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 全反射课时自测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 全反射课时自测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5-05 17: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反射
1.已知水、水晶、玻璃和二硫化碳的折射率分别为1.33、1.55、1.60和1.63,如果光按下面几种方式传播,可能发生全反射的是 (  )
A.从水晶射入玻璃     B.从水射入二硫化碳
C.从玻璃射入水中 D.从水射入水晶
【解析】选C。光只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才可能发生全反射,从水晶射入玻璃、从水射入二硫化碳,从水射入水晶都是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选项A、B、D错误;从玻璃射入水中是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有可能发生全反射,故选项C正确。
2.如图表示光线从介质2射入介质1发生全反射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介质1的折射率大于介质2的折射率,临界角小于θ
B.介质1的折射率大于介质2的折射率,临界角大于θ
C.介质2的折射率大于介质1的折射率,临界角不大于θ
D.介质2的折射率大于介质1的折射率,临界角不小于θ
【解析】选C。只有当光由折射率大的介质射入折射率小的介质时才会发生全反射,故介质2的折射率大于介质1的折射率;只有当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综上可知,选项C正确。
3.(多选)(2018·巴中高二检测)如图所示,ABDC是两面平行的透明玻璃,AB面和CD面平行,它们是玻璃和空气的界面,设为界面1和界面2。光线从界面1射入玻璃砖,再从界面2射出,回到空气中,如果改变光到达界面1时的入射角,则 (  )
A.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1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B.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2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1上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光线穿过玻璃砖后传播方向不变,只发生侧移
【解析】选C、D。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必须是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所以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1上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故A错误,C正确;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光经过界面2上的入射角与在界面1上的折射角相等,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2上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故B错误;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从1射向2时的入射角等于从2射向1的折射角,即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与玻璃砖的夹角相同,故光线穿过玻璃砖后传播方向不变,只发生侧移,D正确。
4.(2018·南昌高二检测)一束光从某介质进入真空,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该介质的折射率是
B.该介质的折射率是
C.该介质相对真空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是45°
D.光线从介质射入真空的过程中,无论怎样改变入射方向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解析】选B。上面是介质,下面是真空,入射角i=30°,折射角r=60°,则折射率n===,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sinC==<,则C<45°,故选项C错误;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所以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故选项D错误。
5.一湖面上有一伸向水面的混凝土观景台,如图所示是截面图,观景台下表面恰好和水面相平,A为观景台右侧面在湖底的投影,水深h=4 m,在距观景台右侧面x=4 m处有一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单色点光源S,点光源S可从距水面高3 m处下移到接近水面,在移动过程中,观景台水下被照亮的最远距离为AC,最近距离为AB,若AB=3 m,求:
(1)水的折射率n。
(2)光能照亮的最远距离AC。(结果可以保留根式)
【解析】(1)点光源S在距水面高3 m处发出的光在观景台右侧面与水面交接处折射到水里时,被照亮的距离为最近距离AB,由于n=,
所以水的折射率n==。
(2)点光源S接近水面时,光在观景台右侧面与水面交接处折射到水里时,被照亮的距离为最远距离AC,此时,入射角为90°,折射角为临界角C
则:n===
可得sinC=
由数学知识得tanC==,
解得AC=htanC= m。
答案:(1) (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