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口语交际二《民风民俗》人教新课标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口语交际二《民风民俗》人教新课标 (共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05 13:0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风民俗包括哪些方面
节日习俗
特色居民
特色饮食
民间工艺品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 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北京的春节》)
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节选自《各具特色的民居》)
营垒式住宅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绿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油棕林。竹林深处不是传来鸡犬之声,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节选自《各具特色的民居》)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节期为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约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节日的习俗
我会这样介绍一种节日习俗:
举办的时间
活动的内容
活动的特点
活动的象征意义
(1)把节日习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节日习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
(3)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4)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节日习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长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12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蒙古包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牧等特点。蒙古包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观与高超的技能。蒙古包有着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
介绍特色民居
我会这样介绍一种民居:
外形
结构特点
原因
象征意义
藏族服饰
藏族自古以来在雪山环绕、江河奔腾的“世界屋脊”上繁衍生息,他们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服饰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
藏族服装(藏装)、眼饰在其款式、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从地域看,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按生活方式,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从身份讲,可分为平民、僧人、达官贵人等类型。
藏族服饰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束腰及以毛皮制衣的特征。 随着与外界交流,藏族服饰曾经受到蒙、汉、满等族以及波斯等国服饰的影响,在眼饰的色泽和制作等方面取得了进步。
藏族帽子种类繁多,主要有毡帽、皮帽、金丝花帽等。 藏族男女通行的长筒靴,藏靴可分为“松巴”和“嘎洛”两大类。
藏族发饰繁多,尤以妇女为最。中青年妇女喜用红绿丝线与头发混编。藏族佩饰主要有耳环、胸饰、腰饰和手饰。多以金、银、铜和珠宝、石器制成。耳饰,均为互环和耳坠。胸饰包括项链、护身盒“卡乌”。腰饰主件是一条丝绸或牛皮腰带,上面悬挂各种主人喜欢的饰品,男子有腰刀、打火镰、鼻烟壶等,妇女有银器、铜牌等
介绍特色服饰
我会这样介绍一种服饰:
服饰的外形
服饰的特点
形成这种服饰的原因
服饰的特殊意义及价值
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
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由中国汉族人研制于明朝,在当时是宫廷食品。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鸭店也即是两派的代表。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
介绍特色的饮食
我会这样介绍一种饮食:
它的特点
它的色、香、味
它的制作过程
它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它的传承
荆州鱼糕
八宝饭
千张肉
小胡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