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设计
(欣赏课)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感受音乐不同乐段的情绪变化,以身为中华民族子孙而自豪。
2.体验民族器乐合奏与中国武术完美的结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音乐中不同乐段的情绪变化并能划分乐曲的段落。
教学难点:乐段的划分。
三、教材分析
民乐合奏《武术》。作曲者何彬是老一辈作曲家,曾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作品以民乐合奏为主。本曲以朴实简洁的手法,描绘了武术表演的情景,时刚时柔,腾飞时,身轻如燕;出拳时,如虎出山,道地的民族音调使人听来十分亲切。
乐曲使用了六声羽调式,这是在民族吹打乐中常常使用的调式,由于“7”音的使用,使旋律不时产生离调之感,即常有b羽调与#f羽调交替之感,这就给全曲带来了色彩的变化。
乐曲为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首部)包含两个乐段,第一乐段刚强有力,犹如重拳出击;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奏,轻盈活泼,犹如凌空腾飞,不断地旋转。第二部分(中部)用二胡主奏,抒情优雅,犹如太极八卦,柔中有刚。第三部分(再现部)与首部相同。
由于本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武术的气势,曾被选作科教片《武术》的主题音乐。
四、教学过程
(一)看视频《中国功夫》,回顾歌曲
师:我们来看一个视频,这首歌曲你熟悉吗?讲述了什么内容呢?
播放视频,学生跟唱。
教师适时指导,要求唱出歌曲的气势,表现出中国功夫生气勃勃和英姿飒爽的精神。可以利用指挥的手势进一步帮助学生表现歌曲。
总结: 这首《中国功夫》是我们学过的歌曲,它表现了我们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
(二)导入新课
师: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闻名于世。它博大精深,流派众多,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在城市、农村到处都可以见到它的踪影。武术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特设比赛项目,为全世界展现了武术的特色。
师:哪位同学知道武术是什么时候成为奥运会表演项目的吗?
教师介绍武术:1936年第十一届德国柏林奥运会,中国武术队随同中国代表团参加并做表演。在这次奥运会上,体现东方传统文化韵味的中国武术表演,赢得了各国观众的交口赞誉。下面我们一同欣赏民乐合奏《武术》。
(三)情感体验
1.欣赏民乐合奏《武术》,感受乐曲的情绪。
师:同组讨论,你都想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讨论。
3.师生交流,进一步拓展。
师:谁能说说你知道的武术种类?
生:少林拳……
生:武当剑……
生:长拳、南拳……
生:还有太极八卦连环掌……
师:在哪里见过人们表演武术?
生:在公园里看到晨练的老人们练过,他们有的在打太极拳,有的在舞剑。
生:还有大型的运动会开幕式……
4.复听民乐合奏《武术》。
师:中国的武术渊源流长,有的虎虎生风,有的柔中带刚。再次聆听音乐,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哪部分犹如重拳出击,哪部分又表现出了身轻如燕?请用动作表现出来。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体验。
生:开始的感觉是有力的,中间比较轻柔,后面仍是豪气冲天,八面来风。
5.学唱主题。(教师出示主题音乐谱例)
学生感知乐曲的结构并熟悉主题音乐。
师:这两段主题有何不同?
生:A段雄壮有力,B段很优美。
师:对,A段运用了很多重音表现出了武术中的气势。B段则表现了武术的优雅,像太极八卦,柔中有刚。速度呢?一样吗?
生:不一样,A段快些,B段略慢些。
6.再次聆听民乐合奏《武术》。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仔细聆听A、B主题在乐曲中各出现了几次?出现A段举左手,出现B段举右手。小组长负责用色块进行记录。
学生回答:A段出现了4次,B段只出现了2次,然后A段又出现了4次。
师:对!这首乐曲也采用了ABA的结构。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乐曲的结构就更清楚了。
7.进一步体验。
师:这首乐曲充满着动感,如重拳出击,又柔中带刚,因此也很适合随音乐表演动作,小组讨论进行创编,根据A段B段不同的情绪进行不同的表演。
(1) 分组合作创作动作。
(2) 播放音乐,随歌曲即兴表演。
(3) 推选代表随音乐展示表演。
8.欣赏视频《武术表演》。
(四)课堂小结
武术是我们传统的体育项目,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希望大家课后能搜集更多的资料,来了解我们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