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改革开放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3.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4. 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5. 2015年11月,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6. 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进展。
二、选择题
7.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向美方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现实和现行的制度。”这反映出( C )
A.中美双方针对台湾问题达成一致
B.“一国两制”构想的正式提出
C.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变化
D.国共第三次合作的条件已经成熟
8.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标志性事件是( B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C.“汪辜会谈”
D.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9.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C.用武力维护祖国统一
D.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充分肯定了五年来对台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B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一国两制” D.社会主义制度
11. 蔡英文上台后,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的表述比较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 D )
A.两岸关系是一中一台
B.两岸人民都认同一个中国原则
C.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民国
D.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12.197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说:“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宣布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B.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的外交事务
D.欢迎台湾各界为统一献计献策
13. 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14.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 )
A.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B.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15. 近年来,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同步上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这些都雄辩地说明( C )
A.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C.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台独”分裂势力已经消亡
16.“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陆》反映了他渴望( C )
A.两岸对峙 B.“台湾独立”
C.祖国统一 D.反攻大陆
17.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共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关于两岸交流,习近平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这表达了大陆领导人( A )
A.继续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意愿
B.扩大两岸政治分歧的意愿
C.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因素
D.打破两岸长期相互隔绝状态的意愿
1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两岸统一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改革开放以来,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因素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包括(C)
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②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与繁荣发展 ③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④祖国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9.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神圣不可侵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中华民族全面振兴,是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目标。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C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土豆,在大陆称“马铃薯”,在台湾叫“花生”……为了克服交流的障碍,历经近3年努力,两岸合编的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于2012年2月编纂完成。它( A )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从根本上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1. 2017年5月20日,吴敦义当选新一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记者会上,他表示,应尊重“九二共识”。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坚持( D )
A.一国两制 B.两岸三通
C.和平统一方针 D.一个中国原则
22.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然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表明了( D )
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③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④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三、材料题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一幅撞墙的漫画。
材料二 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材料三 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12月15日正式实施。历经近30年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通邮、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构想由此基本实现。
材料四 台湾《旺报》13日发表社论指出,大陆积极制定计划,加强两岸民间交流,为台湾青年“登陆”就业大开途径,让两岸红利能够普惠于台湾民众,新一波“登陆”热,也警示蔡英文当局,不要在两岸关系政策上继续一意孤行。
——2017年4月13日13:31 中国台湾网
(1)材料一图片中正全力撞墙的人代表什么?图片表达了什么样的寓意?
“台独”势力。《反分裂国家法》是反“台独”的重要手段,“台独”注定失败。
(2)材料二邓小平的话,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已经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国两制。香港、澳门问题。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可通过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两岸人员的友好往来,消除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误解;增加彼此情谊;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4)你认为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是“台独”势力,还有试图阻挠中国统一、干涉中国内政的国际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