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05 21:4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试卷
(100分钟 120分)
一、基础巩固(每小题3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桅杆(wéi) 歆享(xīn) 间或一轮(jiàn) 数见不鲜(shuò)
B.形骸(hái) 吞噬(shì) 皮开肉绽(zhàn) 翘足而待(qiáo)
C.惫懒(bèi) 蹂躏(lìn) 少不更事(ɡēnɡ) 模棱两可(lénɡ)
D.朱拓(tà) 祷告(dǎo) 心广体胖(pànɡ) 厚古薄今(b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暄 装潢 遍体鳞伤 察言观色
B.坚韧 家俱 漫不经心 不经之谈
C.诱惑 放诞 心安理得 理曲词穷
D.伶俐 暴燥 奋不顾身 星罗棋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海明威以前的一个世纪,长篇小说的对话向来都给一大套精雕细镂的老规矩压得东摇西摆,迈不开步。长篇不知想了什么办法,居然活了下来;短篇却一直岌岌可危。
B.余华犹如一滴水珠,投入到大海之中,声名大噪,他没有引起多少注意。
C.《红楼梦》博大精深,其艺术匠心,管窥蠡测不足道万一。
D.吵得沸沸扬扬的郭美美炫富事件,暴露出内地慈善项目旧运营模式的弊端。
4.(2011·广东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
⑤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④①⑤③② B.④③⑤①② C.⑤②①④③ D.⑤③④①②
二、阅读鉴赏(43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8题。(20分)
鲨鱼又冲上来,一闭上嘴就给老头儿揍了一棍。他把那根棍子举到不能再高的地方,结结实实地揍了它一下。这一回他觉得他已经打中了脑盖骨,于是又朝同一个部位打去,鲨鱼慢慢吞吞地把一块鱼肉撕掉,然后从死鱼身上滑下去了。
老头儿留意望着那条鲨鱼会不会再回来,可是看不见一条鲨鱼。一会儿他看见一条在水面上打着转儿游来游去。他却没有看到另一条的鳍。
他想:我没指望再把它们弄死了。当年年青力壮的时候,我会把它们弄死的。可是我已经叫它们受到重伤,两条鲨鱼没有一条会觉得好过。要是我能用双手抡起一根棒球棒,保险会把第一条鲨鱼打死。即使现在也能行。
他不愿再朝那条死鱼看一眼。他知道它的半个身子都给咬烂了。在他跟鲨鱼格斗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去了。
“马上就要天黑了,”他说,“一会儿我就要看见哈瓦那的灯火了。如果我往东走得更远,我会看见从新海滩上射出来的灯光。”
他想:现在离港口不会太远了。我希望没有人替我担心。只有那孩子,当然,他一定会替我担心的。可是我相信他有信心。好多打鱼的老头儿也会替我担心的。还有好多别的人。我真是住在一个好地方呀。
他不能再跟那条大鱼讲话,因为它给毁坏得太惨啦。这时他的脑子里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你这半条鱼啊,”他说,“你原来是条整鱼。我过意不去的是我走得太远,这把你和我都给毁啦。可是我们已经弄死了许多鲨鱼,你和我,还打伤好多条。老鱼,你究竟弄死过多少鱼啊?你头上长着那只长嘴,可不是白长的。”
他总喜欢想到这条死去的鱼,想到要是它能够随意地游来游去,它会怎么样去对付一条鲨鱼。他想:我应该把它的长吻儿砍掉,用它去跟鲨鱼斗。可是船上没有斧头,后来又丢掉了刀子。
话又说回来,当时要是我能够把它的长吻儿砍掉,绑在桨把上的话,那该是多好的武器呀。那样一来,我俩就会一同跟它们斗啦。要是它们在夜里蹿来,你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办法呢?
“跟它们斗,”他说,“我要跟它们斗到死。”
现在已经天黑了,可是天边还没有红光,也看不见灯火,有的只是风,只是扯得紧紧的帆,他觉得大概自己已经死了。他合上两只手,摸一摸手掌心。两只手没有死,只要把两只手一张一合,他还觉得活活地痛哩。他把脊背靠在船梢上,才知道自己没有死。这是他的肩膀告诉他的。
他想:我许过愿,要是我捉到了这条鱼,我一定把所有的那些祷告都说一遍。但是我现在累得说不出了。倒不如把麻袋拿过来披在肩膀上。
他躺在船梢,一面掌舵,一面留意着天边红光的出现。他想:我还有半条鱼。也许我有运气把前面半条鱼带回去。我应该有点儿运气的。“可是没有呀,”他说。“你走得太远,把运气给败坏啦。”
“别胡说八道啦!”他又嚷起来,“醒着,掌好舵。也许你的运气还不小呢。” “我倒想买点儿运气,要是有地方卖的话。”他说。
我拿什么去买运气呢?他问自己。能用一把丢掉的鱼叉、一把折断的刀子,一双受了伤的手去买吗?
“可以的,”他说,“你曾经想用海上的84天去买它。人家也几乎把它卖给了你。”
他想:别再胡思乱想吧。运气是各式各样的,谁认得出呢?可是不管什么样的运气我都要点儿,要什么报酬我给什么。他想:但愿我能见到灯光。我的愿望太多,但眼下的愿望就只有这个了。他想靠得舒服些,好好地去掌舵;因为觉得疼痛,他知道他并没有死。
5.第一段中对老人和鲨鱼都没有着意的渲染,这充分体现了海明威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4分)
答:
6.“他总喜欢想到这条死去的鱼,想到要是它能够随意地游来游去”的含意是什么? (4分)
答:


7.文中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运用了哪些手法? 试作简要说明。(6分)
答:


8.小说采用第几人称来叙述故事? 有什么好处? (6分)
答:

(二)(三)为选做题,从中任选一题作答。
(二)(2011·长春高一检测)阅读小说,回答问题。(23分)
阿Q正传(节选)
鲁 迅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但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革命也好吧,”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阿Q近来用度窘,大约略略有些不平;加以午间喝了两碗空肚酒,愈加醉得快,一面想一面走,便又飘飘然起来。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了。他得意之余,禁不住大声地嚷道:
“造反了,造反了!”
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他更加高兴的走而且喊道: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
……
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这晚上,管祠的老头子也意外的和气,请他喝茶;阿Q便向他要了两个饼,吃完以后,又要了一支点过的四两烛和一个树烛台,点起来,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屋里。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
“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氏床先搬到土谷祠,……“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哪里,——可惜脚太大。”
阿Q没有想得十分停当,已经发了鼾声,四两烛还只点去了小半寸,红焰焰的光照着他张开的嘴。
9. 阿Q为什么先讨厌革命?为什么很快又向往革命?(8分)
答:


10.如何理解“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造反了,造反了!”“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这几句话?(8分)
答:

11.阿Q革命的目的是什么?(7分)
答:

(三)(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3分)
审 丑
严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我家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年轻时候,媳妇们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给我找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
“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
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的画作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刊出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的男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 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
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哎,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
“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的,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
这时有人轻轻地敲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我哪儿来的爷爷?他不要老脸,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
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混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
“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
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一小时后,老头走了。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沤烂了,成浆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无定揣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他只好从学校找到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街是条偏街,在城郊。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门边一辆垃圾车……
“噢,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
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
“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
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
12.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4分)
答:

13.结合文意,赏析两处画线部分。(6分)
答:



14.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5分)
答:


15.“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


三、语言运用(15分)
16. 仿照下面所给的上联,请自选课文作题材,拟写下联。(4分)
上联:林黛玉处处留心进贾府
下联:
17.(2011·唐山高一检测)请从《祝福》和《老人与海》两部作品的主要人物中各选一个,为他们写一份简要的评语,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评价。每份评语不超过25字。(7分)
示例:《孔雀东南飞》人物:焦仲卿
虽生性懦弱,却也不惜拼死反抗,其勇可嘉!
或:一个信守诺言、敢于反抗、勇于担当的爱人。
答:《祝福》人物:

《老人与海》人物:

18.(2011·湖北卷)分析下图,得出结论,并合理推断其原因。要求:①语言表达准确、简明;②结论和原因均不超过25字。(4分)

(1)结论: (2分)
(2)原因: (2分)
四、写作表达(50分)
19.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
你对担当有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全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解析】选D。“胖”应读pán;“薄”应读bó。
2.【解析】选A。B项“俱”应为“具”;C项“曲”应为“屈”;D项“燥”应为“躁”。
3.【解析】选B。“声名大噪”指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此处应用“无声无息”。 A项“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C项“管窥蠡测”指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D项“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
4.【解析】选A。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④句先介绍语言的作用,①句说的是运用语言要讲究艺术,引出了“修辞”,⑤句说的是好的修辞符合语法规律,③句应紧跟⑤,如果不符合语法就不会有好的修辞,②句说的是用修辞的特殊情况。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自然主义的白描手法。
6.答案:并不仅仅是“想到这条死去的鱼”,而是想“它会怎么样去对付一条鲨鱼”。如何“去跟鲨鱼斗”,是这时老人思考的重点,当然也表现了老人顽强的斗志。
7.答案:①直接刻画、交代和说明。从叙述人的角度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心独白,即自言自语,如老渔夫的内心独白。②景物烘托。即用景物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心情。用无边无际的黑暗衬托老人的孤独。③通过对人物动作、形态、表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8.答案:小说的叙述角度是第三人称,而老渔夫是在海上独驾孤舟,采用内心独白。采用这一叙述角度更易直接展示他面对厄运时的内心动摇和顽强斗志。
9.答案:讨厌的原因是受到反革命宣传的影响,以为革命便是与他为难。向往原因是对他作威作福的老爷们害怕革命,便向往起来。
10.答案:(1)表现出一个穷苦人自发要求革命的一面;(2)也反映出他自私、狭隘、偏激、愚昧落后的一面。
11.答案:(1)报仇;(2)拿东西,抢财富;(3)讨老婆。
1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从文章对人物直接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方面入手,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也可以从对人物的间接描写中,如他人的评价介绍中概括人物的特点。从文中的曾大爷要求“无定”给他找一份人体模特的工作,以便给孙子小臭儿挣钱娶媳妇的一段对话中,可知他以前靠做人体模特给孙子挣了“一房间家什”,那时他尚年轻,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表现了他对孙子的疼爱。从他看望孙子时“老也没见他,想得慌”“我多等会儿”的话语,可见他对亲情的渴望。从曾大爷告诉街坊功成名就的孙子如何如何孝敬自己的谎言中,可知他又是一个极爱面子的人。从他最后孤独地死去,可见他晚景凄凉。
参考答案:①外貌丑陋;②吃苦耐劳;③深爱自己的孙子并为之全力付出(或“隐忍小臭儿的不孝”);④晚景凄凉。
独具【规律方法】
如何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
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
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4.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5.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往往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活动体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小说的主题,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13.【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二要抓住关键词语并结合所用的手法。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曾大爷,第一处画线句却写人们观察他时的表情神态,显然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从人们“默默地注视”,脸“板硬”,盛着“恶心”,写出了他的丑陋。第二处是无定到小臭儿家中谈生意,目睹他对含辛茹苦为自己操劳一生的爷爷冷遇时的心理感受。“心坠得他累”有对曾大爷的同情,更有对小臭儿夫妻不孝行径的厌恶。
参考答案:①侧面描写,通过写“不少人”脸上的表情来表现曾老头的丑陋(或“在‘不少人’世俗的眼光里,曾老头做人体模特是‘丑’的”)。
②心理描写(“坠”字形象刻画了赵无定此时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此时无定对老人的同情和对小臭儿夫妻言行的反感。
14.【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文的故事情节来揣摩人物心理。曾大爷曾向街坊夸赞孙子孝顺自己,面对街坊的求证,了解实情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有对闲人的话感到意外,还有对小臭儿不孝敬爷爷这一行为表示厌恶,又不忍戳破曾大爷谎言;既有对曾大爷的同情,愿意替他隐瞒真相,又有对审丑社会的批判。
参考答案:反映了无定的复杂矛盾心理。无定对闲人的话感到意外,在同情老人的同时,还是理解了他的一片苦心;无定憎恶小臭儿的不孝(或“忘恩负义”),却仍愿意为这个淳朴的老人隐瞒真相。
15.【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主题的分析探究能力。解答时要思考小说审视了哪些方面的“丑”,作者批判了什么。可以从艺术、社会(人们)、小臭儿(追逐金钱)、曾大爷(追逐面子)、自我各个层面进行挖掘。
参考答案:①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②“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论”等),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③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深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④小臭儿不孝(或“忘恩负义”),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
16. 答案(示例):白居易字字珠玑叹琵琶
17.答案:示例1:祥林嫂
善良本分、吃苦耐劳,却最终被吃人的旧礼教吞噬。
示例2:桑地亚哥
一个面临厄运,绝不屈服,顽强坚韧的硬汉子。
18.【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细心研究图表,准确捕捉信息,包括比较对象、目的,数字的变化趋势等;最后对图表中数字认真比对,发现规律,准确得出结论。原因的得出也应该立足对图表信息准确而全面的分析。
答案:(1)(结论:)铁路开通后,客运量超过公路、民航,成为出行首选。
(2)(原因:)铁路出行比公路速度快,比民航费用低。
19.【写作提示】题目中有短短的提示语,它可以引领我们向思想的深处开掘。何谓“担当”?担当是一种态度。它需要我们有铁肩担道义的气魄,有舍我其谁的大公大勇之心,他不计较得失,他不踌躇功过,他不在乎流言,他让自己成为基石,担当起家庭、社会、民族、国家赋予他的使命。不躲避、不推诿、不迷失,坦荡荡,此乃大丈夫也。希望在这个国家和民族充满无限生机和挑战的日子,在机会和灾难并存,发展与抵制同生的时代,每一位青年学子都能够有担当的胸怀和勇气。
怎样“担当”?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行动、能力和智慧。担当不仅仅是匹夫逞一时之勇,莽夫抒一时之气,它更需要我们有敏锐的判断,有坚实的双肩。
独具【参考例文】
担 当
英雄,可以担当天下之人。
——题记
“煮酒论英雄”,洗尽铅华的历史长河遗落了多少璀璨明珠,无需留恋潋滟凡尘,他们顶天立地,他们歌霸亘古,他们负起天下重担,担当如山重负,策鞭兴国之沙场。他们的名字叫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豪情一生却败得狼狈不堪。虞姬之血洒落土地,他无力挽回只得纵身跃入那片腥风血雨。他是项羽,是名闻天下的西楚霸王。即使败在了刘邦“四面楚歌”的围困之下,他也不肯卸下身之重任,辜负江东父老殷切的期盼与希冀,涂血于江东河岸,那一啸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唱是他悲剧英雄一生的终结。但他终究接受了失败的现实并负起重责。倘若他苟且人世,曳尾江东,放弃担当之责,又何来至今犹唱“生作人杰,死作鬼雄”的颂歌。
她,一介女流,却担当了国之重任,披上红装,只身前往那了无人烟、黄沙袭天的塞外戈壁。无所畏惧,毫无私欲,只是不愿深陷宫闱高墙,她铮铮道出愿意前往那令人战栗的荒芜之地,用终身换取汉匈世代安宁。那份担当,即使是男子也不得不甘拜下风。那一路马蹄嗒嗒踏飞黄沙袅袅,那一路琵琶玎玲响彻寂寥戈壁。“孤月啊,请不要为我哭泣,王嫱生作汉女,幸担重任,定当为天下付诸绵薄之力。”
英雄为何物?英雄是屈原望断山河破碎,仰天长啸的奋身一跃;是辛弃疾起舞弄剑,誓与宋土共存亡的铁骨铮铮;是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恒久悲歌;是苏武牧羊风刀血剑十九载,归心不改的坚守;是岳飞怒发冲冠,刺穿金敌盾甲的英勇;是林则徐火烧鸦片唤醒国人的大无畏;是秋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革命精神。
林清玄曾道:“相似的人,在融入与对照中泯灭彼此的分别。”他们都是英雄,都有着担当天下重任,为之倾注毕生的气魄。
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坡下一抔黄土掩风流。“英雄”,万人敬仰,万世传唱,可那份担当之苦,又会有几人真正体会?
担当,何其不幸,何其幸哉。
平安之世,纵使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身姿,但作为中华儿女是否需要传承前人的献身精神,担当建设和谐社稷的责任呢?
听吧!那一声声高歌正引领着我们奋进,做一回自己的英雄。



1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