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1、金朝先后灭掉哪两个国家?
2、南宋抗金名将是谁?
3、宋金以哪条分界线南北对峙?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
岳飞。
淮水至大散关。学习目标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它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高度和方向。1、宋朝从国外引进的水稻品种是什么?
2、有瓷都之称的是北宋时期哪个地方?
3、宋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4、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币是什么?
出现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5、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什么时候?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总体说来,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这是现在的情况。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北方的发展水平高。那么,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完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导入新课《耕
获
图》牛耕灌溉插秧收获扬场入仓看图识农事。苏州湖州1、粮食作物(1)引进品种:越南占城稻;(2)生产工具:秧马(3)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4)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粮仓)。(5)“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2、经济作物
(1)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2)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 “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矣。”
---北宋王安石1、纺织业2、制瓷业瓷都:江西景德镇3、造船业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东京汴梁《南宋皇城图》局部——临安1、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的发展:东京(开封)、临安(杭州)(2)商业活动范围扩大,街市制代替市坊制。(3)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东京梦华录》 大街买卖昼夜不绝,特别是珠子街的买卖“动以万数”。城外东西南北各数十里,也都是人烟聚集,货物满盈。南宋临安城局部图(4)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2、海外贸易市舶司3、纸币的产生问题思考 想一想,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社会生产:促进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社会财富,带动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人们生活:促进商品流通,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两宋时期经济发展情况南方兴盛还是北方兴盛呢?
1.北方战乱多,南方较安定。(政治因素)
材料一:
唐中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使北方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两宋期间,北方地区又经历辽灭北宋、金灭辽、蒙古灭金等,战乱不休。
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因素)
3.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
材料二:
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收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抵御灾害的作用。
3.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
材料三:(经济因素)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宋史》北方南方北方南方南方北方唐朝中期
开始南移南宋
南移完成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表现
1.农业:水稻、茶、棉
2.手工业: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3.商业:都市、海外、纸币
二、原因
1.政治因素:
2.自然因素:
3.经济因素:
4.政策倾向:
三、结果
南宋时期,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复习:填充图册第9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