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目 生物进化的原因 课型 新课 备课时间 2019年 年级 初二
上课时间 月 日 班级 上课时间 月 日 班级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课标分析:学习内容:生物进化的观点。行为动词:认同,属于情感性目标。学习水平:反应(认同)水平。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是第七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从本章整体知识体系来说,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生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从更为宏大和久远的视野中来考察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进化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对整个单元知识的融合与发展,起到了总结概括的作用。 就本节教学内容来说,围绕着“生物进化的原因”这一主题设计了(一)实例分析: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分析;(二)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三)自然选择三部分内容,其中“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桦尺蠖体色变化的根本原因;而通过实例分析与模拟探究这两个内容,则可以使原本学生很难理解的“自然选择学说”变得容易理解,使学生能够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针对的是初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探究性自主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而且这个年龄的学生热爱生活、精力充沛,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可以转化为学习动力的先期储备,这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优势。 本节内容是对全章、甚至是整个单元教材的总结,要求学生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同时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在这一方面有欠缺,这成为本节课的劣势。
重、难点: 概述自然选择学说,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资料分析、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及模拟探究活动,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并能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自然界的生物进化现象。 3.通过图文资料分析、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及模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通过分析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进行潜移默化的环境保护教育; 5.通过科学家故事阅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教具 教材图片及收集资料
流程 (一)导入(3’) 播放:《生物进化的历程》短片 生:观看短片,谈短片向我们传递的信息。 师: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一短片起名为:生物的进化。在这一进化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生命出现,当然也有原有生命的消亡。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尝试探究的主题:生物进化的原因。 (二)新课 1.扩充资料分析(5’) 师:出示四次生物大灭绝历史表发生 时间 第一次 3.67亿年前 第二次 2.5亿年前 第三次 2.08亿年前 第四次 6500万年前 造成 后果 约70%的物种消失 约96%物种消失 约20%物种消失 约85%的物种消失, 恐龙灭绝 原因 假说 全球变冷,同时还有迹象显示,当时比较浅的水域氧气含量下降。 海平面的波动,海洋中盐度的变化,火山活动,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似乎还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似乎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降雨的增加。 小行星撞击地球说; 慧星撞击地球说; 气候骤变说; 环境污染和宇宙射线说。 问:①四次生物大灭绝原因假说的共同点是什么?②这说明生物怎样才能很好地生存繁衍呢? 生:思考,回答。 师:小结: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很好地生存和繁衍。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有些生物没有生存下来,有些则生存了下来。比如:桦尺蠖。 (初步感知生物进化的外因及适者生存的道理) 2.图片资料分析(5’) 师:出示教材图片----桦尺蠖 问:图片向你传递了哪些信息? 生:三只(四只)飞蛾,两幅图背景颜色不一样等。 师:观察时为什么出现如此的偏差? 生:浅色飞蛾在浅色背景下不易被发现。 师:看了这两幅图片,同学们有什么疑惑问题产生呢? 生:小飞蛾叫什么名字?体色为什么不同呢?…… 师:有疑问就要解决它。(过渡) 3.教材事例分析一,合作探究(10’)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标题下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寻找答案。 生:小飞蛾叫桦尺蠖,深色的桦尺蠖是浅色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异类型。 师:通过第一、第二自然段阅读,同学们知道:1850年曼彻斯特地区,大多数桦尺蠖成虫的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但是100年以后,这里的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桦尺蠖却成了少数。这是什么原因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一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并制定计划来验证你的假设。 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后进行汇报交流。 师:在小组汇报交流环节,及时点评、引导、鼓励。 师: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呢?让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标题下的第三自然段,寻找答案。(过渡) 4.教材事例分析二(10’) 师:出示讨论题①资料显示,作为变异类型的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原来的浅色桦尺蠖却成了少数的原因是什么?②如果环境改变了,但没有深色变异类型的出现会怎么样?如果有深色变异类型的出现,但环境没发生改变,又会怎么样?由此可见,只有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桦尺蠖才能进化?③推尔广之,请你尝试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小组为单位形成统一意见汇报。 师:点拔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遗传变异-------------------内在基础 环境改变-------------------外在动力 问:如果人们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的桦尺蠖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样做? 生:从改变环境角度回答。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达成教学目标1、3、4) 5.视频资料、图片资料观看(5’) 师:播放视频“动物的保色”及教师收集到的具拟态、警戒色的动物图片。 问:这些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生:利于捕食及逃避敌害等。 师:生命既神奇又美妙,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方式千差万别,但正是有了这连续的、缓慢的,殊途同归的进化,才有了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生物世界。 (以上为第一课时) 6.模拟探究(5’) 师:组织学生开展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注意事项详见教参第73页。(此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注明:本模拟探究活动可以在课下进行,课上展示探究数据统计表,带领学生讨论课本61-62页1-5题。 7.科学家的故事阅读(8’) 师: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生:阅读教材64页至65页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 生:谈读后感。 (达成教学目标5) 8.教材图文资料分析(20’)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2页至63页图文资料,尝试回答以下问题:①试着陈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理论。②描述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原因。(即:长颈鹿进化的原因)③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谁在进行选择?在生存斗争中,什么类型的生物容易存活下来,什么类型的生物又容易被淘汰呢?④试着总结自然选择的概念。 生:讨论、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总结: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在繁衍中会不断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适者(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不适者(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 问:目前生物进化的历程是否已经完成?如果还在进行,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 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并且连续的过程,只有经过许多代的选择,逐渐积累有利变异,才能形成新的物种;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所以生物永远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之中,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 (达成教学目标2)
板书设计 生物进化的原因 生物进化的原因 遗传变异——内在基础 环境改变——外在动力 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自然选择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作业情况预习 课本67页练习1——4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闪光点: 一是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分析讨论、模拟探究等教学方法拉近学生和抽象知识的距离,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陌生感。 二是环节设计新颖。通过对扩充资料分析、小组合作探究、模拟探究等环节的设定,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且通过这些环节的设定,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另外,在教学中注重渗透环境教育及思想教育。 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及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本节的重、难点,实效性强。
是生物进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