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宇宙探秘一.古人看天
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三.恒星也在运动
四.太空有无数的星系
五.宇宙从何而来图 中国古代星座
古人看天 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秘。古人用肉眼观察星空,绘制星图,命名了许多星座。七月流火的天蝎座心宿二星
敦煌星图 埃及人把天空想像成女神娜黛(Nut)所拥抱的大地,群星排列在她身上。每天晚上吞下太阳而于白天吐出。太阳神每天在宇宙之河中行驶,从天空越过,因而产生了昼夜。最有趣的是埃及人还注意到当尼罗河泛滥时,太阳船在天空行驶距离大地比较近,利用太阳般在天空中的高度来说明季节的变化。
图 埃及法老王墓内的娜黛女神身上写的“大”字就是星星的意思,后来成为☆字的起源。
古代中国人有三种学派来解释我们的宇宙,第一是盖天说,他们认为天就像一个倒扣的碗,盖着广阔的大地,而大地也像一个反过来的凹盘,所以当我们往南北方向走时,看天上的星星角度会改变。第二是浑天说,浑天说的倡导者张衡他认为地是在中心,而天像一个圆球包围着地。这种想法和古希腊人托勒密的地心说是很类似的,后来张衡还造出浑天仪,使他的想法实践并获得成功。第三是宣夜说,它认为天是无形的,天体不附着在天球上才能以不同的速度来运动,而日月星辰只不过是会发光的气罢了。宣夜说是三种理论中,最没有人相信的。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古代人最感兴趣的是日月星辰怎样构成 ,怎样运动? 托勒密(约90—168)是第一个系统研究这些问题并作出成就的科学家,因此成为历史名人之一。近2千年来,托勒密体系先被推崇为神圣的经典 ,后来又被贬斥为伪科学的典型,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托勒密地心说 托勒密生活的时代是古希腊后期,当时罗马人占领了许多希腊城邦,希腊的科学文化迅速向外传播。托勒密就出生在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埃及城市托勒密城中。
托勒密的主要著作《天文大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书中,他把前人提出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观点,进一步发挥和系统总结。这种观点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行星、恒星,乃至整个宇宙都环绕地球运动。
托勒密提出的这个宇宙模型极为复杂,为了解释新观测到的天文现象,又需不断增加本轮、均轮等圆圈,使得这个体系越来越繁琐,以至后来不堪使用,最终导致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圣经》所说的地球静止不动,上帝把人类安置在宇宙中心的说法相合,因此后来被教会利用,成了一个不允许怀疑的教条,统治欧洲思想界达1 400年之久。
为了使他的地心说和天文观测相符合,托勒密设想了一套由“本轮”、“均轮”等大小圆圈组合而成的宇宙模型,以证实宇宙以地球为中心。 现在,如果有人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定会被人笑话。可是,“地心说”曾经被奉为真理达1千多年,是哥白尼(1473—1543)的“日心说”,第一次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引起了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重大变化,它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
哥白尼? 杰出的天文学家尼拉·哥白尼,波兰人。他10多岁时,就死了父亲,在舅舅家长大。在舅舅影响下,他从小热爱科学,大学读书时萌发了地球是运动着的思想。20多岁去意大利留学,攻读数学、哲学、法学和医学,获得宗教法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哥白尼大部分时间在大教堂当教士,他 的著名天文学说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创立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被罗马教皇处死的布鲁诺
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科学家借助望远镜、卫星,对天体、天体系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对宇宙有了更深的认识。牛顿恒星也在运动 人们仰望星空,发现大数星的位置似乎不变,我们称这些星为恒星。实际上,它们不是绝对不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也在变化,用很精确的天文仪器可以观察到它们的运动恒星的演化过程白矮中子黑洞
新恒星红巨星超新星太空有无数的星系银河系银河系中心螺旋星系环状星系不规则星系其它星系宇宙从何而来???星系在离我们远去多普勒效应: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 (蓝移 (blue shift))。在运动的波源后面,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 (红移 (red shift))
恒星光谱线的位移显示恒星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红移: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波长方向偏移,称之为光谱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图为哈勃在观察)多普勒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千百年,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
“量天尺”的单位 在天文学中,天体之间的距离很遥远,用米,千米作为单位很不方便,为此科学家就采用一些特殊的单位。 取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AU),光在一年中所经过的距离为一光年(L.Y.) 一个天文单位=1.496*1011米
一光年=9.461*1015米
地球到织女星的距离为24.5光年,地球到牛郎星的距离为16光年。银河系:太阳系
主要成员:太阳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太阳的平均密度为1.4克/厘米3,比水大一些。
但是太阳里外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它的外壳大部分为气体,密度很小。但是越往里面,
物质越稠密,密度越大。
核心的密度可能为160克/厘米3,这比钢的密度还要大将近20倍。太阳质量为2×1030Kg。
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
1、太阳地球质量: M = 5.9742×1024Kg
?
地球平均密度 = 5.518 克/厘米3
?月球是他的卫星
2、地球3、月球4、水星 水星的表面很像月球,环形山星罗密布,高地平原参差不齐。与月球表面不同的是水星表面分布着隆起的山脊与陡壁,尤如苹果因水分蒸发表面收缩形成的褶皱。
别看水星个儿不大,但密度可不小,在九大行星中,水星的密度只比地球的平均密度小一点。
5、金星金星的大小和质量与地球相似,因此人们把金星看作为地球的孪生姊妹。
金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00倍,而大气中二氧化碳占97%,引起奇热的“温室效应”,使表面温度高达480度。在离金星表面30到40千米处有一层约30千米厚由硫酸组成的云层,使人们无法看清金星的“庐山真面貌”。 6、火星美国内达华火焰谷公园上空的火星哈勃望远镜拍的火星全身照美国“勇气”“机遇”号火星车仍在火星上探索生命迹象时,欧洲航天局23日兴奋地宣布,欧洲“火星快车”不辱使命,已经确证这个红色星球表面存在冰冻水。这是迄今为止火星有水的最直接证据。
?“寻找地外理性生命”、“地外文明和太空移居”、“生命起源、细胞起源和进化研究”等,都曾名列“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之中。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强,专家们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跻身这些前沿领域
7、木星8、土星土星的质量是地球的95.1倍,成为仅次于木星的第二个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只有木星的3/10,而体积却为木星的6/10。
这样大的体积中只有这么少的质量,土星的密度一定非常低。确实,土星的密度仅是水的0.7倍,是我们知道的太阳系中密度最小的行星9、天王星天王星是一个蓝绿色的圆球,它的表面具有发白的蓝绿色光彩和与赤道不平行的条纹,这大概是由于自转速度很快而导致的大气流动。 天王星的赤道半径约为25900公里,体积是地球的6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14.63倍。 天王星的密度较小,平均密度每立方厘米1.24克。天王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氦和甲烷。
10、海王星海王星,按到太阳的距离计为第八颗。与太阳平均距离30.06天文单位。
赤道直径为28000英里,约地球的3.9倍,质量为地球的17.2倍,密度约为水的1.6倍。 ??? 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一颗,也是最小的一颗,直径只有2300千米左右。冥王星的亮度很弱,用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观测,冥王星冥王星: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航天器,绕地球飞行108分钟后,胜利地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宇宙飞行的任务。
?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头盔中影像)和巴兹·奥尔德林(如图)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上月球。
1981年4月12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升空
1995年2月6日,在距地面395公里的空间轨道上,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实现美俄两国航天飞行器械的历史性会合。
2001年4月30日,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中)快乐地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始了他为期一周的太空观光生活。
2002年2月20日,国际空间站第四长期考察组的美国宇航员伯施对高压氮氧舱进行了检查。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首次在没有航天飞机对接的情况下实施太空行走。
2002年6月7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几吨重的补给品、空间建筑材料和来自美、俄、法3个国家的7名机组人员 ,成功与国际空间站进行了对接。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绥中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5年6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8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正团职,中校军衔,1992年、1994年两次荣立三等功。
杨利伟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歼击机、强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的训练,他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光荣地被选拔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首飞梯队成员。
杨利伟进入船舱太空中的杨利伟10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