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06 15:3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定向导学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1.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2.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3.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一、明朝的建立1.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精讲点拨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应天府(南京)朱元璋 明太祖1368年时间:建立者:都城:灭元朝时间:1368年灭元朝标志:攻占大都2.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精讲点拨 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谁?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知识回顾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 材料: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精讲点拨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精讲点拨明朝机构设置2.分组(中央、地方、军事、特务)讨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合作探究(1)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皇帝吏户礼兵刑工精讲点拨(2)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承宣布政使司(民政)提刑按察司(刑狱)都指挥使司(军政)中央精讲点拨(3)军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精讲点拨(4)特务: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锦衣卫印精讲点拨锦衣卫特务机构职能:
特点:对臣民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
不受法律的约束。“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加强了君主专制设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3.朱元璋强化皇权措施的特点及影响精讲点拨特点: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与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精讲点拨三、科举考试的变化材料一: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1.读史料:材料二: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2.根据教材八股取士的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八股取士精讲点拨3.八股取士的考试范围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科举放榜图精讲点拨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也。 ——顾炎武甲: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回答。 假如身处明朝,甲乙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乙:回答出有创意的答案如果你也是参考者,你想要高中状元,你会如何作答?由此可见,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4.讨论八股取士的影响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消极: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范进中举(明)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4.讨论八股取的影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范进中举(明)精讲点拨四、明朝的经济明朝经济的发展的表现1.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玉米红薯(甘薯)马铃薯(土豆)向日葵花生精讲点拨明代青花扁壶2.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3.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精讲点拨总结提升厂卫特务机构 农业、手工业、商业八股取士 皇 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明朝经济的发展达标检测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诗赋????????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C.锦衣卫????D.内阁ADC4.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A5.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D达标检测创立科举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创立殿试增加科举
取士名额科举制发展过程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宋初知识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