刚正威严的人物和忠义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脸。歌曲中的脸谱形象是天王托宝塔。
黄脸:表现枭勇、凶暴的人物及性格。歌曲中的脸谱形象是典韦。
绿脸:表现顽强、暴躁的人物及性格。歌曲中的脸谱形象是魔鬼斗夜叉。
蓝脸: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及性格,歌曲中的脸谱形象是窦尔墩盗御马。
金、银脸:表现各种神仙、鬼怪等。歌曲中的脸谱形象是猴王、妖怪和精灵。
(3)聆听歌曲
(三)分段聆听,记忆主题
1.聆听第一部分
(1)边看歌词边聆听歌曲的第一部分,小声哼唱。
(2)再来演唱一遍,请大声模仿歌曲中的笑声。
2.聆听第二部分
(1)看着歌谱,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用“哒”唱唱旋律。
(2)跟着范唱唱一唱歌词。
3.完整聆听。
(四)课堂小结
这首歌曲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脸谱的简单分类和歌曲与京歌的区别,感受到京剧旋律的音乐美和脸谱的艺术美。京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多年来经过艺术家的千锤百炼,使它成为戏曲音乐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华夏子孙应该认识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热爱、继承京剧艺术,并把它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