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民族大团结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06 08:4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部编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你能完整的说出我们学校所在的地址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六十八团中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原因:从秦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依据)
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府
唐代设置安西和北庭都护府
清代设置伊犁将军府
元代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归宣政院直接统辖
唐与吐蕃和亲,和同为一家
清代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元代设置澎湖巡检司
清代台湾府
元代设置北庭都元帅护府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独爱之如 一。 —唐太宗
唐太宗
在历史上,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大都对少数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于促进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伟国《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历史依据。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粟裕,侗族,湖南会同县人。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协同陈毅指挥了著名的黄桥战役,开辟和发展了苏南、苏中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调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等职。
抗战时期在东北坚持抗日的抗日联军是由汉、满、回、朝鲜、白、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族人民共同组成的。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族人民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在共同反抗外来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凝聚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现实情况: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频繁迁徙中逐步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大边疆地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2、含义:

前提
范围
自治机关:自治区、自治州(盟)、自治县(旗)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请将下列自治区主席与他们所在的自治区地图进行配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齐扎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陈武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布小林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咸辉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以及政府所属工作机构中,要尽量配备少数民族的干部,对基本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要优先配备……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扩大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西藏带着枷锁的农奴
二、共同繁荣发展
1·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
1959—1961年西藏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成为自己命运和社会的主人。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实现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二、共同繁荣发展
2·经济上:国家在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物资等方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对口援疆地图
2·经济上:国家在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物资等方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二、共同繁荣发展

二、共同繁荣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人均收入增长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总值增长表
二、共同繁荣发展
3.文化教育上: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共同繁荣发展
二、共同繁荣发展
二、共同繁荣发展
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二、共同繁荣发展
二、共同繁荣发展
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二、共同繁荣发展
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青藏铁路
中欧班列
西部构建“五横两纵一环”新格局
绿色发展引领区
西部大开发“十三五”(2016年-2020年)规划
二、共同繁荣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政治基础
巩固发展
现实特点
历史原因
西部大开发
推动

含义:
作用: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地位: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课堂小结
民族大团结
实现途径
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