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河西走廊》(晋教)【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8.2《河西走廊》(晋教)【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5-05 10:35:58

文档简介


《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河西走廊”是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编排的一节教学内容,是一块省内区域,这是人教版地理教材中所没有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河西走廊从古至今重要的地理位置,了解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的发展概况,认识保护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归纳整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感悟本区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优势和环境问题,树立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河西走廊的位置和范围,并能对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的关系。
3.举例说明影响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4.根据资料分析河西走廊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河西走廊的地形图和景观图,使学生熟悉河西走廊的位置、范围,认识河西走廊的地形特点,强化读图能力。
2.通过阅读资料和相关图片,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原因,认识扬沙或沙尘暴天气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水资源对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影响。
3.通过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读图归纳西双版纳地区和河西走廊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学会从一个地区图表的各种地理信息中,分析归纳这一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地理差异,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说出河西走廊的位置和范围,并能对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举例说明影响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2.根据资料分析河西走廊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投影片、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展示河西走廊的地形图,一边指图,一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导人。
北枕合黎、龙首二山,南倚绵绵祁连,南北山脉夹峙,得一狭长平坦地带,形似走廊,走廊的长度有l 000多千米,宽仅百千米,白西汉张骞以毕生心血开通此廊,这里便绵延起两千年的苍凉与璀璨,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穿过,这便是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闻名世界的河西走廊。
板书: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讲授新课]
古今交通要道
1.指导学生渎读图8.14、图8.15和教材第一、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1)明确河西走廊所在的省份、地理位置以及河西走廊得名的原因。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境内,介于祁连山和合黎山、龙首山(读图确定这三座山脉的位置)之间,长达l 000多千米,因位于黄河以西,被称为河西走廊。
(2)认识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图中找出通过河西走廊的重要的铁路线和铁路沿线城市武威、张掖、酒泉等,说明目前这里仍是联系亚洲和欧洲、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3)认识祁连山对于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祁连山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受高原寒冷气候的影响,祁连山在海拔4 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在春暖花开之时,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汇成的溪流,是河西走廊地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这里经济文化繁荣的基本保证。绿洲点缀在西北干旱的大地上,是古今驿路商旅的必经之地。
2.指导学生读图8.16和图8.17,如果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启发学生做一简单介绍,教师亦应提前做好准备,适当补充一些资料。
嘉峪关意为“美好的山谷”,是万里长城之明长城西端起点,丝绸古道上的重要关隘,雄峙于祁连山脉与黑山之间,地处河西走廊西段最窄处,地势险峻,气势雄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天下雄关”。
[反馈练习]课堂活动
参考答案:
1.绿洲面积缩小了,会给河西走廊带来干旱、扬沙、沙尘暴等灾害,使生态环境恶化,农作物减产,影响西部大开发。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和生态环境
板书:灌溉农业和生态环境
1.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的学习,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和图8.18来完成。
(1)通过复习已学过的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明确河西走廊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壤、水源、气候条件,致使这片古老的绿洲有水即为良田,无水便是荒漠。
(2)从图8.15中可以看出,河西走廊的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东西为狭长走廊,南部高峻的祁连山,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地,其冰雪融水和河流对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人口分布以及城镇的兴起与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中部走廊平原地带,灌溉农业历史悠久,是我国西北绿洲灌溉区的精华宝地。
(3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走在了甘肃省的前列,灌溉历史悠久,春小麦、糜子、谷子、玉米、高梁、马铃薯、胡麻等是绿洲上的主要农作物。但是,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的严峻条件和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
2.指导学生阅读“信息传递”,了解酒泉得名的原因,以及酒泉作为著名卫星发射基地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的骄人成绩。
3.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学习,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自然段、图8.21、“信息传递”以及课堂活动“积极参与”来完成。
(1)指导学生讨论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原因。
河西走廊绿洲仅占总面积的17.4%,其余为沙漠、戈壁和难以利用的土地,河西走廊每年大风日数约60—70天,平均风速每小时可达4千米,这里不仅是我国风沙东移南下的大通道,还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沙尘源区之一。
(2)分析水资源对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影响。水是河西走廊的第一资源,水资源短缺是河西走廊发展中的永恒矛盾。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节水人手,全面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指导学生读图8.20,在读图时要思考:是哪些因素使河西走廊绿洲的面积在不断缩小?沙尘天气为什么越来越多?保护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有什么 重要意义?
(4)组织学生就如何改善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展开讨论。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
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规划和确定土地的人口承载量,禁止再新开荒地, 推广以恢复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大规模节水灌溉工程、风沙治理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法规和政策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河西走廊的可持续发展。
[反馈练习]课堂活动
略。
课件18张PPT。第八章 ·省内区域第二节 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合黎山龙首山祁 连 山 脉
(西北—东南走向)位置:介于祁连山和合黎山、龙首山之间,因位于黄河以西,被称为“河西走廊”黄河穿兰州市区而过地理位置河 西 走 廊黄土高原冰雪覆盖的祁连山 联系亚洲与欧,
沟通太平洋和
大西洋的重要
通道青 海 省内 蒙 古甘 肃 省 西 部相对位置新疆 读图分析为什么自古以来河西走廊就是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读图分析为什么自古以来河西走廊就是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1.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中部,介于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之间,长达1000多千米,是一个狭长的地带,因其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2. 穿越河西走廊的铁路干线是兰新线,是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3. 古代,河西走廊是我国东部通往西域“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目前,河西走廊仍是联系亚洲和欧洲、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看下图,说出河西走廊上的绿洲城市,分析水源与绿洲、人口、城市有何关系。结论: 1. 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是重要的灌溉水源。
2. 哪里有绿洲,哪里就有人口和城市。 读图分析 敦煌嘉峪关张掖金昌玉门酒泉武威酒泉古称肃州张掖古称甘州武威古称凉州甘肃省名 称的由来河西走廊上的绿洲城市
月牙泉绿洲牧业 武威市金昌市 敦煌莫高窟 嘉峪关城楼 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与山西太原、四川西昌并称为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
2. 河西走廊是全国闻名的“瓜果之乡”,与环境中的哪个因素有关?1. 河西走廊的农作物主要有哪些? 看图思考 气候、绿洲农业、城市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冬冷夏热,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
景观:以荒漠和半荒漠为主
绿洲农业的灌溉水源:祁连山的冰雪融水
主要农作物:春小麦、糜子、谷子、玉米、高粱、马铃薯、胡麻等
城市分布特点:城市坐落在绿洲上 生机勃勃绿洲人口增加水源紧缺沙尘天气裸露土地开垦土地绿洲面积缩小绿洲的危机 河西走廊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原因是这里“人地水”的 矛盾十分突出,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请你按因果关系将下列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
A 人口增长 B 土地沙化 C 沙尘暴发生
D 新增土地需水灌溉,大水漫灌,水源紧缺
E 需要开垦土地
绿洲萎缩AEDBC考考你: 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及保护生态环境状况:十分脆弱,绿洲仅占总面积的17.4%,其余为沙漠、戈壁和难以利用的土地;易发生扬沙或沙尘暴天气。
生态的环境的保护: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法规和政策体系;发展节水农业;禁止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绿洲边缘的荒地;控制人口数量,人地关系要协调发展 1. 河西走廊的地势特点是 、 。南北高中间低2. 祁连山地处 和 两省交界处,其冰雪融水和河流对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人口分布以及城镇的兴起与发展起着巨大的 作用。青海甘肃3. 河西走廊为 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光能丰富,盛产瓜果,有“瓜果之乡”的美誉。4. 被誉为“天下雄关”的是 ,是明长城的西端点。 嘉峪关温带大陆性5. 中国旅游标志是武威出土的东汉艺术珍品“ ”;
敦煌 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马踏飞燕莫高窟 巩固练习6.河西走廊中的 是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另两个发射基地,一个是四川西昌,一个是山西太原。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