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己亥杂诗》 课件+ 范读)

文档属性

名称 20.《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己亥杂诗》 课件+ 范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06 09:12:58

内容文字预览

(共28张PPT)
古代诗歌五首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2.背诵诗歌、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西

新知讲解
课文朗读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走近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作有《剑南诗稿》《放翁逸稿》等。
《游山西村》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北伐失败,陆游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令作者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始终忧怀国事。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创作背景
词句释义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小猪,这里指猪肉
不要。
腊月所酿的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怀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吹着箫打着鼓
指古代立春后祭祀土神的活动。这里指举行春社的日子
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如果
趁着月夜闲游
拄着
没有固定的时间,随时。
诗句翻译
不要取笑农人自酿的腊酒不好,丰收年他们待客也会宰鸡杀猪。
山峦重叠,溪水曲折,似乎让人怀疑前无路径,不料柳暗花明
之处又一村。豁然开朗,村舍俨然。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
村民们衣着朴素,古风犹存。
从今若能容许我清闲无事,乘月漫游,我会拄着拐杖随时敲开
你家的门。
诗歌鉴赏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分析加点词作用。然后说说这两句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的出游、写景、抒情做了有力的铺垫。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2.赏析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该联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上句一个“疑”字把徐行山西村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之感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把移步所见的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
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写出了山西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村中人穿着朴素正是民风民俗的体现,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美好愿望的企盼使整个乡村洋溢着生机和喜庆氛围。看到这些情景,诗人感到新奇和亲切。
4.
颈联描绘了何样的风土人情?
3.颔联是单纯的写景吗?
作者并不是单纯写景,他是通过所看到的景色展开想象,把自己那种苦闷复杂的心情寄予山水,鼓励自己不要对未来丧失信心,表达自己心里深深的爱国之情。
5.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尾联写诗人的愿望。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趁月夜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益于言表。
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游山西村》主线突出,层次分明。全诗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写“游”,游兴十足,游意未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
主题思想
《游山西村》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表现了农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喜庆欢悦
民风淳朴
农家——丰衣足食
村外——景色优美
村内——民风古朴
希望——随时做客
新知讲解
己亥杂诗
课文朗读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走近作者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史学家、诗人,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其诗、文、词诸体兼长,学识渊博,行文独具个性,于写实中寄托深思,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写作背景
清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即己亥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朝廷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往返途中创作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
词语释义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无限。这里形容作者离别京城时的无限愁绪。
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读xiá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指作者将要去的地方远离京城。
东方故里。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
语句翻译
浩浩荡荡的离愁别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京城,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滋养着更多花儿。
诗歌品析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感慨中表现出作者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2.尾联是本诗的主旨句,富含哲理,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歌品析
尾联抒情,点明主旨。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在形象的比喻中表现出一种不甘自弃、昂扬奋进的精神。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落红”自喻,抒发了诗人自己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满腔热情和献身精神。
板书设计
己亥杂诗
辞官南归
不甘沉沦
为国效力
表明心志
失落离愁
甘愿奉献
离情浩荡
肠断天涯
落红有情
化泥护花
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两首诗。
2.理解诗歌意思,赏析名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