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 绳
教学内容课本第78~80页。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思维过程;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和探索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3、发展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推理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培养学生表达、倾听、操作等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退位的算理,掌握退位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旧知迁移1、谈话。小朋友,你们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
对!丑小鸭最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这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你们想不想让这个美丽的童话在我们的课堂上变成现实?这里有2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都带有1道题,只要小朋友们把题都答对了,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课件出示竖式计算两道题:99-48= 62-8=
2、思考,列竖式计算时,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学生做时,师巡视并指名上台板演、反馈。
二、创设情境,引发问题1、(出示跳绳主题图)刚才大家表现得都很棒,下面白天鹅要请大家去参观一次跳绳比赛,通过观察,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1)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对我们大家都很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2)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小亮比小东少跳几下?
(3)第一道题你们会列算式吗?(板书算式)三、探索算法,理解算法1、这道题的结果是多少呢?请小朋友们自己算一算,想想有哪些好办法.2、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很不错,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①摆小棒 ②口算40-20=20 20-8=12 ③用计数器拨一拨
④竖式计算)3、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计算40-28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4、刚才我们大家一起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剩下的一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5、今天我们学习的100以内的减法和以前学习的减法有什么不一样? 6、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还有一种很特殊的情况,你看,这道题个位和十位一个也没有,减48怎么办呢?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学生汇报,用计数器演示算理。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独立完成书上第79页的练一练的第1题。 教师巡回辅导,解疑释惑,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弥补。2、引导学生理解练一练第2题的题意,理清数量关系。
3、填一填:( ) 6 ( ) 5
+ 2 ( ) - 3 ( )
5 1 1 6
五、全课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竖式计算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板书设计: 跳 绳 十 个 十 个
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 位 位 位 位
40-28=12(下) 4 0 3 2
小亮比小东少跳几下? - 2 8 - 2 8
32-28=4(下) 1 2 4
?教学反思
《跳绳》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减法(三)第78页——80页的内容。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所体验的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家知识的含义,主动构筑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课前我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练习,让学生回顾两位数减法竖式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醒学生在列竖式计算的注意点,也是为这节课后面的学习做好辅垫,使学生能从旧知顺利迁移到新知。所以在本节课的新知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用竖式计算时,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正确的用竖式计算。
我在展示完课本情境中的跳绳产生的数据后,让学生找完数学信息并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时,有强调学生能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这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本课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一是在让学生讨论算法时,没有充分发挥好引导的作用,讨论效果不理想,流于形式;二是学生汇报竖式的计算过程时,为了赶时间讲解得不是很透彻,没有突出本课的重点。三是对本课的难点100-48这种连续退位的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介绍的也不是很透彻,可能还有很多学生做不来。四是课堂语言不够精练,评价激励性的语言少。
我在今后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到一些细节的东西,避免出现类似错误。要加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