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说课
*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个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初步探究的实验
教材分析
*
实验设计理念
自我评价
实验内容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教学目标
实验方法设计
*
实验设计理念
生物学科素养为核心
课程内容少而精
教学过程重实践
学业评价促发展
生命观念
理性思维
科学探究
社会责任
*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参与合作学习,形成严谨、认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实验教学目标
*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课堂容量大,单一变量原则中实验变量与无关变量的辨析。
教学重点难点
*
学情分析
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
*材料试剂多,任务繁重,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
实验方法设计
学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法:组织者,引导者,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
*
学校资源
媒体资源
学生资源
多媒体实验室环境,提供电子白板、电脑和投影设备。
实验视频,各种有关的新闻报道
收集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
课程资源
*
教学过程设计
*
⒈创设情境,驱动任务。
已知实验桌上有梨汁、花生匀浆、蛋清液、马铃薯匀浆四种颜色相似的白色匀浆,但
由于某种原因,忘记给它们一
一对应贴上标签,只好将其任
意命名为A、B、C、D,请同学
们利用桌面上碘液、苏丹Ⅳ染
液等化学试剂,通过检测其有机化合物成分来判断,A、B、C、D四种未知样液分别是什么?
*
⒉作出假设,分配任务。
①向四种样品中分别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现象最明显的,则该样液中含有较多的还原糖,那么可判断该样液为梨汁。
②向四种样品中分别加入等量苏丹Ⅳ染液,如果出现红色现象最明显的,则该样液中含有较多的脂肪,那么可判断该样液为花生匀浆。
③向四种样品中分别加入等量碘液,如果出现蓝色现象最明显的,则该样液中含有较多的淀粉,那么可判断该样液为马铃薯匀浆。
④向四种样品中分别加入等量双缩脲试剂,如果出现紫色现象最明显的,则该样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那么可判断该样液为蛋清液。
小组长:组织分工,材料仪器的分配和管理。
组员:选择其中一种试剂分别对四种未知样液进行检测。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尝试分析其样液为四种样液中的哪一种?
*
*
⒊分组探究,自主学习。
教师演示所用化学试剂颜色,葡萄糖(还原糖)、蔗糖和麦芽糖(非还原糖)、蛋白质、淀粉溶液和食用油反应前后颜色反应,作为对比观察液。
*
*
⒊分组探究,自主学习。
组长汇总实验结果,组织组员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样液
*
成分 还原糖 脂肪 蛋白质 淀粉 结论
A
B
C
D
⒋组间沟通交流,对比实验结果。
*
*
*
⒌成果交流,得出结论。
●各小组代表报告本组的实验现象及推测结果。
还原糖含量的检测
淀粉含量的检测
*
⒌成果交流,得出结论。
●各小组代表报告本组的实验现象及推测结果。
蛋白质含量的检测
脂肪含量的检测
*
*
*
*
⒌成果交流,得出结论。
●各小组代表报告本组的实验现象及推测结果。
*
成分 还原糖 脂肪 蛋白质 淀粉 结论
A + +
- - - 梨汁
B - + + + - 花生匀浆
C - - -
+ + 马铃薯匀浆
D - +
+ + -
蛋清液
6、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检测的生物材料中,除了能检测出来的有机物的种类之外,还含有其他的有机化合物吗?为什么检测不出来?
请同学们回去上网查一下资料,进一步了解今天所检测的生物材料所含有的成分。
*
一、实验原理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淀 粉 + 碘液 蓝色
脂 肪 + 苏丹Ⅲ/Ⅳ 橘黄色/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紫色
二、探究程序
(一)提出问题
A、B、C、D四种未知样液是什么?
(二)作出假设
如果 ,则可判断 为 。
(三)设计实验方案,分工合作
50-60℃水浴加热
板书设计
*
(四)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五)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A为 ,B为 ,C为 ,D为 。
样品
*
成分 还原糖 脂肪 蛋白质 淀粉 结论
A
B
C
D
教学反思
▲课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坚持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
▲与生活实际注重联系。
▲发挥小组长的协助作用,管理调控课堂,及时
有效地处理小意外。
▲试剂用量有差异,未能保证无关变量一致 。
*
课前评价
动态教学评价
课后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反思等等进行指导。
动态的教学活动中对难以量化的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具体操作是:
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全员群评、教师点评。
课后试题的达标情况。
实验教学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