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部编名著复习《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
阅读下面一幅关于《朝花夕拾》的对联,请你选择“甜酸咸辣苦”中的两种味道,结合具体的人、事、景、物阐述自己阅读《朝花夕拾》后的感受。
上联:独酌花酒释胸竹,寒衣不胜暑?? 下联:朝花夕拾谁归属,甜酸咸辣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入《朝花夕拾》:文学兴趣小组邀请你参加“探求鲁迅救国救民真理的思想轨迹”的活动,你会联想到《朝花夕拾》的哪些文章?尝试联系这些作品,梳理鲁迅对真理的探求与追求救国之道时的心路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 ? ? ? ? ? ? ?① ? ? ? ? ? ? ? ? ? ? ? ? ?② ? ? ? ? ? ? ? ? ? ? ? ? ? ? ③
?????????????????????????????????????
? ? ? ? ? ? ? ? ? 捕鸟 ? ? ? ? ? ? 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 ? ? ?活无常
上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三幅图片分别描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无常》的相关内容。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儒敏说:“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 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 悲怆,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韵味。”请结合《朝花夕拾》相关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柔和”和“悲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分享他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应内容。?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最有可能是根据《朝花夕拾》中的哪位女性塑造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从下列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
??????《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两万里》是部纯虚幻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1)“诺第留斯”号海底潜行的两万里有哪些难忘的经历?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请根据要求填空。
难忘的经历 ??????? 遇到的困难 ?????? 解决措施
在海底森林进行一场狩猎 遇到一对角鲨 ①
穿过南极圈,朝合恩角开去 ② 船员集体用斧头击退
③ 受到战舰攻击 用诺第留斯号横穿战舰
(2)某中学初一(5)班的学生在看完《海底两万里》后,给尼摩船长冠以许多称呼:“正义者”“博爱之心的勇士”“复仇者”。你认可哪一种?请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示例:甜:《朝花夕拾》让我透过温情的笔触看到了一个柔情的鲁迅。在温馨的回忆中,有鲁迅对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保姆长妈妈为“我”买来《山海经》的感激,有对藤野先生对“我”不带狭隘民族偏见的关心的感恩,有对充满生机的百草园的诗意的描绘。辣:《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批判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中,通过父亲让“我”临行前背《鉴略》,对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进行了抨击;《父亲的病》揭露了庸医害人和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五味任选两种,言之有理即可)
2.【答案】《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共有十篇文章,写了鲁迅少年时代一直到日本留学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第一篇到第六篇主要写童心世界,第七、八篇写青年时代面临人生道路的抉择,第九、十篇怀念师友,回顾了自己走上文学道路的经历。根据《朝花夕拾》内容的理解,明确《琐记》中,鲁迅先就读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因为不满其“乌烟瘴气”,改读矿务铁路学堂。《藤野先生》中,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后“弃医从文”。
答案:
联想到《琐记》、《父亲的病》、《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文章。《琐记》: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父亲的病》:写鲁迅决定学医救国。《藤野先生》是写鲁迅决定弃医从文。《范爱农》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3.【答案】温馨的回忆:【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示例三】《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理性的批判:【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示例三】《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4.【答案】示例1:《无常》一文中采用《聊斋志异》的讽刺笔法,揭露了人间没有公正的裁判,嘲讽了那些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我们从中能感受到鲁迅内心的悲怆;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示例2:《父亲的病》中有力地痛斥了那些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庸医;文中提到看到父亲喘气如此痛苦,希望快点喘完,我是很爱父亲的。在父亲临死前,大声地喊父亲是对父亲最大的出错,心理一直深感愧疚。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内心柔和的一面中蕴含着深刻的悲怆。
5.【答案】①父亲的病
②示例,父亲要求我在看五猖会前背书,使我没有了看会的兴趣。
③示例,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
6.【答案】《朝花夕拾》是鲁迅1927年所作的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上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是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全书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十篇文章。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不少文章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其中的?衍太太是鲁迅笔下的第一位女性仇敌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这与《故乡》中的“杨二嫂”有诸多相同之处。
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出自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故乡》。杨二嫂年轻时被称作豆腐西施,体现的是作者所说的“过着辛苦恣睢的生活“的人的特征。
?答案:
衍太太。两者都心术不正、自私自利、爱搬弄是非,是典型的庸俗、市侩的小市民形象。
7.【答案】示例1:《朝花夕拾》,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鲁迅在晚年回忆这些经历,并抒发了自己的情思,如作者对“猫”的厌恶,对“阿长”“藤野先生”的深情赞美,这是“夕拾”。
示例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书名中“钢铁”比喻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是信念、意志的象征;“炼”形容保尔一生经历了童年的黑暗、战场的搏杀、感情的波折、工地的艰辛以及疾病的摧残等磨炼。
示例3: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所以书名叫《骆驼祥子》。
8.【答案】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曲折的情节和对海洋知识的介绍,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等再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学的发展。
9.【答案】(1)①角鲨视力不好,没看到他们?? ②遭到章鱼的袭击? ③参观复仇号的坟墓??
(2)示例:我认可“正义者”,因为尼莫船长利用鹦鹉螺号攻击侵略自己祖国的英国侵略者的军舰,他还利用海底打捞获得的具额财富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苦的民众,支持他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正义的斗争。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