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07 14:4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习题
一、基础练习
1.以下情况不会引起水污染的是( )
A.城市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B.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核电站将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里
D.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
2.近年来频发的生态灾难对生物圈中的生物造成严重危害,以下生态灾难中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 )
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B.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引发次生灾害
C.冰岛火山灰对欧洲航空、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D.渤海油气田泄漏,对周围生物和人造成严重伤害
3.下列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⑥喷药灭虫
A.③⑤ B.①②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4.下列属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土地沙化、水土流失 B.耕地减少、森林锐减
C.环境污染、物种灭绝 D.以上都是
5.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
B.农村与城市布局不合理
C.人口急剧增加,对自然资源开发不合理
D.自然灾害和各种病虫害
6.我国政府推行了部分教材循环使用的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有利于卫生防疫
B.为造纸厂节约生产成本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为每个家庭节约资金
7.关于土地资源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B.不科学、无限制地利用土地会带来水土流失、土地质量下降
C.地球上陆地面积占有29%,目前都可以供人类开发利用
D.人类应该合理利用、积极保护土地,促进人类和土地的协调发展
8.(海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 )
A.乱砍滥伐 B.随意排放 C.乱捕滥杀 D.植树造林
二、提升练习
9.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采取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10.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A.河流 B.土地 C.森林 D.湖泊
11.下列关于森林在环境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能吸收氧气、制造二氧化碳
C.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
D.能增加湿度、减弱噪音
12.西湖周围绿林环绕,古木参天,风景怡人,白鹭岛上白鹭成群结队……为保持此美景,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不向西湖上乱丢垃圾,不捕捉鸟类
B.生活污水排向西湖,为鱼类提供食物
C.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拾获行人丢弃的塑料瓶,宣传爱护绿色西湖
D.打捞水浮莲,维护西湖生态平衡
13.仔细阅读下文,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在今天的地球上,已经很难找到一块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乐土了。人类通过狩猎、砍伐森林、使用有毒杀虫剂、扩大耕地、城市扩张、开采矿藏、修路、拦河筑坝等多种方式,使野生动物栖息地急剧减少,环境越来越恶化,动植物种类逐渐减少,许多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
(1)造成人类活动不断扩张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2)上述资料中,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主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应有所作为。请拟两条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中央电台播放特别节目《望长城》中,提及我国西部的“楼兰国”,西汉时曾森林茂盛,草原广袤,生态优越,人丁兴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生态平衡被破坏,如今一片荒漠草木不生.据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森林的哪些保护作用?
(2)该事实启示人们,对于任何生产活动都要放在生态系统的________ 的普遍联系中,放在立体交叉的生物网络和生态系统的________ 过程中加以考察.
(3)现在,许多公民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主要原因是什么?试分析这种作法的理由.
(4)如果你的周围进行着人为捕杀野生动物或乱砍伐森林破坏其栖息环境的作法,你会怎样做?
15.我国西辽河冲积平原上的科尔沁沙漠曾经森林茂密、草原成片.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草原急速退化为沙漠.有人将科尔沁沙漠形象地称为“人造沙漠”.
近年来,我国北方都会连续出现大范围、高强度的沙尘暴天气,其出现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和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有关研究和统计表明,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见下表:
年代(20世纪)
50﹣60年代
70﹣80年代
90年代
每年土地沙漠化面积(平方千米)
1560
2100
2460
每年平均沙尘暴次数(次)
7
14
23
(1)为什么将科尔沁沙漠称为“人造沙漠”?
(2)为什么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
(3)今年来,北京也频遭沙尘暴袭击.沙尘暴成为国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件大事.如何防治沙尘暴?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习题答案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1) 人口剧增
(2)①环境越来越恶化 ②野生动物栖息地急剧减少(或生物种类逐渐减少)
(3)①植树造林 ②不滥用杀虫剂(或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合理即可 )。
【解析】(1)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或人类无穷的欲望),造成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
(2)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大规模、无节制的索取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多方面的破坏性的影响,如环境污染、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等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3)保护生物圈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从小事做起,如低碳生活,大面积植树造林,不滥用农药、杀虫剂等.
14.【答案】(1)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
(2)自身规律;自我调节;
(3)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4)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析】(1)在林木茂盛的地区,地表径流只占总雨量的10%以下;平时一次降雨,树冠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枯枝落叶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2﹣4倍;每公顷森林土壤能蓄水640﹣680吨;5万亩森林相当于100万立方米贮量的水库.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加速降尘,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护林带的农田比没有的要增产20%左右.
(2)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两类: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人为因素,另一类是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的破坏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等活动中,一定要尊重生态系统的自身规律,避免盲目性,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生态系统.
(3)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贺卡、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免赠贺卡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4)①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禁止、严惩滥捕乱杀的行为;②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规范人类的一些不法行为,最终达到从根本上治理环境的目的.
15.【答案】(1)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环境恶化,草原沙漠化;
(2)由于土地沙漠化才有了沙尘暴;
(3)沙尘暴严重影响北京市人民的生活,应大力植树造林.
【解析】(1)科尔沁从一个“盛长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主要是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环境恶化,草原沙漠化.因此人们将科尔沁沙漠称为“人造沙漠”.
(2)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根据是由于土地沙漠化才有了沙尘暴.
(3)我们应该从尊重大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沙尘暴严重影响北京市人民的生活,应大力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