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07 21:0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新中国第一年取得的外交成就 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周恩来代表中国与苏联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新中国如何应对这种艰难 1949—1955年,是新中国的艰难时期,饱经磨难的东方古国终于从连年的战火中解脱出来,百废待兴。中央人民政府一方面要在国内恢复经济,另一方面还要在国际上广泛宣传,树立新中国的形象,广交朋友,扩大影响。
——刘守华:《中国档案》中国世界中国积极主动走向世界打破美国封锁首次提出——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
正式确立——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自主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上世纪70年代后,日本、英国、荷兰、联邦德国、美国先后接受了这个原则,并写入与中国签订的友好条约或联合声明中。
5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被写入160多份国际文件。正如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所说:“两个国家间签订的原则协议,几乎被世界各国所接受,这在国际关系史上是非常罕见的。”【问题探究】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2.3.尊重平等和平中国积极主动走向世界1955年
周恩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自主学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万隆伊拉克代表泰国代表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新殖民主义”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台湾应当在我们中间取得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锡兰代表菲律宾代表情境再现如何解决争端 假如我们采取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可能导致会有什么后果?同异③发展壮大自己①摆脱殖民统治①社会制度不同②建设道路不同②实现民族独立求同存异
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探究历史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通过下面两幅外交图的对比,你得到什么启示?1901年中国同美德英法等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2018年习近平与亚洲各国领导人共同探讨世界和平与经济发展探究活动学有所悟:学史给我们的力量和智慧!国家利益的实现不仅依靠外交方针与策略,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弱国无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方针课堂小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中考链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3、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 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 来提出的方针是 ( )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 谢谢观赏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