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填涂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本年度的主题是“均衡营养,成长更健康”。满足学生六类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是确保身体健康成长的基础。人体摄入的脂类物质的初始消化位置是在( )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2.某儿童既患夜盲症,又患佝偻病,你建议他应多吃(?? ??)
A.胡萝卜、番茄 B.粗粮、瘦肉
C.新鲜的水果、蔬菜 D.肝脏、鱼肝油
3.右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④是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B.⑤是胃,暂时贮存食物并初步消化脂肪
C.⑥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可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D.⑧是大肠,可以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4.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是(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胰液、胃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胰液、唾液
5.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被吸收的物质是( )
A.水、无机盐、纤维素 B.麦芽糖、葡萄糖、氨基酸
C.脂肪、蛋白质、淀粉 D.甘油、无机盐、维生素
6.小肠的下列结构特征与其消化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很长,约5-6米
B.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小肠壁内有平滑肌,何以缓慢收缩蠕动
D.小肠内壁有肠腺,分泌的肠液含多种消化酶
7.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给人服用,其原理是( )
A.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8. 春天,进入迷人的万亩梨园,闭上眼睛,轻轻呼吸,你会闻到淡淡的梨花香气,请问,花香进入我们肺内的途径是( )
A.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鼻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C. 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 口腔→咽→气管→喉→支气管→肺
9.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a、b、c、d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
B.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
C.a、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
D.血管乙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10.人工呼吸时,首先要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并解开衣领,腰带放松,清除口鼻内的异物与污物,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有利于患者的胸廓缩小并呼吸空气 B.有利于排出体内大量的二氧化碳
C.保持呼吸道畅通 D.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心跳
11.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是最初产生于( ? )
A.血液 B.肺泡 C.组织细胞 D.呼吸道
12.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一定不会经过( )
A.肾静脉 B.肺泡外毛细血管 C.肺静脉 D.下腔静脉
13.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达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14.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B.细胞②没有细胞核
C.细胞①的数量低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D.图中④能运载①、②、③,还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15.小王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为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他血液中会增多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血小板 D.白细胞
16. 一滴血打算去“旅行”,它从右心室出发,最后回到了左心房。这滴血的旅行路线和血液变化分别是( )
A. ③→D→E→F→①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B. ③→D→E→F→①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 ④→A→B→C→②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D. ④→A→B→C→②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17. 将手握成拳,在手背上找到俗称“青筋”的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 )
A. 管壁的内面有瓣膜 B. 管壁较薄、弹性小
C. 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D. 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
18.观察右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D上升时,胸腔容积减小
B.图甲中CE段,表示吸气
C.图甲中AC段,表示呼气
D.图甲中C点表示呼气末,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19.李小明同学最近常表现出精神不振、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妈妈便带他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下表是他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的一部分。根据血常规化验结果,可推断这位同学可能患有( )
姓名:李小明 性别:男 年龄:12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红细胞(RBC) 2.0×1012个/L (4.4-5.0)×1012个/L
白细胞(WBC) 7×105个/L (4.4-10)×105个/L
血小板(PLT) 150×1010个/L (100-300)×1010个/L
血红蛋白(HB) 101g/L (120-160)g/L
A.贫血病 B.白血病 C.阑尾炎 D.高血压
20.图5为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c内流静脉血
B.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c内流静脉血
C.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则c内流营养丰富的静脉血
D.若b为肾小管处毛细血管,则c内流含代谢废物较少的动脉血
21.高老师进行常规体检,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糖尿),医生诊断为慢性肾炎。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病变的部位应在( )
A. 肾小管 B. 肾小囊 C. 肾小球 D. 肾脏内的血管
22.生活中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B.将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抢救
C.被毒蛇咬伤小腿,应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
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在远心端止血
23.研究被测试者的血浆、肾小囊以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面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那么P和Q是( )
血浆 肾小囊 输尿管
P 0.03% 0.03% 3%
Q 0.1% 0.1% 0%
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P是尿素,Q是葡萄糖
C.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P是葡萄糖,Q是尿素
24.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会产生许多废物,及时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可以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下列不属于人体细胞代谢废物排出途径的是( )
A.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 B.皮肤排出汗液
C.肠道排出类便 D.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25.今年10月8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膳食、健康血压。下列有关血压、心血管疾病、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静脉血压
B. 高血压病人应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血压正常后立刻停药
C. 高血压对身体健康有重大危害,低血压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D. 心血管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第II卷
二、简答题(共7个题,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在消化道的变化.纵坐标代表食物成分的相对含量,横坐标表示消化道的器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字母分别表示哪一消化器官: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曲线___________可代表淀粉的消化过程,曲线__________代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曲线___________可代表脂肪的消化过程。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主要的消化场所是______________。(用英语字母表示)
(4)在胃内参与消化乙物质的消化液是_________。
27.(7分)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以及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_状态,此时膈肌________,膈的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________外界气体压力。
(2)乙图表示________状态,此时胸廓的上下径________。
(3)丙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很薄,都是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含________丰富的血液。
28.(8分)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与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________壁最厚。(填标号)
(2)图1中⑤⑥属于________;①④⑦属于________。
(3)心房与心室之间有能开闭的________,心室与动脉之间有能开闭的________,保证了血液能按一定方向流动。
(4)2018年全年,我市110共接报涉煤气中毒警情470宗,原因是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失去了输送图2中 [ ] 的能力,此气体从组织毛细血管到组织细胞要穿过
层细胞。
(5)体循环的起点和肺循环的终点分别是________。(填图2中的字母)
29.(7分)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的每个肾脏约由100万个肾单位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④________、⑤________和②________组成.③处的液体和⑥处的液体相比,________物质的浓度明显升高。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部分________和全部________进入肾小管。
(3)若在某病人的尿检单中,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和红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是________。
30.(8分)右图是表示人体细胞新陈代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若进入A的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则能消化该物质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过程是_______________;过程③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3)若图中C表示泌尿系统,则形成物质X需经过的两个主要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b表示两种不同的物质,则人体血液内的____________运输物质a,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含有b丰富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_____。
31.(6分)请完善以下探究实验并回答问题。
【探究情景】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以下的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吗?
【作出假设】 。
【材料用具】猪小肠黏膜一块,培养皿2个,生理盐水,新鲜菠萝汁,滴管,量筒,镊子,剪刀,放大镜,恒温箱。
【方法步骤】
①取一块猪小肠黏膜平均分为两半,分别放入 A、B培养皿中。
②分别向A、B培养皿中的小肠黏膜上滴加15mL生理盐水和 新鲜菠萝汁。(如下图)
③把 A、B培养皿放在 37℃恒温条件下,10分钟后用放大镜观察。
【实验结果预测】
预测一:若 A培养皿中黏膜 ,B培养皿中黏膜出现破损,则说明新
菠萝汁会破坏黏膜。
预测二:若 A、B培养皿中黏膜均完好,则说明 。
【讨论交流】
(1)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2)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该实验重复做了多次,目的是 。
32.(6分) 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某兴趣小组同学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如图)。请分析回答:
(1)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以上四位同学中,______同学作出了假设。
(2)某同学提出了实验的初步设想,经过讨论和交流,小组最终确定了如下实验方案:取新鲜且大小相同的馒头三小块和3支相同的试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处理后,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
①选用1号和2号试管作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______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②取出3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理想的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无颜色变化,原因是______。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4)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吃饭时应该做到______。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B C A B B A A C C A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B C C A A C A D B C D
二、简答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1)口腔 胃 小肠
(2)甲 乙 丙(3)小肠(4)胃液
27、(7分)(1)吸气 收缩 小于(或者低于)
(2)呼气 由大变小(或者变小)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缺一不可) 氧气
28、(8分)(1)⑨
(2)动脉 静脉
(3)房室瓣 动脉瓣
(4) ②氧气 2
(5)⑨、⑧(顺序不能颠倒)
29.(7分)(1)肾小囊 肾小球 肾小管 尿素
(2) 无机盐 葡萄糖
(3)肾小球(肾小囊内壁)
30.(8分)(1)吸收 口腔和小肠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或肺的通气) 呼吸运动
(3)⑤(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
31.(6分)【作出假设】新鲜菠萝汁会(或不会)破坏黏膜
【方法步骤】②15mL (或等量、相同、相等、一样均可得分)
【实验结果预测】
预测一 完好(或不破损) 预测二 新鲜菠萝汁不会破坏黏膜
【讨论交流】
(1)新鲜菠萝汁(或菠萝汁或有无菠萝汁均可得分)
(2)减小实验误差(或避免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或保证实验准确性,答案合理均可得分)
32.(6分)(1). 乙 (2).① 唾液淀粉酶 ②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实验时间不足 (3). 1和3 (4)细嚼慢咽
生理盐水
新鲜菠萝汁
小肠黏膜
小肠黏膜
口腔中的牙齿有咀嚼作用,舌有搅拌作用,那么使淀粉发生变化的应该是唾液。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
馒头中的淀粉是一种没有甜味的糖类。我想,淀粉在口腔中一定发生了某种变化。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呢?
我们可以取小块馒头,切成碎屑,加入适量唾液,一段时间后再来检验,就可以证明唾液能否使淀粉发生变化了。
不振荡
3
2mL清水
馒头碎屑
馒头块
2mL唾液
充分振荡
2
充分振荡
1
馒头碎屑
2mL唾液
七年级生物试题第9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