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游戏》教学设计(造型·表现)
一、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很高,但自制能力较差,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不足。部分学生因水墨画繁杂的笔墨技法而对其存在畏惧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使学生大胆、自由地进行创作,让学生在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培养起良好的创新意识和敢于下笔的信心和勇气。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要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水墨画相关知识。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创作的工具和材料,指导学生尝试中国画的运笔、用墨特点,以及墨色焦、浓、重、淡、清的变化。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中国画的优秀作品供学生欣赏。本课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能否大胆的用毛笔进行表现。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国画创作的工具、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用法;学习简单的笔墨技法,学会通过控制毛笔水分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感受水墨画运笔和用墨的变化,尝试用浓墨和淡墨、中锋和侧锋创作水墨作品。??【过程与方法】以引导学生欣赏水墨画的形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析水墨画作品,认识水墨画创作工具,了解水墨画运笔、用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水墨画作品,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实践环节打好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国画的积极性和对国画的热爱之情。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在观察和实践中理解墨色的变化和运笔的变化。 ??教学难点:笔墨使用方法的掌握。??解决措施:??方法一:教师讲解、演示运笔、用墨的方法;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五种墨的调制方法和中锋、侧锋、拖笔的运笔技法;学生欣赏水墨画图片,从中获得启发。
??方法二: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水墨的特性,教师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尝试练习,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知识,获得乐趣。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水墨画、毛笔、宣纸、笔洗、墨汁、小碟子、砚。??学生准备:毛笔、宣纸、笔洗、墨汁、小碟子、能吸墨的旧报纸。六、课时:1课时(40分钟)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引导阶段(5分钟)
一、导入新课??出示水墨画作品。 ??教师:观察这种作品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提问:这些画是利用什么材料和工具绘制的???教师:这些作品都是水墨画,主要是用笔墨纸砚等材料和工具绘制而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水墨画。??(板书)──水墨游戏
??学生欣赏,体验国画的魅力和乐趣。??回忆所学的国画知识,回答问题。
??出示水墨画 ??课件出示课题
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 (15分钟)
二、探索新知??1.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出示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教师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并演示使用方法。??导语:请你正确说出这些工具和材料的名字和使用方法吗?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一得阁牌、中华牌墨汁,绘画、书写;墨块:绘画、书写、收藏、欣赏。??(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常用于写意画等创作;熟宣纸,吸水性弱,常用于工笔画等创作。??(4)砚台:用于研磨,具有收藏、欣赏的价值。??教师:现在让我们通过一段动画再去了解一下我国的文房四宝。??播放动画《文房四宝》。
听教师讲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并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
播放动画《文房四宝》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笔用墨技法。??(1)引导学生分析水墨画作品的用墨。 ??教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去欣赏两位艺术大师的作品。??出示齐白石作品《虾》、徐悲鸿作品《奔马图》的图片。 ??提问:作品中的墨色有什么变化?(墨有浓淡变化)??教师通过播放动画《知识窗》来讲解“墨分五彩”的墨色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几种常见的中国画运笔技法(执笔、中锋、侧锋技法)。教师示范──焦、浓、重、淡、清这五彩的画法。 ??(2)引导学生进行调色尝试。 ??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水和墨的比例,用水和用墨的量。
欣赏水墨画作品,思考、回答问题。 观看动画了解墨色知识及常见的中国画运笔技法知识。 学生进行调色尝试。
欣赏水墨画作品,探索运笔方法。 学生观看教师示范,练习运笔方法。
????
出示图片:徐悲鸿作品《奔马图》、齐白石作品《虾》
?播放动画《知识窗》 出示图片:水墨画《梅花》《兰》
??3.引导学生欣赏、比较不同风格的水墨画作品。??导语: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传统的水墨画,其实水墨画还可以这样画。 ??出示吴冠中、林风眠的水墨作品图片。 ??提问:通过对吴冠中的作品、林风眠的作品以及传统水墨画的比较,你有什么感受???教师小结:吴冠中的作品就像是一场线条的游戏,林风眠的作品中又可看出其画风深受西洋绘画的影响。由此可见,中国画的创作正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面貌。
对比、欣赏作品,思考、回答,开拓视野。
出示图片:吴冠中、林风眠的水墨作品及传统水墨画
4.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学生作品,拓展设计思路。??导语: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我们同龄人的作品,你能从中总结出墨与水的变化关系吗???教师出示学生作品。??教师小结:随着水份的不断加入,墨的颜色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墨的浓淡深浅的美丽。
学生欣赏
?出示学生作品
课堂实践,学生进行制作(15分钟)
三、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作业要求: 尝试用中锋与侧锋,以及不同浓淡的墨来表现一幅水墨画作品。 作业步骤: 1.将宣纸铺平。 2.设计一幅想象中的水墨画景象。 3.将毛笔沾湿,笔上水份达到饱和。 4.用笔尖沾上浓墨,将笔侧放与纸上,表现出侧锋。 5.用毛笔沾上淡墨(水分多),将笔垂直于纸面,表现出中锋。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学生完成作业。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4分钟)
四、作业评价 1.组织学生互评。 提问: 你觉得谁的作品墨色运用的最恰当?为什么? 你的作品都用到了哪些绘画技巧?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教师评价。 从学生作品墨色的丰富,点、线、面的配合以及学生是否初步掌握了运笔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本课总结:中国画以笔墨“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传神”作为塑造艺术形象的根本要求,并融诗入画,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色彩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中国画这一鲜明特点不仅是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也影响了东南亚一些临近国家及近代欧洲画坛。 作为一个中国人,今天我们开开心心地做了一次水墨游戏,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美,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小学生,课后,我们可以经常试着运用水墨、彩墨来表现抒发出我们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我们的传统艺术来表现今天我们的五彩生活。
学生互评。
????
拓展延伸 (1分钟)
五、拓展延伸 除毛笔外,请尝试用其他工具、材料在宣纸上作画。
课后尝试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