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08 19:3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民族自治州、12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3.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对这一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较早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 )
①体现民族平等 ②体现民族团结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维护祖国统一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中,主持人宣读了原生态唱法组的比赛名单。以下选手不是来自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  )
A.广西壮族选手 B.新疆维吾尔族选手 C.宁夏回族选手 D.云南白族选手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革
C.实行赎买政策 D.进行民主改革
8.为了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9.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亨特说:“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着具体和准确的思路。”以下属于邓小平在祖国统一方面的思路是( )
A.初级阶段理论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1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其根本出发点是 ( )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港澳台不适合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C.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D.在港澳台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2.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在香港实行 ( )
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 C.资本主义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13.下图是1999年发行的一套邮票和纪念信封,邮票上印有邓小平的头像。邓小平出现在这张邮票上的原因是 ( )
14.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中国的 ( )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民族区域自治区 D.直辖市
15.在一本名为《回归路》的书籍中,记录着20世界80年代中国政府为实现中国统一大业所作出的努力,其中应包括( )
①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④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 ( )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正确的 ④祖国统一大业取得 了完全的胜利
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7. 下列关于中国政府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缓和两岸紧张关系 B. 于1949年提出
C. 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D. 实行“一国两制”
18. 中英、中葡《联合声明》规定,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50年不变的是现行的( )
①社会制度 ②经济制度 ③生活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19.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民族团结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下列哪些事呈现了我国取得民族团结及为了祖国统一制定的方针:(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进行改革开放 ③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⑤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⑤
20. 下面图片中的内容是小明在一张旧报纸上看到的一则短讯,请你说出这张报纸发行的时间是在( )
A. 1987年 B. 1992年 C. 1993年 D. 1995年
21. 近年来,台湾陈水扁当局在两岸关系上不断制造障碍,公然提出“去中国化”、“台湾法理独立”等主张。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这是因为( )
①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③“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唯一方式
④“台独”分裂活动损害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
22.下列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国家领导人针对台湾提出的方针和政策的对应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了武力解放台湾
B.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了“一国两制”
C.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
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3.近年来,台湾陈水扁当局在两岸关系上不断制造障碍,公然提出“去中国化”、“台湾法理独立”等主张。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这是因为( )
①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③“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唯一方式
“台独”分裂活动损害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
24.张明老师讲课中用到下列关键词:“天才构想”“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5.针对台湾当局“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中央政府的反应是( )
A. 宣布断绝与台湾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往来
B. 对台湾进行了警告性军事打击
C. 到联合国投诉“台独”分子
D. 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
二、材料题(25分)
26.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从材料中可以发现,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这一制度内容是什么?(5分)
(3)在这一制度的保障下,我国建立了哪5个省级自治区?(5分)
27.(13分)邓小平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一些资料,通过问题设置探究了解伟人的主要事迹,请你与该班同学一起探究。
【伟人风采】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争开始时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1)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什么事件?(2分)
材料二 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2)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4分)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构想”成功实践的事例。(5分)
【缅怀伟人】
材料四 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往香港)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的问题。”
缅怀伟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伟人身上的优秀品质,材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2分)
第四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1--5 DCABD 6--10 DDBCD 11--15 CCDBB
16--20 DBACC 21--25 CBCDD
26.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2)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5分)
(3)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分)
27.【答案】(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挺进大别山) (2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分)
(3)依据: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尊重历史和现实。(3分)
事例: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2分)
(4)以民为生;自我反思(言之成理表述均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