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07 21:2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材料一: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材料二: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平等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外国
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1949.10—1950.10与17国建交印度共和国
缅甸联邦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越南民主共和国瑞士联邦
瑞典王国
丹麦王国
芬兰共和国1、提出:
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 )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 )、
( )、( )、( )、( )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印度周恩来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2、发展:
1954年,周恩来访问( )、( ),分别与印度总理( )、缅甸总理( )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 )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印度缅甸尼赫鲁吴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1954年周恩来访问缅甸3、影响
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7月)五大国:美、苏、英、法、中万隆会议知多少?1、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人员,是一次怎样的会议?
2、各国齐聚万隆,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3、出席会议的国家有29个,这些国家有什么“同”和“异”?
4、中国遇到了什么障碍?面对这样的挑战,中国代表团怎么办? 1、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人员,是一次怎样的会议?1955年
印度尼西亚
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2、各国齐聚万隆,
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
共同关心的问题 。同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
建设道路不同。
3、出席会议的国家有29个,这些国家有什么“同”和“异”?4、中国遇到了什么障碍?面对这样的挑战,中国代表团怎么办? 会中,遭遇诋毁攻击。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习近平主席出席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活动一三二四五一条外交新政策两个国家表敌友三国总理齐声明四字方针万隆定五项原则促和平小结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 自力更生 B 独立自主
C 平等互惠 D 友好结盟
2.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这一原则首次提出针对的是( )
A 中苏之间关于军事协作问题
B 中印之间关于西藏问题
C 中缅之间关于领土边界问题
D 中美之间关于台湾问题
夯实基础3.第一次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下列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 )
A 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B 共同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
C 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夯实基础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⑤⑥5.(双项)周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下列哪两项内容体现了他高超的外交艺术( )
A 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代表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C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 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