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不同的歌声 课件(26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3.1.8不同的歌声 课件(26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5-06 20:3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门神门神的作用?镇宅辟邪 祈福 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门神的形象变成了新四军和解放军的形象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当外敌入侵时,中国军队无疑成了老百姓眼中的打鬼门神。寄托了人们对于胜利的渴望。 抗战门神和传统门神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色彩鲜艳 装饰性
黑白为主 现代木刻
说明了社会思潮在美术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美术作品与社会背景之间的互动关系, 理解美术作品内容形式变化得以发生的社会因素。
(2)美术所反映的社会运动和社会思潮,社会变迁对于美术作品内容、风格、形式的影响。
(3)学会从美术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发现其背后的社会因素,并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观念和风气。1、 比较唐代和宋代的仕女,她们在形象和服饰上有什么差别?
2、 说说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欣赏比较:《簪花仕女图》局部(唐)《晋祠仕女 》彩塑 (宋)形象:丰满 清丽服饰:华丽开放 质朴保守欣赏比较:《簪花仕女图》局部(唐)《晋祠仕女 》彩塑 (宋) 唐代国力鼎盛,经济繁荣,思想开放,这种社会背景使唐代形成一种外向、豪放、色彩浓丽的审美风格,从唐诗书法到绘画,都喷涌着一股昂扬的生命活力和民族的自信!
而宋代因理学思想和抑武兴文政策的影响使得宋代审美趋向质朴自然,内敛含蓄,清新雅致的风格。如宋词的婉约、绘画中的意境悠远和文人气息!都是宋代审美的体现。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唐) 宋代瓷器唐代工艺品色彩艳丽 宋代瓷器简洁高雅
唐代审美:开放大气 丰厚浓丽
宋代审美:内敛含蓄 质朴高雅《一辈子第一回》
中国画 杨之光《偷桃图 》齐白石
这两副中国画各画了什么题材?
绘画技法有什么不同?对比思考:传统祝寿题材
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翻身做主,参与选举活动的事件。
传统国画和融合型国画欣赏作品: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 分组展示 它们分别用了什么绘画表现形式 ?画了什么内容?
反映了什么社会背景?
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
结合自己的理解,可以从内容、形式、风格、主题等多方面来评述作品
下面我们将欣赏四幅绘画作品,请根据作品回答问题:第一组 《 人桥》 古元(1948) 第二组 《开国大典》 董希文(1952) 第三组 《父亲》 罗中立1980年 (216x152cm)第四组《装修 》 忻东旺(2006)
它们分别用了什么绘画表现形式 ?画了什么内容?
反映了什么社会背景?
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
结合自己的理解评述作品欣赏思考 分组讨论
回答问题 小组展示小组展示要求:
自信大方 声音洪亮
表述准确 有自己的思想
第一组第三组第二组第四组《 人桥》 古元(1948)套色木刻
解放战争时期
木刻家们以刻刀为武器,投入抗敌救亡宣传作品记录了解放战争时期大军渡江,战士们用人力撑起浮桥,配合部队进攻的场面。用简洁的色彩表现出硝烟四起、火光冲天的战斗气氛,映现出士兵奋勇前进的身影。也体现新木刻运动以来美术作为革命斗争武器的功能,在民众中起到了宣传革命真理、鼓舞革命斗志的作用。它们分别用了什么绘画表现形式 ?画了什么内容?
反映了什么社会背景?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
结合自己的理解评述作品
《开国大典》 董希文 (1952) 油画
表现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 ,反映了新中国全新的精神面貌一幅富有装饰意味的纪念碑式的大型历史画,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鲜艳的色彩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以庄重的形式再现了伟大的历史时刻。它深入人心,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它们分别用了什么绘画表现形式 ?画了什么内容?
反映了什么社会背景?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
结合自己的理解评述作品
原作1954年1968年1978年《父亲》 罗中立 1980年 (216x152cm) 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纪念碑似的宏伟构图,以领袖相的尺寸,运用超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饱含深情的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的老农形象,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深深打动了无数中国人。作品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内容更多的体现了关注民生的思想内涵。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黯然神伤。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超写实油画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美术作品, 摆脱文革时期思想禁锢,用一种反思的精神去讴歌人的价值,重归精神家园。
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
它们分别用了什么绘画表现形式 ?画了什么内容?
反映了什么社会背景?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
结合自己的理解评述作品
《装修 》 忻东旺(2006)
写实油画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民工大潮 画家以生活化的手法描绘出农民工在现代生活中的焦虑与困惑,憧憬与失落,他们生活艰辛,同时也具有强韧的生命力和改变命运的执着,他们有自己的快乐和小幸福。作品从一个侧面展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以丰富的人性描绘,体现了画家对于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注和人文关怀。它们分别用了什么绘画表现形式 ?画了什么内容?
反映了什么社会背景?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
结合自己的理解评述作品拓展:如何从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中发现其背后的社会因素?安迪.沃霍尔《汤罐头》拓展:如何从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中发现其背后的社会因素?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拓展:1.作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跟传统美术有什么区别?
2、从内容和主题上看,它们表现了什么思潮和观念?
美国社会大众的趣味和流行文化。如何从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中发现其背后的社会因素?丝网印刷这种单调、无聊和重复,所传达的是现代商业化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空虚与迷惘、冷漠、疏离的感觉。课堂小结: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又反过来影响艺术创作。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中往往反映一个时代的审美、社会思潮和变革 。正因为这样的变化,才孕育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成就了艺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和艺术园地的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