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历史优质课件: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下历史优质课件: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06 16:2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科技名著《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作者:著作:  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传播:《本草纲目》自问世以后,广为流传,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主要内容:记载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价值: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宋应星(明朝)
作者:
《天工开物》书影著作:宋应星像  主要内容:《天工开物》的内容非常丰富,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传播: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 、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价值: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  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显示了宋应星坚持以农为本的思想,他对农业的重视高于珠玉。这既符合当时国家“重农”的政策,同时也便于印刷和发行。徐光启(明代农学家)《农政全书》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作者:著作:  主要内容: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价值: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明朝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明朝时期,我国传统科技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科技的范围,没有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2)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秦长城二、明长城和北京城嘉峪关鸭绿江边1.明长城  ①修筑目的: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②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③结构: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  ④功能: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山海关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重要关隘。自古有“天下雄关”之称。  山海关坐落在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有极高的旅游观光的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宫城皇 城
外 城故 宫 鸟 瞰 图2.北京城1.背景  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三、小说和戏剧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元末明初罗贯中元末明初施耐庵明朝吴承恩我国一部优秀
的长篇小说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历史小说和历史有什么区别?  历史小说可以虚构,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某一人物或某一故事可以艺术加工,而历史是实实在在的过去的事实;历史小说是根据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来创作的。三部著作异同点不同点:
  主题和风格各异。
相同点:
  ①规模宏大,结构严整。
  ②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
  ③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小说3.书画董其昌书画作品徐渭作品  (1)概况: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2)表现:不少剧作家创做了许多优秀的作品。4.戏剧(3)《牡丹亭》  作者:汤显祖
  主要内容: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汤显祖1.如果你想了解我国明朝时期手工业生产发展的情况,应该查阅( )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A  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鸭绿江边,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3.明清时期,古典小说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曹操这一人物形象应出现在(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牡丹亭》DA科技成就建筑成就文学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北京城明长城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汤显祖《牡丹亭》戏剧小说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董其昌、徐渭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