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古诗词曲鉴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讲 古诗词曲鉴赏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08 10:0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讲 古诗词曲鉴赏
【真题挑战】
1. (2018·柳州)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中“孙郎”指的是①孙权。上阕描写的是②冬季打猎(或壮观的出猎、狩猎)的场景。
(2)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
示例:“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活用典故,作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词人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报国的思想感情。
2. (2018·百色)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6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旅生活(军营生活、战斗场面);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爱国激情、壮志难酬;从语言风格上看是刚健、雄壮、悲壮、豪放、壮美、壮丽。所以,词作者在题目中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2)赏析句子“醉里挑灯看剑”。
动作描写(神态、细节描写),写出词人在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表达词人渴望早日奔赴杀敌战场的急切心情。
3. (2018·桂林)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第(1)~(2)题。(6分)
【甲】《渔家做》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甲】词用窦宪勒石燕然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
(2)【甲】词委婉曲折,【乙】诗豪迈奔放。请选择其中一首,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示例1:甲词借鸿雁南飞之坚决、借浊酒一杯之苦楚衬托征人思乡之深切,借“燕然未勒”表达功业未成之遗憾 ,委婉曲折地表达了戍边将士欲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委婉曲折”表现:情感的复杂性,抒情的含蓄性。)
示例2:诗人先浓墨重彩地描绘战场之危急:“黑云压城”“甲光向日”,然后笔锋一转,借用典故抒誓死报国之志,感情豪迈奔放,读来让人热血沸腾。(“豪迈奔放”:描写战场的浓墨重彩,危而不惧;抒发壮志的豪言万丈,铿锵有力。)。
4. (2017·北部湾四市)古诗文阅读。(2分)
(一)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草木繁密茂盛。诗人感慨万千,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通过对“花”“鸟”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亲人的深沉感情。
C.颈联中的“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们心中共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整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情感。A项首联,描写沦陷的国都和生机盎然的春色,哀景和乐景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面对物是人非、沦陷的国都而深感悲伤的心情,而非禁不住赞美明媚的春天景象。)
5. (2017·来宾)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赏析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3分)
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的强烈愿望。(大意对即可)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大意对即可)
6. (2017·百色)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1)~(2)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如果把“古道西风瘦马”中“瘦马”改为“骏马”好不好,为什么?(3分)
不好。 “瘦马”令我们联想到游子已经奔波得太久、太疲倦了,甚至可能处境困窘,连马都累瘦了,增添了凄清孤独苍凉感,与曲的情感基调、意境相符;“骏马”指跑得快的良马,与曲的情感基调、意境相悖,则让我们联想到骑马的应是英姿飒爽的侠客,正驰骋天地间,施展自己的抱负,二者意境大相径庭。
(2)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这首小令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凡景语,皆情语”是指借景抒情,以景寓情,对景物的描写其实旨在表达情感,而非单纯的写景。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老树上缠绕着枯藤,乌鸦在树上叫,夕阳西下,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踱步在凄清的古道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7. (2017·桂林)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5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乌衣巷①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②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①乌衣巷:位于秦淮河畔,东晋时名门望族的聚居区。 ②王谢:指王导和谢安。二人均为东晋时的权贵。
(1)有人评杜牧此诗:“于寻常处见深刻”。你如何理解?请简述。(2分)
这首诗在视觉上描写了“烟”“寒水”“月”“沙”“秦淮”“酒家”“江”等意象,听觉上描述“唱”这个意象,诗人借这些寻常事物,表明了所在的环境是歌舞升平的,虽只字未提情感,却借南北朝时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为隋所灭的史实,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仍然不从中吸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2)诗贵含蓄,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均体现了这一点,但又各具特色,请比较分析。(3分)
两首诗都通过描写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事物表达了思想感情。但又有所不同:杜诗作者通过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不仅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借此诗抒发心中对时局的忧愤;刘诗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模拟训练】
A组
1. (2018·孝感)古诗词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思乡的情感。
(2)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
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
2. (2018·郴州)古诗鉴赏。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中“割”一字生动地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和雄伟挺拔的气势。
(2)青年杜甫曾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其诗作也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请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例进行赏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3. (2018·哈尔滨)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B.“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
(D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语道破了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从历史的变革中,以兴亡的对比,作者把人民悲惨命运揭示出来,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4. (2018·锦州)选出对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 D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国家危亡之时,起兵勤王抗元。
B.颔联用“风飘絮”和“雨打萍”六个字形象地揭示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C.颈联巧借地名写出了诗人昔日的惶恐和今日的零丁之感。
D.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失败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D项“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有误,没有对故园的思念。)
5. (2018·沈阳)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过山农家①
顾 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②焙③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此诗是六言绝句。②嗔(chēn):嫌怨。③焙(bèi):用微火烘。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游山西村》的尾联中,诗人表达了渴望乘着月色随时到古风犹存的农家串门的愿望。
B.《过山农家》首句未出现“山”字,而是用与山景相关的“板桥” “泉声”烘托出山行的环境。
C.陆诗对“箫鼓追随”和顾诗对“焙茶” “晒谷”的描写,都再现了农民们劳动的热闹场景。
D.陆诗描绘生动逼真,对仗工整,语言明白晓畅;顾诗具有格调明朗、节奏轻快的艺术风格。
(“箫鼓追随”描绘的是农家祭祀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期待丰收的场景,不是劳动场景。C项说法有误。)
B组
6. 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本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所作。全诗感情真挚,浓郁中见豪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颔联运用了一个典故“闻笛赋”,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包含事物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诗句富含哲理,具有普遍意义。
D.尾联是本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个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抒发诗人对岁月流、人事变迁的感叹的典故是“烂柯人”。)
7. 下列对《赤壁》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做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在这首咏史诗中,赤壁之战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历史兴亡之感与怀才不遇之情才是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只是表现得含蓄而已。)
8. 古诗词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丽景色的迷恋(喜爱)之情。
(2)请赏析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这两句诗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争暖树”“啄春泥”既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又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
9.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C.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D.“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描绘眼前所见的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日月”四句是作者想象中的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而非“眼前所见”。)
10. 古诗词赏析。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面对本词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亲人团聚有关。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和“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故小序说“欢饮达旦”。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满现实,想逃避现实,又不能决绝的心理。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幻想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
(2)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
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都有即使人各一方,但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的意思,都表达了对人的美好的祝愿。
11. 诗歌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D )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静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凸显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的明丽的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做反衬的。
(尾联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不是“深深愁绪”,诗人前面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12. 古诗词赏析。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2)请从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
运用移情入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忧心国事、感伤离别的思想感情。
13. 古诗词赏析。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惜献身化为春泥奉献全部的力量。
(2)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和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心态相仿,两位作者的共同心声是什么呢?
龚自珍和曹操虽然不再年轻,却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有着积极的人生态度。
14. 古诗词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比喻。描绘出边塞奇丽的雪景。以春花比喻冬雪,把冬天写出春意,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情调乐观而昂扬生动。
(2)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请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依依不舍,传达出因朋友离去而无限惆怅的心情。②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情怀。
15. 古诗词赏析。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情景?有何作用?
情景: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长烟苍茫,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城门的情景。
作用:一方面写出了塞外的奇异风光,一方面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他们因功业未立、归期无计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16. 诗歌鉴赏。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不能食?
因奸佞之人闭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那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
(2)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哪两个典故?用典的作用是什么?
诗人暗用姜太公和伊尹终得任用的故事。表明自己对重回朝廷仍然抱有希望。
(3)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
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17. 古诗词曲鉴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最妙之处在于开头三句的九种景物并置,请你说说这样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作用:①描绘出一幅秋郊夕照图;②点明季节;③渲染了萧瑟悲凉的气氛;④烘托人物孤寂凄楚的心情;⑤为“断肠人在天涯”做铺垫。
(2)请描绘“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画面。
画面描绘示例:昏黄的夕阳斜照在大地上,荒凉的古道不见尽头,一个游子满脸疲惫地牵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古道上慢慢地前行。
18. 古诗词鉴赏。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的颈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请结合内容做具体分析。
诗人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带有感彩的地名来抒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情,地名与感情暗合(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
(2)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中,“汗青”的意思是①史册,该联表达了作者的②耿耿忠心、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决心、宁死不屈的精神等。
19. 古诗词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句中“飞”“渡”“洒”“挂罥”“飘转”几个动词,写暴风对茅屋的破坏(肆虐)。
(2)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安史之乱这一背景下老百姓苦难的生活。
“为事”(为体现诗人理想):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推己及人、苦己为人、兼济天下)。
20. 阅读《关雎》,回答问题。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2)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或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可以充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
21. 下列对《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地表现内心的情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兴”的手法,而非“赋”的手法。)
22. 阅读《望岳》,回答问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钟、割。
(2)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回答。
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曾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23. 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选择“聚”与“怒”皆可。请分别看两个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聚”字用得好。“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示例二:我认为“怒”字用得好,“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24.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边塞秋天的景象与江南一带的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 “千嶂”是指很多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然寒冷,但有羌管奏鸣,生活很有情趣,并不艰苦。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范仲淹的名句,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句,并简析理由。
示例一:喜欢前一句。这句词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将士们戍边的艰辛和他们因为功业未立,归期无计又非常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示例二:喜欢后一句。这一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抒写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忧乐观,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国家效命,为人民效力。(符合文意即可)
25.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本词描绘冬猎盛况,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B.写作此词时,作者刚刚四十岁,而词中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
C.词中运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示: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作者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D.季羡林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苏轼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词的创作上,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
(作者刚刚四十岁,而词中自称“老夫”表现了作者的“狂态”,并无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
(2)请你自选角度,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做赏析。
角度一:描绘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角度二:抒写作者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角度三:运用修辞。比喻,雕弓如满月,生动形象地展示力量,表明决心。引用,用“射天狼”,委婉地指出边防重点。(任选一个角度,内容具体,表述明确即可;从其他角度赏析,合理亦可。)
26. 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
了却:完成。可怜:可叹。
(2)词末“可怜白发生!”一句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请做简要分析。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蕴含着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