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14课 明朝的统治一 明朝的建立1)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背景2)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一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他就是明太祖。明朝的建立 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元朝灭亡时 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
都 城:南京(1368—1421)
北京(1421—1644)一 明朝的建立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人)。幼年曾为地主放牛,后入皇觉寺做了和尚。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次年朱元璋投奔了濠州起义军郭子兴的部队,此后多次立下战功,被郭子兴视为心腹。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就领导了这支起义部队,在扫灭各地割据势力以及元朝在中原的残余势力之后,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二 朱元璋强化皇权巩固统治目的措施1)在地方:
?废行省,“设三司”: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各地,巩固皇室。二 朱元璋强化皇权2)在中央:
?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皇帝中央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地方( 行 省 )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殿阁大学士改革行政机构皇帝中央地方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内阁锦衣卫67页问题思考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二 朱元璋强化皇权2)在中央:
?设立锦衣卫: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锦衣卫印厂卫特务机构职能:“锦衣卫”是由皇帝的侍卫亲军组成,归皇帝直接指挥。它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立的,由皇帝的亲信宦官组成,也归皇帝直接控制。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皇帝中央地方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内阁锦衣卫东 厂 明朝首创厂卫特务机构的目的是什么?其有什么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对官吏百姓的控制。 (直接目的) 巩固皇权,强化专制统治。(根本目的) 影响:厂卫机构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机构,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二 朱元璋强化皇权 特点1)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2)在实现大权独揽后,朱元璋以明朝祖宗的身份立下“祖制”,明确规定子子孙孙不得改变他的做法。68页材料研读
为告诫后代,不得设立丞相,目的是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三 科举考试的变化原因明朝提倡尊孔崇儒。1)内容的变化:
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变化三 科举考试的变化2)文体的变化:
明朝科举对考生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明朝乡试试卷 秀才
举人 (省级乡试)
进士 (中央会试和殿试)科举考试的三级第一名:状元
第二名:榜眼
第三名:探花相关链接三 科举考试的变化3)局限性:
?八股文内容生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变化三 科举考试的变化1、通过科举得到的“人才”,大多是严守规矩和读死书、死读书之人,不利于选贤任能。
2、许多读书人只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最终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3、扼杀了读书人的聪明才智,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造成严重阻碍。影响限于四书五经不能发表个人见解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僵化呆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以消极影响为主比一比:明朝的八股取士与唐朝的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加强思想专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四 经济的发展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概况具体表现1)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2)手工业:棉纺织——苏州
制瓷——景德镇四 经济的发展3)商业:
?明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当堂检测 2.济南城有一条街叫按察司街,从历史角度推断这条街获此名最早是在(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3.明朝八股取士造成的危害有( )
①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 ③考中做官的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④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BA4.唐、元、明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以下说明正确的是( )
A.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
C.都不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经济上都停滞不前A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