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
名称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辽 契丹族 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北宋 汉族 960年 赵匡胤 开封
西夏 党项族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府
金 女真族 1115年 完颜阿骨打 会宁
南宋 汉族 1127年 赵构 临安
温故
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
政权并立
民族交融
南北朝
大统一
五代十国
辽宋夏金
春秋战国
三国
大分裂
秦
西晋
隋
?
第十课
吉祥如意
蒙古族的兴起
与元朝的建立
目录
第一章
崛起:一统草原
第二章
扩张:开疆拓土
第三章
统一:大哉乾元
第一章
崛起
一统草原
蒙古的兴起
生长鞍马间,人自习战,自春至冬,旦旦逐猎,乃其生涯。
——《蒙枢备录》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星天旋转,
诸国争战。
……
没有逃避的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
材料反映了蒙古草原上怎样的局面?这种局面是被谁结束的?
到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
蒙古的兴起
《沁园春·雪》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世界上最长的油画——《蒙古历史长卷》
这是一幅表现206年蒙古族历史(自1162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出生,至1368年元惠宗妥懽帖睦尔离开元大都,退回长城以北的草原,建立北元)为主题的油画长卷。
蒙古的兴起
蒙古族乞颜部军事首领孛儿只斤·也速该的妻子诃额仑正怀孕,1162年5月31日于斡难河边迭里温孛勒答黑山下,生了太祖。太祖生时,右手握着髀石般一块血,被视为乞颜人的吉兆。
1170年,也速该为9岁的铁木真定亲,返回的路上被塔塔儿人杀害。
蒙古的兴起
也速该死后的第二年春,尼伦蒙古部祭祖。泰赤兀部不分给铁木真一家祭祖的份子。
泰赤兀贵族遗弃铁木真一家,诃额仑母亲手举苏勒德,阻止部众离散。她还以折箭训子的故事教诲孩子们要坚强团结。
蒙古的兴起
泰赤兀部贵族要趁“小鸟的羽毛未丰满”之前剿杀铁木真,铁木真被抓后在锁儿罕失刺一家的帮助下,藏在羊毛车里逃脱虎口。
1177年铁木真迎娶了孛儿帖。不久之后,昔日仇敌蔑儿乞部的脱脱部长又抢走了他的妻子。
蒙古的兴起
铁木真与王罕、札木合联军重创蔑儿乞惕部,抢回妻子孛儿帖。
1189年铁木真被蒙古乞颜部贵族推举为乞颜部可汗。
蒙古的兴起
1191年十三翼之战铁木真战败,胜利者札木合铁锅煮战俘失去人心。
从与草原安答札木合决裂开始,在此后的二十年,
铁木真迈开了统一草原诸部的步伐。
1206年
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
建立蒙古政权
被尊为“成吉思汗”
蒙古的兴起
蒙 古
你认为成吉思汗为什么
能统一蒙古草原?
1.长期分裂部落混战 人民渴望统一。
2.成吉思汗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3.成吉思汗在困境中,形成了坚强的意志,培养了机敏的胆识,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个人才能)
蒙古的兴起
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
成吉思汗巩固统治的措施:
(1)政治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
(2)军事方面:建立护卫部队。
(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蒙古的兴起
蒙古族原来没有文字,只靠结草刻木记事。在铁木真讨伐乃蛮部的战争中,捉住一个名叫塔塔统阿的畏兀儿人。铁木真让塔塔统阿用畏兀儿文字母拼写蒙古语,教太子诸王学习,即“畏兀字书”。后经改革更趋完善,一直沿用到今天。
我心与你同在
蒙古的兴起
第二章
扩张
开疆拓土
蒙古的扩张
null
蒙古汗国
俄罗斯
中亚
印度河流域
西夏
金
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
——成吉思汗
对外
对内
蒙古的扩张
蒙 古
灭西夏
(1227)
灭西辽
(1218)
1227年正月,成吉思汗大军兵围西夏国首都中兴府,围而不攻半年之久,随后西夏灭亡。
蒙古的扩张
1227年8月25日在西夏将灭之际,一代天骄元太祖成吉思汗在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病逝,享年六十六岁。临终时留下灭西夏之计,联宋灭金的策略和秘不发丧的遗嘱。
蒙古的扩张
成吉思汗陵
蒙古的扩张
蒙 古
灭西夏
(1227)
灭西辽
(1218)
灭金
(1234)
“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必及于我。我亡必乃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
——《金史· 哀宗本纪》
蒙古借道宋境进攻金。后与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蒙古的扩张
蒙 古
灭西辽
(1218)
灭金
(1234)
灭吐蕃
(1246)
灭大理
(1253)
灭西夏
(1227)
蒙古的扩张
蒙古与南宋对峙局面
蒙古的扩张
蒙古帝国
无敌的蒙古骑兵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占领了除日本、东南亚、南印度和西欧以外的整个欧亚大陆,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
第三章
统一
大哉乾元
元朝的建立
1251年7月1日,大忽里台会议一致推举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在斡难河畔即位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
1259年8月11日,元宪宗蒙哥在进攻南宋前线的四川合州钓鱼山去世。
元朝的建立
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不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元朝的建立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并发布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同年发布建年号“中统”的诏书《中统建元诏》。
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忽必烈即是元世祖。次年定都于大都(今北京)。
元朝的建立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易经》
元朝的建立
刘秉忠像
忽必烈像
万言策: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主张改革当时的弊政,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
行汉法:及世祖兴,始延揽姚枢、窦默、刘秉忠、许衡之徒,以汉法治中夏,变夷为华,立纲陈纪,遂乃并吞东南,中外一统。
不嗜杀: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想一想:忽必烈是否会采纳刘秉忠“行汉法”的建议?为什么?
他又是如何实施的呢?
元朝的建立
忽必烈的治国措施:
(1)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
(2)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3)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
想一想: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和文化,这对他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
元朝的建立
作用:
(1)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和民族交融;
(2)有利于安定社会秩序,为元朝完成统一奠定基础。
元朝的统一
厓山
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残余力量,统一了全国。
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开展抗元斗争。
元朝的统一
崖山海战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
元朝的统一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想一想:古有云'诗言志,歌咏情',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
其怎样的情怀?
元朝的统一
文天祥1278年兵败被俘后,关押大都近四年,威武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他严词拒绝,从容就义,年仅47岁。
宁死不降的民族节气
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从国家统一的角度分析元统一的历史意义:
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历史的进步这是不争的事实。
从正义、爱国的角度看待文天祥抗元斗争:
在元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蒙古军队大肆屠杀和掠夺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而文天祥组织抗元斗争,保卫国家这是正义的爱国行为,值得后人敬仰与歌颂。
所以,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是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看待历史的角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