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回收废品
教时
6 五
37
执笔人
学习 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小棒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调整与反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创境:
1、口算练习:
15+60 83-70 13+3 55-4
12+7 99-6 84-60 13-4
2、导入:
为了保护我们地球这美好的家园,一年级小朋友开展了回收废品的活动。
二、合作探究:
1、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看图片你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根据数学信息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
3、解决“小红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小组内交流:用所找的数学信息列算式并用多种方法解答。
指名口答,其他学生判断对错。
学生观察后汇报:
1.小林收集13个瓶子。
2.小红收集的瓶子比小林的多3个。
3.小青收集的瓶子比小林的少4个。
学生思考后汇报: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小红和小青一共收集多少个?
小青比小红少多少个?
小组展示:
1、动手摆小棒, 先摆13根小棒,然后再拿来3根小棒,一共16根。
列出算式。13+3=16
2、画一画,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画出小红收集的数量。
3、列竖式计算。
解决“小青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小组内交流:用所找的数学信息列算式并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实践体验:
1、“练一练”第1题。
看图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练一练”第2题。
3、拓展练习:
笑笑折了多少颗幸运星?
先认真读题,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然后再提出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画一画,算一算。
数一数,先说一说谁多谁少,再列式。
指名读题,然后说一说你知道的数学信息。读问题,列出算式。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列出算式。要求运算准确。指名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列出算式。要求运算准确。指名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板书设计: 回收废品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13+3=16(个 ) 13-4=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