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精讲精练
★认知重塑★ 九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第4章
(范围:4.4~4.5)
一、能量的获得
1.人体内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细胞的 作用。该作用按是否需要氧气,可分为 和 。
2.有氧呼吸作用,反应表达式为 。
无氧呼吸(植物),以糖类为例的反应表达式为 。
无氧呼吸(动物),以糖类为例的反应表达式为 。
3.发酵是指 的 呼吸。酵母菌在氧气较多的情况下能进行 呼吸,在氧气较少的情况下能进行 呼吸。
(1)酿制葡萄酒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 和 。
(2)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有利于酵母菌 ,更好地进行 。
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主要是为了在缺氧的条件下让酵母菌进行 。
4.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的动物,获取氧气的方式是不同的。
草履虫依靠 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蝗虫用 进行呼吸;
鱼用 进行呼吸;青蛙的呼吸器官是 和 ;
鸟类在飞翔时需要更多的氧气,因此将气体贮存在 里,它具有 功能。
二、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吸收到人体内的葡萄糖,一部分被组织细胞用于 ,多余的部分会在 或
等组织细胞中合成 储存,或在体内转变为 而储存。
2.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成 和 后,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一部分可直接被 利用,分解成 和 ,释放能量;另一部分在人体内合成供细胞利用的脂肪,并在一定部分储存起来备用。当人体中的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可被分解以释放能量。
3.进入人体中的各类蛋白质,经消化后转变为 ,被人体吸收后,由 运输到身体每个细胞,部分再合成人体自身的 ,另一部分氧化分解供给 ,也可转变为 或 。
4.获得的能量= + 。
当一个人获得的能量 消耗的能量时,能量会贮存起来,有机物积累;
当一个人获得的能量 消耗的能量时,则会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使有机物贮存减少。
5.人体的排泄途径有三条:
(1)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以 形式通过 排出。
(2)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蒸汽以 形式由 排出。
(3)大多数水、无机盐、尿素以 形式由 排出。
6.人体的泌尿系统是由 、 、 和尿道组成。
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输送尿液的器官是 ,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 ;
7.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 ,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该单位由
、 、 构成。
8.当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 的 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 ;再经过肾小管的 作用最终形成尿液。由于原尿中全部的 、大量的 、少量的 会重新被吸收进入血液,故尿液中的尿素含量特别高。
9.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
(1)当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就会产生大量的尿液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产生的尿液量就较少。但当人体摄入较多的糖类、蛋白质等时,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 (填“会”或“不会”)出现葡萄糖或氨基酸。
(2)若某人的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即尿血)或大分子蛋白质(尿蛋白),则很有可能是肾
单位中的 出现了病变。
(3)若某人的尿液中葡萄糖(即尿糖),在胰岛素分泌正常的情况下,则很有可能是肾
单位中的 出现了病变。
10.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 ,也是生命的 。它包括 和 两
个方面。
(1)同化作用是生物体 营养物质、 有机物、 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是生物体 代谢废物、 有机物、 能量的过程;
(2)光合作用属于 作用;呼吸作用属于 作用;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过程属于 作用;蒸腾作用属于 作用;消化吸收属于 作用;形成尿液属于 作用。
11.根据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将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分为 和 。微生物的异养又包括 和 两类。进行自养的生物有 和 。
注:自养是指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的生物,而不是会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因此,从营养方式上讲,植物属于自养,但自养型生物并不只有植物。
★认知重塑★ 九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第4章答案
(范围:4.4~4.5)
一、能量的获得
1.人体内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细胞的 呼吸 作用。该作用按是否需要氧气,可分为 有氧呼吸 和 无氧呼吸 。
2.有氧呼吸作用,反应表达式为 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碳+能量(条件:酶、活细胞)。
无氧呼吸(植物),以糖类为例的反应表达式为糖类→酒精+二氧化碳+能量(条件:酶)。
无氧呼吸(动物),以糖类为例的反应表达式为 糖类→乳酸+能量(条件:酶)。
3.发酵是指微生物的 无氧 呼吸。酵母菌在氧气较多的情况下能进行 有氧 呼吸,在氧气较少的情况下能进行 无氧 呼吸。
(1)酿制葡萄酒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 水 和 二氧化碳 。
(2)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有利于酵母菌 大量繁殖,更好地进行 无氧呼吸 。
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主要是为了在缺氧的条件下让酵母菌进行 无氧呼吸 。
4.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的动物,获取氧气的方式是不同的。
草履虫依靠 表膜 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蝗虫用 气管 进行呼吸;
鱼用 鳃 进行呼吸;青蛙的呼吸器官是 肺 和 皮肤 ;
鸟类在飞翔时需要更多的氧气,因此将气体贮存在气囊里,具有 双重呼吸 功能。
二、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吸收到人体内的葡萄糖,一部分被组织细胞用于 呼吸作用 ,多余的部分会在 肝脏 或
肌肉 等组织细胞中合成 糖元 储存,或在体内转变为 脂肪 而储存。
2.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成 甘油 和 脂肪酸后,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一部分可直接被 呼吸作用 利用,分解成 水和 二氧化碳,释放能量;另一部分在人体内合成供细胞利用的脂肪,并在一定部分储存起来备用。当人体中的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可被分解以释放能量。
3.进入人体中的各类蛋白质,经消化后转变为 氨基酸 ,被人体吸收后,由 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每个细胞,部分再合成人体自身的 蛋白质 ,另一部分氧化分解供给 能量 ,也可转变为 糖类 或 脂肪 。
4.获得的能量= 消耗的能量 + 贮存的能量 。
当一个人获得的能量 >消耗的能量时,能量会贮存起来,有机物积累;
当一个人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时,则会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使有机物贮存减少。
5.人体的排泄途径有三条:
(1)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以 汗液 形式通过 皮肤 排出。
(2)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蒸汽以 气体 形式由 呼吸系统 排出。
(3)大多数水、无机盐、尿素以 尿液 形式由 泌尿系统 排出。
6.人体的泌尿系统是由 肾脏 、 输尿管 、 膀胱 和尿道组成。
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肾脏 ,输送尿液的器官是 输尿管 ,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7.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 肾脏 ,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肾单位 ,该单位由
肾小球 、 肾小囊 、 肾小管 构成。
8.当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 肾小球 的 滤过 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 原尿 ;再经过肾小管的滤过作用最终形成尿液。由于原尿中全部的 葡萄糖氨基酸 、大量的 水 、少量的
无机盐 会重新被吸收进入血液,故尿液中的尿素含量特别高。
9.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肾脏 。
(1)当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就会产生大量的尿液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产生的尿液量就较少。但当人体摄入较多的糖类、蛋白质等时,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 不会(填“会”或“不会”)出现葡萄糖或氨基酸。
(2)若某人的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即尿血)或大分子蛋白质(尿蛋白),则很有可能是肾
单位中的 肾小球 出现了病变。
(3)若某人的尿液中葡萄糖(即尿糖),在胰岛素分泌正常的情况下,则很有可能是肾
单位中的 肾小管 出现了病变。
10.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它包括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两
个方面。
(1)同化作用是生物体 吸收 营养物质、 合成 有机物、 贮存 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是生物体 排出 代谢废物、 分解 有机物、 释放 能量的过程;
(2)光合作用属于 同化 作用;呼吸作用属于 异化作用;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过程属于 同化 作用;蒸腾作用属于 异化 作用;消化吸收属于 同化 作用;形成尿液属于 异化 作用。
11.根据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将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分为 自养 和 异养 。微生物的异养又包括 寄生和 腐生 两类。进行自养的生物有 植物 和 光合细菌等 。
注:自养是指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的生物,而不是会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因此,从营养方式上讲,植物属于自养,但自养型生物并不只有植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