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重重叠叠》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重重叠叠》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5-07 17:2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重叠叠》教学设计
(造型·表现)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智力与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他们在完成作品时喜欢随意、无拘束地表现。但是在二下这个阶段,应该让他们了解画面一些基本的构成知识,有意识地进行画面组织,形成有层次的前后关系。这对以后逐渐深入地学习是一个打基础、很重要的学习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造型表现领域, 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物体之间就有了联系,画面不会显得很散乱。并且使学生能够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将动物、人物等形象进行重叠排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重叠,了解形象的重叠可以使画面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能够用绘画或剪贴的方式,重叠各种形象来完成美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重叠现象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重叠现象,感受重叠现象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产生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重叠形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能够画出或剪贴出重叠的形象,完成重叠形式的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和排列效果。 ??解决措施:欣赏有重叠现象的作品,了解重叠现象在画面中产生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重叠现象的画面规律,增强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出示重叠图片,直观地让学生了解重叠现象,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胶水、油画棒或彩笔。 六、课时:1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引导阶段 (2分钟)
一、导入新课 ??导入:看看老师手中的这两个水果。 ??教师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 ??提问:老师怎么放水果的?产生了什么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前后的重叠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的树产生的重叠,上下、前后的树叶产生的重叠。 ??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 ??(板书)──重叠的形状
??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重叠产生的过程。引出课题。
?
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 (14分钟)
二、探索新知  ??1.讲解重叠知识。 ??师:我们先来认识重叠。 ??提问:什么是重叠? ??归纳: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任何方位都可以)就产生了重叠。 ??请两组学生(每组5人)上讲台表演重叠。(加深重叠的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两组学生(每组5人)上讲台表演,根据理解演示重叠。
??2.引导学生赏析重叠图片,探索重叠的内容及排列方式。 ??师:来看看这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伞、树(摄影)、鸟(拼贴)、猫(线描)、人物(绘画)。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 ??作品中有哪些重叠的现象?它们在画面中是怎样排列的? ??小结: ??重叠对象:动物、植物或人物等各类事物或形状; ??重叠的方式:随意的重叠排列,有规律的重叠排列:上下、左右、前后、大小。 ??提问:你还能想到哪些重叠形状,(小蘑菇、花雨伞、小叶片……)和重叠的排列方式?
??学生欣赏多种形式的排列重叠作品,分析并回答问题。
??出示图片:重叠现象的作品。
3.重叠形状的制作 ??师:了解了重叠的知识,我们如何动手实践呢? ??引导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探索重叠形状的制作。 ??提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出出重叠的形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说出讨论结果,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小结基本的方法: ??(1)先设计一个基本形,剪下,进行重叠排列,画出重叠的形状。 ??(2)剪:将纸反复折叠后,在纸上画出一个基本形,然后沿着基本形的边沿剪下得到许多个这样的图形。
动画演示具体制作。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探索重叠形状的制作。
??小结让学生思路更清晰。
  
播放动画《重叠的形状》?
课堂实践,学生进行制作 (19分钟)
三、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作业要求: ??运用自己喜欢的图案,选择画或剪的方法制作,完成一幅重叠形状的作品。 ??作业方法:(二选一) ??1. 画──在纸上重复画出多个基本形。
(教材方法一图片)
2. 剪──将纸反复折叠后,在纸上画出一个基本形,然后沿着基本形的边沿剪下得到许多个这样的图形。 ??(教材方法二图片) ??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完成作业。
同时出现教材中的二种方法,学生会更明晰。
?????
出现二种方法的图片。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 (4分钟)
四、作业讲评 ??1.展示学生作业。 ??2.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提问: ??你喜欢哪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 ??你的作品哪里还需要完善?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重叠现象带给我们的奇妙感受,探索了各种方法产生重叠的艺术作品,使我们的画面从平淡转化为神奇,充满有规律的节奏美感。
  
??学生评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交流感想。
????
拓展延伸 (1分钟)
五、拓展延伸  ??思考:除了剪、画这两种基本表现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 ??小结:比如镂印、拓印。在萝卜、土豆或橡皮上画一个基本形,沾上颜色,重叠排列,印在纸上。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 引导学生课后寻找关于重叠的资料,并尝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绘制、制作。
学生课后寻找关于重叠的资料,并尝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绘制、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