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机械运动(2课时)(课件 50张ppt 6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3.1 机械运动(2课时)(课件 50张ppt 6个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5-05 15:41:10

文档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法国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发现身旁附近浮动着一个小物体,飞行员认为是一只虫子,抓过来一看却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3.1 机械运动(一)
你见过这位运动员吗?他在跳马过程中,运动了吗?
位置变化
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下面几个事例中,物体的空间位置是否也发生了变化? ①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②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③路旁的房屋
设想同学甲和同学乙正乘坐观光电梯上楼,你们认为甲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思考与讨论
地面上的同学们看到甲同学是_________,
同处电梯中的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是___________。
(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
运动的
静止的
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 。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以另一个物体为标准。
参照物
研究对象
相对
标准
空间位置不变
静止
空间位置改变
运动
以 为参照物,甲同学是运动的。
以 为参照物,甲同学是静止的。
地面上的人或地面
同在电梯里的人或电梯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
?竹排

?竹排

位置改变
竹排是运动的
位置没变
竹排是静止的
?山
竹排
?树木

位置改变
位置没变
山是运动的
相对
相对
相对
相对
树木是静止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参照物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
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不同
以火车里的小孩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 的, 树木是 的。
静止
运动
以地面或路上的小孩为参照物,火车是 的,火车中乘客是 的,树木是 的。
运动
静止
运动
同方向,同速度
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进行?
空中加油
思考与讨论
两架飞机保持相对静止。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法国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发现身旁附近浮动着一个小物体,飞行员认为是一只虫子,抓过来一看却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当子弹的速度和飞机飞行的速度相近时,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来说几乎是静止的。因此,飞行员可以用手抓住它。
他们让演员在天空、云彩等背景前做出各种姿势和动作,同时又快速地移动演员身后的背景,并且还用鼓风机吹动演员身上的衣服,这样,我们就可看到演员腾云驾雾了。
演员腾云驾雾的效果是如何拍摄的?
甲车: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乙车: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即快慢不变
即快慢改变
2、根据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将物体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图3-8 人随电动扶梯的运动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你能各举一个例子?
观看下面的视频,请你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出几道题目,让其他小组回答。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
参照物:

机械运动的分类:

小结:
2.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诗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岸边和行船 B.行船和岸边
C.都是行船 D.都是岸边
1.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B
运动
静止
3、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学生有如图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学生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B、不论选择什么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D、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的
C
机械
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
变速
运动快慢不变
方向不变
运动快慢改变
方向不变
完成P94 1.2
3.1 机械运动(二)
图中是赛跑过程的一个瞬间,你能判断他们谁跑得快吗?
所用时间相同时,通过路程长的运动快。
[思考] 运动是有快慢的,那么怎样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观众
裁判
⑴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长短。
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⑵比较同一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
即:相同时间比路程
即:相同路程比时间
定性比较
第一名是 同学,用的方法是相同路程比
例1:ABC三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成绩如下:
例2:DEF三位同学进行一分钟定时跑步,成绩如下:
第一名是 同学,用的方法是相同时间比 。
作A p33 3
A
所用时间
E
通过的路程
参赛者 A B C
成绩 13" 6 14" 14" 7
参赛者 D E F
成绩(米) 380 385 367
甲、乙两辆汽车,甲车在1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320米,乙车在3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750米,哪一汽车驶得快?
提示:求单位时间(1秒)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
二、速度
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计算公式: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定量表示物体__________物理量
运动快慢的
3.意义:
大小与S,t无关
4.速度单位:
换算
关系:
基本单位 米/秒
符号 m/s 或 m ·s-1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 千米/时
符号 km/h 或 km ·h-1
读作 千米每时
1m/s=____km/h
3.6
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
[小练习]
1. 2米/秒的意义是 。
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米
2. 10m/s=___km/h
54km/h=___m/s
36
15
人走路:1.3米/秒= 千米/小时
4.68
体会速度大小
[思考]
牙买加运动博尔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100米赛跑中的成绩是9秒63;城市马路上汽车的速度约为30千米/时;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可达20米/秒。你能比较出这三者运动的快慢吗?
如图所示的限速标志是什么意思吗?
中型以上客车货运车辆晴天限速90千米/时,雨天限速80千米/时。
危险品运输车睛天限速80千米/时,雨天限速70千米/时。
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图像
探索与思考
如图是一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线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骑车的人在15秒内运动了200米
跑步的人在25秒内运动了200米
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的速度大
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速度:

小结:
一位女士因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我开车刚7分钟。还不到1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由上面的对话可知,该女士没有了解 以下科学概念中的 ( )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质量
A
1.什么叫做速度?
2.写出速度的计算公式。
3.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是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科学量。
米/秒
千米/时
1m∕s = 3.6 km∕h
S = v t
作业本B P32 4
已知速度v和时间t,如何求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如果已知速度v和路程s,如何求所用的时间?
S = v t
1、2006年7月12日,我国运动
员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
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
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金牌,打破了尘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试求刘翔当时赛跑的速度。
解: 1、 求,已知
2、写出公式
3、代入数据(附单位)
4、计算结果(附单位)
5、答
某人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自行车,在0.5小时内行驶12.6千米,则在这段时间内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仍需谨慎
7米/秒
计算时,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
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作业本B P33 13
书本 P95 3
一列车长150米,以108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座450米长的铁路桥,列车过桥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已知:V=108千米/时
S= 450米

S=450米+150米=600米
学会利用作图来帮助解决问题!不要急于列式计算
解: 1、 求,已知
一列火车长200米,以25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1.6千米的隧道,求火车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
1、小明乘车到普陀,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条件下,从此地到普陀至少需要_____h?
提示:
80
表示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80千米/小时。
普陀
120km
表示离普陀还有120km。
1.5
2、如图甲所示是一辆行驶在杭甬公路上的汽车中的速度表,目前指示的车速是 千米/时。若此时司机见到路边的里程指示牌如图乙所示,则按此速度前进,抵达绍兴市所需时间是 小时。
练一练
80
0.6
作业本B P32 10
在斑马线的两侧装有红绿灯。某人过斑马线前看到绿灯亮的时间还剩6秒,斑马线区域的马路宽度为15米,如果他步行的速度为2米/秒,则他在绿灯亮剩下的时间内能否穿过斑马线区域?
解:根据题意,此人在6 秒钟内通过的路程为:
s = vt = 2 米/ 秒×6 秒= 12 米
因为路程小于15 米,所以,在剩下的6秒内,他不能穿过斑马线区域。
答:该人在绿灯亮剩下的时间内不能穿过斑马线区域。
科学家用超声波探测海洋某处的深度,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米/秒,如果在海面处发出超声波4秒钟后收到从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练一练
书本 P95 5
作业本B P33 11
速度公式的应用
例4.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 : 3,所用时间之比为2 :1 ,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
1:3
课堂小结
利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写出依据的公式。
(2)公式中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3)将已知量代入公式时,既要代数值,又要代单位。
【13条美丽建议】
1.微笑;
2.接受赞美;
3.停止叨唠;
4.不断学习;
5.反省;
6.闻闻清新味道;
7.经常鼓励自己;
8.抛弃垃圾食品;
9.天天运动;
10.树立积极信念;
11.停止嫉妒;
12.别再无精打采;
13.充满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