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3单元质量检测A卷(学业水平达标)(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3单元质量检测A卷(学业水平达标)(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07 23: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PAGE



单元质量检测(二) (A卷 学业水平达标)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
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B.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使……滚动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长句:指七言诗
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暂时
D.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徒,空
却坐促弦弦转急 促:紧、迫
解析:选C C项,“暂”,一下子。
2.下列各句中与“狼吞虎咽”中“狼”“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西当太白有鸟道 B.朝避猛虎
C.侧身西望长咨嗟 D.雄飞雌从绕林间
解析:选D 例句与D项不同,例句与A、B、C项都是名词作状语,D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暮去秋来颜色故
C.铁骑突出刀枪鸣
D.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解析:选D A项,“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B项,“颜色”,古义为“容貌”,今义为“由物体反射、发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项,“突出”,古义为“冲出”,今义为“超过一般,使超过一般”。
4.下列语句的句式类型,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C.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解析:选D D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A、C两项是状语后置句,B项是宾语前置句。
5.名句默写。(6分)
(1)《秋兴八首(其一)》中,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作者描写曹操能文能武充满豪迈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3)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二、阅读鉴赏(4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11分)
东屯北崦[注]
杜 甫
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
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
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
远山回白首,战地有黄尘。
[注] 东屯,在今四川夔州(今奉节)县境。大历二年杜甫因避战乱迁居到此。崦,山。
6.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概述百姓因“盗贼”般的贪官污吏的残酷搜刮而陷于赤贫,此处是诗人对“盗贼”的痛斥。
B.颔联中“空村惟见鸟”与王籍《入若耶溪》一诗中的“鸟鸣山更幽”都使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
C.颈联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图景。诗人漫步山林,微风拂面,清露滴身,这令诗人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
D.尾联体现了诗歌的跳跃性,诗句看似断裂,合理想象后,可知语意为:眺望远山,见战地有黄尘,回首不忍久看。
E.诗歌首联直抒胸臆,颔联、颈联寓情于景,尾联卒章显志并直接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这体现了杜诗手法的灵活多样。
解析:选CE C项,“这令诗人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错,诗人步入山林所见之景确实是清幽的,使诗人原本悲愤的心情得到暂时的缓解,也是诗章节奏的一个变化,但诗人并未因此萌生归隐山林的想法。E项,尾联并非卒章显志,也不是直接揭示主旨。尾联通过诗人远眺所见的“战地”“黄尘”的描绘,以及“回首”这一动作,表明了诗人对民生、国家的忧虑与关切。
7.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对贪官污吏剥削百姓的愤怒,痛斥贪官污吏剥削百姓的行为,称之为“盗贼”,谓其恶行为“诛求”;②对百姓的同情,百姓异常贫困,乡村一片荒芜,寄寓了诗人对百姓的深深同情;③对国家、民生的忧虑,诗人想起自身遭遇和远处的战火,对百姓、国家以及自己的前途充满忧虑。(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11分)
菩 萨 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着重对主观心理的描绘,下片偏于对客观景物的渲染,从整体来看,情与景、主观与客观融成一片。
B.“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印象,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
C.亭在此处指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的地方。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经文人的诗词吟咏,长亭逐渐演变成送别地的代名词。
D.“宿鸟归飞急”一句,与前句久立之人形成强烈的对照。一方面,宿鸟急归正衬出人的落拓无依;另一方面,宿鸟急归使抒情主人公的内心波动更加剧烈。
E.此词写的是深秋暮色之景,全词都浸染在一种愁情离绪之中。该词情景交织,句与句之间紧密相扣,创造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意境。
解析:选AD A项,词的上片偏于渲染客观景物,下片着重描绘主观心理。D项,“正衬”错,应为“反衬”。
9.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游子思归乡(1分):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5分)
(示例二)思妇盼归人(1分):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下片前两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子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5分)
(示例三)二者兼有(1分):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分析合理即可)(5分)
(三)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0~11题。(11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宿 渔 家
郭 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10.下列对两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两诗均为七言绝句,诗歌内容都是写诗人夜宿他乡的情景,第一首诗写夜宿邯郸驿站,第二首诗写夜宿海边渔家。
B.“冬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样的佳节诗人白居易却羁旅在外,更显示出他对家人的思念。
C.第一首诗的后两句写“思家”,诗人想到家里人应该同样还没有睡,在“说着远行人”,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无限深情。至于“说”了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第二首诗的首句连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音节朴实流畅,形成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而“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
E.第二首诗的最后一句,通过写渔人不畏全天打鱼的辛苦,在明月之夜还驾船送诗人回家,写出了海边渔家人的淳朴善良、善解人意的性格特点。
解析:选CE C项,“直接抒发了”错,是用“对写法”含蓄抒情;E项,“在明月之夜还驾船送诗人回家”理解错误,这是渔人晚归的诗意表达。
11.两首诗都写到了“灯”这一意象,请联系诗的内容,分析这个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不同表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白诗中的“灯”是思念之灯,通过冬至佳节的反衬,抱膝细节的刻画,以及三、四句“对写法”的使用可以看出,此“灯”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怅惘和孤寂思家之情;②郭诗中的“灯”是温暖之灯,通过“芦花”意象的衬托,“笑说”一词的点明,“明月”送归的渲染可以看出,此“灯”的意象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馨、愉悦之情。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
“我负了爱我自己的生物/我却温了你的眼睛/我生了时代的心/我将说出我的眼泪/无限一切的生物/也没望见来复苏的大地/世界悲剧的角色/那时候的人们”。这首名为《世界悲剧的角色》的诗歌出自人工智能“小冰”。据了解,它还“写”了一部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这是用100个小时,“学习”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所有作品,并进行了多达10 000次迭代后完成的。
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在诗歌领域的领先地位也要被超越了呢?不言而喻,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自诞生以来,其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信息过程进行模拟,它在精密计算和逻辑推理上的能力和潜力远超人类,但一旦进入人文艺术领域,人工智能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灵感和情绪是人类成为万物之灵长的关键要素。人工智能写诗,其根据来自大量的文学作品储存,以及内在的逻辑算法,但是诗歌作为纯文学中对天分和灵感要求最高的一类文体,想写好它,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逻辑、储备和模式,而取决于感悟力和创作经验,而这恰恰是人类独有的本领。
本质上讲,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更像是一些“看起来很美”的意象元素的堆砌,或者句子合辙押韵,但诗歌内在的张力和节奏,却无法呈现。比如,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鸟语花香这些意象,会让人产生诗意,但仅仅刻板地呈现它们是不够的。优秀的文学之所以优秀,就在于能从寻常事物中发现独有的美感,在寻常的生活里捕捉到瞬间的灵光。即使是一堆看起来干瘪粗糙的物象,经由诗人之手,呈现出的文字也会有序排列,而且这个排列只依赖作者创作中的内在规律,而不诉诸数学公式和算法等,并不能量化而论。
况且,诗歌的形式和内涵是丰富的,并非只有唯美绚烂的诗歌才是出色的诗歌。如在现代主义的范畴内,许多诗歌看似“以丑为美”,实际上是在发扬批判效果,进而呈现更深层次的思想。
因此,将不能量化的诗歌(以及纯文学)的评价标准和人工智能的算法标准拼接在一起,本来就是一件不伦不类的事。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贡献,足以证明其本领之强,它没必要和人类智慧在诗歌创作上一决高下。人类也完全没必要拿自己的优势去跟人工智能的缺点比较,即使科技再发达,想必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诗歌与文学的世界依然是人类情感和灵魂的最佳栖息地,守卫好我们的心灵家园,依然要靠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创造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工智能“小冰”写出的诗歌只是意象元素的堆砌,诗歌内在的张力和节奏都无法呈现。
B.人工智能竟然写出了诗集,这就意味着人类在诗歌领域的领先地位有可能被超越。
C.无论是谁,要写好诗歌,就不能依赖逻辑、储备和模式,而要靠感悟力和创作经验。
D.那些唯美绚烂的诗歌并不是出色的诗歌,“以丑为美”的诗歌往往是更深刻的诗歌。
解析:选A B项,曲解文意。“这就意味着人类在诗歌领域的领先地位有可能被超越”错误,从原文中“但一旦进入人文艺术领域,人工智能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以及后文对人类在诗歌领域的优势与人工智能在此领域的缺点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人类在诗歌领域的领先地位不可能被超越。C项,说法过于绝对。“就不能依赖逻辑、储备和模式”错误,原文说的是“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逻辑、储备和模式”。D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并非只有唯美绚烂的诗歌才是出色的诗歌”“许多诗歌看似‘以丑为美’,实际上是在发扬批判效果,进而呈现更深层次的思想”,所以说,唯美绚烂的诗歌是出色的诗歌,且虽然许多“以丑为美”的诗歌是思想深刻的诗歌,但选项中“往往”一词仍过于绝对。
1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问题的提出很有特点,从“小冰”出诗集一事引出来,形象性强,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文章从诗歌创作的特点和诗歌评价的标准两个方面论证在诗歌领域人类的优势、人工智能的不足。
C.诗歌创作所需要的感悟力和创作经验是人类独有的,因而文章告诉人们没有必要焦虑。
D.本文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比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等。
解析:选D D项,文章主要运用对比论证将人类与人工智能在诗歌创作上的优势与缺点进行了对比,并没有运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工智能是根据其存储的作品和内在逻辑算法写诗的,所以其作品其实是缺少灵性的。

B.从寻常事物中发现独有的美感,在寻常的生活里捕捉到瞬间的灵光是写出好诗的基础之一。
C.虽然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其智慧仍比不上人类。
D.虽然科技在不断发展,但人类依然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应发挥智慧与创造力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解析:选C C项,“但其智慧仍比不上人类”结论错误,从文章内容来看,人工智能有超过人类的地方,人类也有超过人工智能的地方,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谁的智慧更高。
三、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5.用古典诗词描述高中生活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分)
比如:①早读——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②公布成绩——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选取中学生活内容,用古典诗词进行描写。(任写一则)
(1)补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习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补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试卷: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自习课: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6.下面文字中画线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有的指代不明,有的啰唆赘余,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文字衔接自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3分)
成都杜甫草堂挂着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
            ①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前面
                  ②
16个字是对杜诗很好的概括。杜甫的诗歌体现了
           ③
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良心。在这方面他是中
国知识分子永久的楷模。他一生的心血精力
     ④            ⑤

都用在写诗上,其诗具有坚实的内容、纯真的
     ⑥
热情、快活的激愤、凝重的格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②“前面”改为“这”,⑤“精力”删掉,⑦“快活”改为“深沉”。
17.请根据《琵琶行》的内容,在下面一段新课导入语中续写一句话。要求:续写句子与画线的句子大体相似。(4分)
两千多年前,一个是文人雅士,一个是山野樵夫,是音乐使他们共同演奏了一曲永世流传的高山流水。在那个偶然的黄昏,鹦鹉洲的萋萋芳草,郁郁葱林,共同见证了一段知音相惜的佳话。
一千多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遇琵琶女而写出的新乐府诗《琵琶行》。
参考答案:一个是文人骚客,一个是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四、写作表达(5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到省人才交流中心招聘销售部工作人员。应聘者很多,但招聘单位却只留给一个职位。在应聘者抢占座位作准备时,一个叫小媛的女大学生却几次主动让座,让别人先面试。到她面试时,公司负责人对她的条件虽较为满意,但认为她过于谦让,不适合到销售部工作。该负责人认为,谦让的确是一种美德,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更需要“锐意进取”的员工。而小媛则认为不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此事在省城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公司的要求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有人则认为小媛的做法是正确的,应继续保持这种美德。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1)明晰概念
谦让:谦虚地不肯担任,不肯接受或不肯占先,是一种处事的方式。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是一种精神。退让:让步,向对方妥协。忍让:容忍退让。进取: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以上几个概念各有侧重,论述时万不可混为一谈。认真阅读材料,就可以发现,材料讨论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谦让这种美德还需不需要,是谦让重要还是进取重要。
(2)从肯定、否定和辩证地看待三个角度入手,可以有以下三种观点:
①市场经济下当然要进取,但仍然需要谦虚这种美德,因为这种美德有其重要作用和意义。②市场经济下重要的是锐意进取,谦让这种美德显得不合时宜。③市场经济下谦让和进取各有其价值,该谦让时要谦让,该进取时要进取,二者并不冲突。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