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07 20:5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改革开放前:旧四大件(“三转一听”)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四大件”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初: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20世纪80年代“四大件”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手机汽 车住 房电 脑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日常生活的变化1、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2.改革开放前后变化布票中山装50年代列宁装“劳动最光荣,
朴素是时尚!”60、70年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蓝灰色的海洋80年代90年代以来绚丽多彩时尚个性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有一位开国上将,每月工资400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5个月的工资。上将的秘书撰文说:
“司令级别高,有些补助,当时叫特供,一个月4斤猪肉,4斤黄豆。司令有4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半夜里吵着要吃的”。—《建国初期上将们的生活——高薪却刚好温饱》改革开放前 20世纪60年代,每月只有3两的油和肉,当时一些机关工作者常成群结队到山区郊外挖野生植物的茎,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量不足!“吃饱肚子成奢望”北京的粗粮票(买玉米面) 米票(可以买大米)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 票证年代?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资料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必须凭借各种票证才能购买到物品。粮票、肉票、糖票、布票……各种票证让人眼花缭乱。
资料2:
资料3:1993年以后,票证已经退出我们的生活。走进商店、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思考:
(1)资料1和资料2反映了改革开放前人们购物的什么现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资料3反映了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
票证时代,购物凭票限数量。
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生产水平不高,物资匮乏,限购能够稳定物价,缓和供应紧张。票据时代结束。
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生产力大大提升,社会物资丰富。过去人们觉得难以下咽的野菜窝头,今天
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人们的感觉
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过去物资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人们开始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问题思考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现代楼房公寓社区住宅楼别墅农家乐华西村农民住房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
步行、
自行车、
公交车。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自行车潮乡间的土路四






网立

桥便





路民


机(5)用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1.交通的发展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
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改革开放前,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1)成果:(2)影响: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多种交通设施2.通信的发展(1)成果: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2)影响:使信息的传递编的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
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知识拓展1.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4)科技水平发展 课堂小结 日常生活的变化衣、食、住、用的变迁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社会生活的变迁随堂训练1.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
是因为当时( )
A.人口多,耕地少
B.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D2.下列符合“文革”时期人们服饰特点
的是( )
A.名牌服装争奇斗艳
B.时装表演成为风景线
C.穿解放装,千篇一律
D.西服革履,风度翩翩C3.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于( )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