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1《找规律—寻找掉落的珠子》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1《找规律—寻找掉落的珠子》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5-05 16:0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找规律—寻找掉落的珠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找规律——寻找掉落的珠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4课时例5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做出一定的猜想。
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
难点: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不同颜色的纸片
教材分析: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模式化”思想,发现“规律”就是发现一个“模式”,并能运用多种方法表达“模式”的特点。在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 例5作为这一单元最后一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图形排列规律和数字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利用规律来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活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理念:《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流程
课前热身,增加气氛。在上课前与学生一起边唱《幸福拍手歌》边做动作
【设计目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使学生能在一个愉悦的心情下进行学习。】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3分钟进行这个环节)
1、通过课件出示情景1:羊村举办“寻珠”活动。
【针对现在的学生对喜羊羊的喜欢,故我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生活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2、出示情景2:打开知识的大门,找出图形的规律,补充完整。
【复习旧知识,作为对新知识的铺垫。】
3、为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评价。
环节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打算用15分钟)
【设计目的:为学生提供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寻求规律、感知规律;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尽可能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活动一:看一看
出示情景图(为了与之前的“羊村举办寻珠活动”呼应,把例题稍微的改动了一下。)懒羊羊参赛的手链掉了2颗珠子,你能帮帮它吗?然后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图片。
【设计目的:让学生认真审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活动二:想一想
【这个活动其实是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并提出两个问题帮助他们进行讨论。】
问题一:这串手链是按什么规律穿起来的?
问题二:掉的是哪2颗?
活动三:说一说
【这个活动就是解决问题。在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后,让学生说说,给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充分展示了自己,使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获得发展。如果学生在语言上的组织有困难,我准备了两个说法的开头,引导学生把答案说出来。】
A、它穿珠子的规律是。。。。(当学生说出了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的规律时,板书:看规律(圈一组)然后引导学生是从哪一侧开始找规律的,也就是把左侧作为起点。这时,板书:找起点。同时也引导学生找起点时也可以从右侧开始)
B、所以掉了( )颗黄珠子,( )蓝珠子(对说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如“你说得真好,真聪明等语言进行鼓励,并在他所在的小组记上一分)
活动四:摆一摆
【这个活动是检验的过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放手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从而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
摆出它穿的手链,看符不符合它的规律。(板书:检验)
环节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用15分钟)
【设计目的:整个实践应用,给予他们探究和动手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差异,从而在互动交流中学会自我完善、自主建构新知,学会学习。】
1、基础题。书本88页“做一做”,89页第4题以及90页第9题。
2、作品展示(让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下欣赏图片,感受数学的生活化)
3、拓展延伸,发展能力。同学们想自己做一回小小设计师吗?
小组合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一画;比一比,看那组画出的图案最漂亮!
【这一题的设计是本节课的难点,把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转为自己的知识,让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在通过交流合作,发挥集体的创造性,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既突破了难点,又实现思维的整和性,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
环节四:总结反思,深化认识。(用5分钟)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困难吗?
环节五:活动再现,巩固提高(用2分钟)
课后亲自动手做一条手链送给你的妈妈,感谢她对你的无私照顾。
【设计目的:一方面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三、板书设计:找规律——掉落的珠子
找起点:左侧或右侧
看规律:圈一组
再检验:摆一摆
【板书设计是为了帮助实现教学目的,体现教学意图,突出重点难点,形成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学习思路,便于探求,方便学生易于巩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