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信息的处理 第2课时》 习题
1.(2018深圳)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是(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
2.“红灯停,绿灯行”珍惜生命,遵守交通规则.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看清红灯需要晶状体的调节
B.完成“红灯停”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C.“绿灯行”属于复杂反射
D.鼓膜接受汽车喇叭声音刺激能产生神经冲动
3.(2018南充)下列反射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是( )
A.鹦鹉学舌 B.惊弓之鸟 C.谈虎色变 D.老马识途
4.(2017益阳)如果眼前出现强光,马上会眨眼。下列反射与此不相同的是( )
A.膝跳反射 B.缩手反射 C.婴儿尿床 D.望梅止渴
5.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位于( )
A.大脑白质 B.大脑灰质 C.小脑 D.脑干
6. 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婴儿的吮吸反射 B.缩手反射 C.膝跳反射 D.鹦鹉学舌
7.(2017聊城)植物人有心跳、有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8.以下为巴甫洛夫的实验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给狗喂食时,狗分泌唾液是属于非条件反射
B.最初给狗以铃声刺激不会引起唾液的分泌
C.铃声刺激与食物结合一、两次,就可以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
D.“铃声-唾液分泌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二、提升练习
9.(2018芜湖)与动物相比,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中枢是( )
A.语言中枢 B.听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运动中枢
10.(2017滨州)某人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因刹车太慢,导致了交通事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酒驾时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是因酒精影响了大脑、小脑的功能
B.红灯光线进入眼球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C.事故中有人伤到了脊髓,脊髓既有反射功能,又有传导功能
D.视觉中枢在大脑皮层上
11.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人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下列反射与此类型相同的是( )
A.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
B.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
C.小鸡听到“咕咕”声后,马上跑到母鸡身边
D.小明同学听到校园广播后,马上去卫生间打扫卫生
12.(2018常德)常德市每年组织的市直中学教工篮球联赛,对运动员的智慧和体能都是极大的考验。请结合图4-6-18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赛场上,运动员从看到篮筐到准确完成投篮的过程中,对投球角度、力度作出正确判断的结构是[ ]________;图中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
(2)比赛中,假如某运动员因争抢篮板球扭伤了腰部,造成了下肢运动障碍和出现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你分析他应该是损伤了腰部的[ ]________,并且该结构中的排尿、排便中枢失去了[ ]________的控制。
(3)人体的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 ]________。
13.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一所示),请分析图一、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
⑴图一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分泌唾液的活动,这说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叫做________,图二中①是________.
⑵反复经过B过程后,图一中的C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一反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其感受器位于狗耳的___________内,对应图二中的结构是________(填数字),该反射的完成必须有⑥_____________的参与.
14.图是脑的结构以及反射弧模式图,A、B代表的是脊髓中能够向上、向下传导神经冲动的传导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婴儿会随时排尿,这种排尿反射属于________,完成这个过程的神经传导路线是________(用图中的符号和“→”表示)
(2)成年人则会在有尿意的时候选择适合的地点时间排尿,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在感受器接受了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沿传入神经传导到[③]________之后,经过脊髓里的上行传导束将神经冲动传导到________,形成尿意,再下行传导到脊髓,由脊髓神经中枢发出指令传导到效应器,完成反射.由这个反射过程可以知道脊髓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某人只有看到自己的下肢,才能了解自己下肢所处的状态,并挪动下肢,他受到损伤的是反射弧中的________.
15.如图是人体神经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
(1)神经系统是由[ ]________ 、[ ]________ 和它们发出的[ ]________ 组成,中枢神经系统是由[ ]________ 和[ ]________ 组成.
(2)某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图中[ ]________ 的被酒精麻痹造成的.
(3)调节人体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生理活动的结构位于[ ]________ .
(4)“谈虎色变”、“谈梅止渴”与[ ]________ 中具有________ 中枢有关,属于________ 反射.
《信息的处理 第2课时》 习题答案
1.【答案】C
【解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其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2.【答案】AD
【解析】A、人之所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睫状体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而不是晶状体的调节,A错误;
B、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B正确;
C、“绿灯行”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属于复杂反射.C正确;
D、耳蜗接受汽车喇叭声音刺激能产生神经冲动,D错误.
3.【答案】C
【解析】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
4.【答案】D
【解析】膝跳反射、婴儿尿床和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在简单的(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复杂的(条件)反射。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脑皮层的功能。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颜色灰暗是灰质,又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
6.【答案】D
【解析】BC、“婴儿的吮吸反射”、“缩手反射”、“膝跳反射”,都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ABC不符合题意。
D、“鹦鹉学舌”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所以,属于条件反射的是“鹦鹉学舌”。D符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脑干中有基本生命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A.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错误; B.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B错误; C.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C正确; D.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植物人的脊髓已经受损,D错误。
8.【答案】C
9.【答案】A
【解析】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动物没有语言中枢。
10.【答案】B
11.【答案】D
【解析】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人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为复杂的反射;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和小鸡听到“咕咕”声后,马上跑到母鸡身边属于简单的反射。
12.【答案】(1)1 大脑 2 小脑(2)4 脊髓 1 大脑(3)3 脑干
【解析】(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赛场上,运动员从看到篮筐到准确完成投篮的过程中,对投球角度、力度作出正确判断的结构是1大脑;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2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2)腰部受伤的病人,若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说明4脊髓从腰部横断,脊髓里腰部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大小便失禁;同时1大脑的“指令”也不能传到下肢了,造成下肢功能丧失。(3)3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13. 【答案】(1)反射 反射弧 效应器 (2)条件反射 耳蜗 ⑤ 听觉中枢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有五个基本环节,即感受器(接受刺激)→传入神经(传递神经冲动)→神经中枢(信息处理中心)→传出神经(传递神经冲动)→效应器(引起反应).图二是反射的结构,①是效应器、②传出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入神经、⑤感受器、⑥大脑皮层.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是一种低级的神经调节方式,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条件反射是后天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高级神经调节活动方式,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图一是探究了“狗唾液分泌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建立示意图”,基本的步骤是A先给食物,引起唾液的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B是先给铃声,然后给食物引起唾液的分泌,这是条件反射;C是只给铃声,引起狗唾液的分泌,说明建立起来了条件反射;D是只给铃声,狗没有引起唾液的分泌,说明条件反应没强化训练,条件反射可以消退.说明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可以消退的,而非条件反射是固定不变的,先天具有的.耳的结构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外耳道和耳廓,主要收集外界的声波;内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鼓膜在外耳道底部,是一个椭圆形的薄膜,主要声波产生振动,听小骨主要是将鼓膜产生的声波进一步向传递;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其中耳蜗是耳的感受器所在的部位,外界产生的声波传到耳蜗,产生神经冲动,能过位听神经传向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听见外界的声音.⑴图一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分泌唾液的活动,这说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叫做反射弧,图二中①是效应器.⑵反复经过B过程后,图一中的C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一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其感受器位于狗耳的耳蜗内,对应图二中的结构是⑤感受器,该反射的完成必须有大脑的参与.
14.【答案】(1)非条件反射 ;⑤→④→③→②→①
(2)条件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反射 ;传导
(3)A上行传导的神经纤维
【解析】(1)排尿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因此这叫做非条件反射,完成这个过程的神经传导路线是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该低级反射要受到大脑的高级中枢控制.(2)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排尿过程要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这种排尿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感受器接受了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沿传入神经传导到③神经中枢之后,经过脊髓里的上行传导束将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尿意,再下行传导到脊髓,由脊髓神经中枢发出指令传导到效应器,完成反射.由此可见脊髓具有反射、传导的功能.(3)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表明则此人下肢能活动,反射弧完整,大脑能支配下肢的活动;但是不能感知下肢的位置,可能的损伤部位是A上行传导的神经纤维,不能把下肢的活动情况通过脊髓白质的神经纤维上行传导到大脑的躯体感觉中枢,因此不能感知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
15.【答案】(1)7;脑;4;脊髓;6;神经;7;脑;4;脊髓
(2)2;小脑 (3)3;脑干 (4)1;大脑;语言;条件
/
4.3信息的处理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信息的处理 第2课时
章
四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
学习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指出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2.了解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3.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过程与方法
1.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对比、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
1.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难点
1.条件反射的概念
2.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身边事
清晨的校园里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有的同学在晨读、背诵,有的同学在操场上运动、嬉戏……当上课的铃声骤然响起时,所有的同学都迅速回到自己的教室准备上课。
同学们对铃声的反应属于哪种反射?这些活动的完成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哪一结构有关呢?
由身边事情了解条件反射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二、条件反射
探究竟 资料分析
一位生理学家曾在实验室里先后用3只狗做了如下3个实验。请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大脑、小脑和脑干的功能。
①切除大脑,狗的心脏仍然在跳动,呼吸在继续,胃肠依然消化,但狗已没有了任何知觉。
②切除小脑,狗的动作就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得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③切除脑干,狗的心跳和呼吸停止,狗立即死亡。
1.脑
(1)脑的位置和组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是脑的最大部分,大脑的后下方是小脑,最下部分是脑干。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传入人体后,都通过脑进行分析处理,然后作出决定,指挥各功能器官工作。
(2)大脑
①结构: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a.灰质:表面是大脑皮层,即大脑灰质,平均厚度为2~3毫米,其上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表面积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b.白质:大脑的内部是白质,具有联系左右大脑半球、脑的其他部位以及脊髓等作用。
②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部”。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在一起,调节人体某一项生理活动,这一功能区叫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中的众多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了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多种神经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神经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躯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写字、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为人类所特有)、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等。
(3)小脑
①位置: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后下方。
②功能: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4)脑干
①位置: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部与脊髓相连,是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的桥梁。
②功能: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如果这些部位受到损伤,心跳和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因此脑干被人们称为“活命中枢“。
2.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大脑
感觉、运动、语言等神经中枢
小脑
运动协调、准确,维持平衡
脑干
调节人体的基本活动
脊髓
脑与躯干、器官的联系通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脊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3.条件反射
人体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在大脑皮层,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①概念: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②举例: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就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汽车的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等。
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建立。
③特点:条件反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且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提高了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4.总结: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别
形成时间
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先天性反射
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的后天性反射
神经中枢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引起的刺激
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须是直接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都可以转变为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
时效性
反射是永久固定的,不会消退
反射是暂时的、易变的,可以消退
适应性
适应的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的范围大,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联系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
5.探究竟·探究
(1)问题
养鸡场里,饲养员哨声一响,散养的鸡就从四面八方跑来进食,哨声与动物进食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作出假设根据问题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利用生活中现有的条件,如家养的猫、狗、鸡、鸽子或金鱼等,参照技能卡,设计一个条件反射形成的实验。
技能卡
在设计形成条件反射的实验时,只选择一种训练动物的信号,如灯光、音乐、铃声、口哨声等,同时要考虑发信号与喂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信号的时间与次数等因素。
(4)完成实验
仔细观察用来做实验的动物对信号的反应,并做好观察记录。
(5)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现象,总结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
讨论
①在做条件反射形成的实验中,如果信号不固定,最终能形成条件反射吗
【不能】
②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不继续强化,过一段时间后,条件反射会消退吗?
【人和动物都能对一定的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但如果不给予复习和巩固,已经建立的条件径向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人类学习就是一个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知识学习过后,要及时复习,巩固,就是强化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否则,学习的知识就会遗忘。
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在时间上把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多次结合后,当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射就形成了。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总是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给能引发动物产生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原来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退。
条件反射的建立,使人和高等动物的行为有了预见性,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6.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
人类除了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应,建立与动物相同的条件反射以外,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人类之所以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信息发生反应,主要是因为人的大脑皮层中有人类所特有的神经中枢——语言中枢,这样人与动物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条件反射现象。
另外,人在马路上骑车,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这就是人对抽象的信号发生的反应;平时说的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是由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引起的更加复杂的条件反射。
分析几个反射事例
吃话梅
看话梅
想话梅
发生的现象
口腔分泌唾液
口腔分泌唾液
口腔分泌唾液
引起反射的因素
食物直接刺激
以前吃过,现在看梅引起
以前吃过,现在看梅引起
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是否是人类特有
人和动物共有
人和动物共有
人类特有
7.条件反射原理应用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条件反射原理饲养和管理家禽、家畜。比如,在大型的养殖场里,为了提高家禽的产蛋量或家畜的产肉量,必须定时定量地科学喂养。时间一长,家禽或家畜都会对喂食的信号产生条件反射。
小孩避雨是条件反反射吗?
【是
耳、眼→神经→大脑的神经中枢→脊髓与大脑相通的神经→脊神经→与下肢活动相关的肌肉。】
分析生理学家的实验知道脑的功能
知道脑的组成
了解大脑结构
知道大脑皮层的功能
了解小脑的位置和功能
了解脑干的位置和功能
尝试归纳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
知道什么是条件反射
知道条件反射的特点
尝试归纳总结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尝试设计实验和对实验进行分析
完成讨论
知道条件反射的形成
了解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
分析几个反射的事例,深层理解反射
了解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分析实验,讨论出脑的功能
概述介绍脑的组成及位置
介绍大脑结构
介绍大脑皮层的功能
介绍小脑的位置和功能
介绍脑干的位置和功能
引导归纳总结神经系统的组成
引导自学,归纳什么是条件反射
介绍条件反射的特点
指导归纳总结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指导设计实验和对实验进行分析
引导完成讨论
介绍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介绍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
引导分析几个反射的事例,深层理解反射
举例介绍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练习
1.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B )
A.小脑 B.大脑 C.脊髓 D.神经
2.杂技团中的演员在表演走钢丝时神经系统起着主要作用的结构是( D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3.我国《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关于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明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次记12分。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这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驾车人的( B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4.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帮助驾驶者在行车时做出一系列判断,甚至可以自己做决定来控制汽车的行驶。它与人类神经系统工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通过传感器——行车电脑——执行机械,形成了自己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这个“反射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传感器能接受“刺激”,传导“兴奋”
B.行车电脑类似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C.执行机械与“传入神经”相连
D.执行机械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5.2017年5月人工智能Alphago在对战中国棋手柯洁的比赛中,分析棋局并作出判断的这个结构相当于人的神经结构反射弧中的( A )
A.神经中枢 B.感受器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部”。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被人们称为“活命中枢“。
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是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