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06 23:35:42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历史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一则新闻引发的思考……
2018年4月,美英法对叙利亚发动袭击,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在联合国大会上据理力争,但最终无力挽救国家被袭击的局面。他在联合国外黯然神伤的图片引爆网络,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同情。
弱国无外交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和国外共缔结过近1200个条约,基于“弱国无外交”这一基本丛林法则,这些条约基本都是不平等条约,涉及对中国的割地、赔款、租界、驻兵、关税、法权、传教权......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依据材料概况中国近代外交的特点?
屈辱外交
学习目标
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
的含义
4.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一、建国第一年的外交成就
1.
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一、建国第一年的外交成就
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2、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3、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4、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7、波兰人民共和国
8、蒙古人民共和国
10、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11、越南民主共和国
12、印度共和国
13、瑞典王国
14、丹麦王国
15、缅甸联邦
16、瑞士联邦
17、芬兰共和国
1949.10—1950.10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7个国家
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按时间先后)
影响:
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美国对新中国政策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Cold
War  1947年-1991年
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
二、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
1.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首次提出: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我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1.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内容: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
对中国: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②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对世界: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探究:
③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中、印、缅三国在北京共同举办纪念大会。习近平主席说,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历久弥深、历久弥坚。
中国与印度两国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3段。1962年两国因边界争端爆发了一场边界战争。几十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段合计,印度共占领我9.2万平方公里领土,这样大面积的领土争端,在现代国际社会中,是一个国家非法侵占别国领土的最大案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极大耻辱。
中印边界问题
初露锋芒日内瓦
 周恩来舌战群雄
1954年4月-7月,周恩来参加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经过周恩来积极的外交努力,最终就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部边界安全。周恩来所表现出的宽阔的政治家胸怀和高超的斗争艺术,给与会者及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新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初露锋芒。
新中国第1任外交部长
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58年前兼任外交部长
苏联把外交变为科学
中国把外交变为艺术
周恩来外交轶事
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 ”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
周恩来外交轶事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
“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
2.
万隆会议
①背景: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二战后,亚洲、非洲出现了近30个独立国家,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特别是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国,加紧在远东和东南亚制造紧张的局势,严重威胁了新兴独立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新兴国家认识到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必要性
二战后亚非国家独立进程
②时间:
1955年
③地点:
印度尼西亚万隆
危机四伏的万隆会议——“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事件
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台湾特务机关阴谋刺杀周恩来,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未搭乘此飞机,幸免于难。中国代表团并没有被这一破坏活动吓倒,仍然参加了这次会议
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1.
万隆会议对遇到了哪些困难?
2.
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有何历史意义?
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历史再现
各国存在矛盾和分歧;
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
共同探究
假如,周总理与之针锋相对?
会议偏离正轨、
步入歧途、
争执不下、
陷入僵局,
正中帝国主义下怀
如果你是周恩来,如何化解危机呢?
材料一:“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材料二:“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求同和团结。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同:①遭遇相同: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建设道路不同。
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
④中国的贡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1955年4月24日万隆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会议充满了亚非世界团结胜利的喜悦。各国之间加强了了解,为后来许多国家建交创造了条件。
⑤会议作用:
加强了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周恩来与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夫人合影
周恩来同印度总理尼赫鲁(右二)、缅甸总理吴努(右一)
周恩来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万隆会议对今天外交的影响
弘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合作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
4月22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
讨论:
结合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史、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的经历以及本课学习的内容,你认为一个国家在国际外交舞台上能够维护国家利益和发挥影响,需要哪些条件?
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
强大的综合国力
正确的外交政策方针
……
“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入一分钱……”
——联合国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
Who
is
he

感悟伟人
周恩来去世时,连联合国也破例为他将半旗
一、建国第一年
 外交成就
1.
提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2.成立第一年同苏联等十几个国
家建交
二、20世纪50年
 代外交成就
1.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万隆会议
课堂小结
1.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c
A
随堂训练
3.关于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C
4.
1954年发表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的两个国家是( 

①朝鲜
②印度
③越南
④缅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关于亚非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会议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④会议就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进行了讨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