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6.2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6.2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5-09 08:5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练习 6.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 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 C.?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D.?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
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不锈钢制品经久耐用???????? 合金的抗腐蚀性强 B.?吹灭蜡烛???????????????????????? 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D.?真金不怕火炼?????????????????? 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普通玻璃是纯净物??????????????????????????????????????????????B.?农药波尔多液不宜装在铁桶内 C.?氢能是一种无污染的能源????????????????????????????????????D.?向煤炭中加人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
4.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 C.?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5.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D.?探究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6.为除去样品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所选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
序号
样品成分
所选试剂
实验操作
A
CO2(CO)
氧气
点燃
B
FeCl2溶液(CuCl2)
铁粉
加过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过滤
C
Fe(Cu)
稀盐酸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D
KCl(MnO2)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7. 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发现Y的表面有气泡产生,X和Z的表面无气泡产生;将Z放入X的盐溶液中,Z的表面无变化,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X>Y>Z????????????????????????????B.?Y>X>Z????????????????????????????C.?Y>Z<X????????????????????????????D.?Z>Y>X
8.向AgNO3、Cu(NO3)2、Zn(NO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
A.?Ag、Cu、Zn???????????????????B.?Cu、Zn、Fe???????????????????C.?Ag、Zn、Fe???????????????????D.?Ag.Cu、Fe
9.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10.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
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二、填空题
11.在Cu(NO3)、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________(“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写一个即可).
12.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和________直接接触.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自行车支架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_ . (3)某同学为了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先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______溶液和________溶液.请根据选定的试剂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1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太阳能路灯(如图所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城市道路的两旁.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一种典型措施.请你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___(一个即可,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2)各组成材料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名称,一个即可);不锈钢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铝比铜活泼________ .
三、解答题
14.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原因是什么?________
(2)康康同学把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还是无色的。为什么?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四、综合题
15.如表是一种市售自热米饭的营养成分表,回答:
营养素
每份含量
蛋白质
29.6g
油脂
23.5g
淀粉
104.7g

814mg

130mg
(1)图中的糖类是指________(填“淀粉”、“油脂”);
(2)图中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糖类、蛋白质和________,除水外,没有涉及的营养素是________;
(3)自热米饭的发热包中有铁粉、镁粉、碳粉等物质,使用时,镁粉和H2O、O2反应生成Mg(OH)2 , 并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检验发热包中是否含有铁粉的方法是:取少量发热包中固体,加入________,若________,则含有铁粉.
16.向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现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
(2)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可燃性气体产生,则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
(3)写出铁粉与混合溶液中的物质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A、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开始时并没有氢气,故氢气应该是从零开始,错误;
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酸溶液被稀释,溶液的pH增大,但是不会大于等于7,错误;
C、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且其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会是零,错误;
D、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二者接触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的质量从零开始,当二者完全反应,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解答;
B、根据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的变化解答;
C、根据氯酸钾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解答;
D、根据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解答.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合金的性能比组成其纯金属的性能优良,所以不锈钢制品经久耐用,合金的抗腐蚀性强,故A正确;
B、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不会改变,所以吹灭蜡烛,冷空气降低了蜡烛周围的温度,故B错误;
C、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C正确;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合金的性能比组成其纯金属的性能优良进行分析;
B、根据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不会改变进行分析;
C、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进行分析;
D、根据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3.【答案】 A
【解析】【解答】A、普通玻璃是混合物,符合题意;
B、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故农药波尔多液不宜装在铁桶内,不符合题意;
C、氢气燃烧后只有水生成,故氢能是一种无污染的能源,不符合题意;
D、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混合而成的,硫酸铜可以与铁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氢气本身无毒,燃烧产物为水,因此为无污染的能源。煤炭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SO2污染空气,加入石灰石后,会生成亚硫酸钙减少SO2排放。
4.【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氯化钠不能再继续溶解,所以溶液质量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酸是过量的,所以滴加盐酸的过程中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相同,铁生成的氢气多,曲线的斜率相同,B符合题意;
C、催化剂只会改变反应速率,不会影响生成物的量,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刚开始加热,没有达到碳酸钙的分解温度,然后固体质量逐渐减小,最后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是数形结合题,能够分析各反应之间量的关系变化及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5.【答案】 D
【解析】【分析】可以从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的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A、反应物中含有硫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可能有硫酸,故需要探究; B、反应物中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可能有氧气,故需要探究; C、镁条暴露在空气中,镁较活泼,最有可能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镁,故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故需要探究; D、炭黑是一种黑色物质,氧化铜也是黑色的,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无论铜怎么灼烧,都不会生成炭黑附着在铜的表面,故不需要探究。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充分搅拌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Fe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7.【答案】 B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把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发现Y的表面有气泡产生,X和Z的表面无气泡产生,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Y在H前,X、Z在H后;将Z放入X的盐溶液中,Z的表面无变化,说明X的活动性比Z强,因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Y>X>Z.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8.【答案】 D
【解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是Zn>Fe>H>Cu>Ag.由于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说明铁粉过量.所以,混合溶液中的AgNO3、Cu(NO3)2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Cu、Ag,Zn(NO3)2和铁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所以滤出固体中含Fe和置换出Cu、Ag;有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Fe过量没有反应完,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AgNO3、Cu(NO3)2 , 全部被置换生成Cu、Ag,Zn(NO3)2和铁不反应.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的发生,从而确定物质的存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9.【答案】 B
【解析】【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锌>铁>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则会有铜被置换出来,若锌的量较多,也可以接着把铁置换出来,但镁不能被置换出来;因为过滤后往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无法确定锌是否有剩余,故滤出的固体必有铜和铁,因此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锌,加入稀盐酸,铁会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浅绿色的氯化亚铁,但如果锌较多,则锌和稀盐酸先反应,溶液为无色,因此③说法错误;因为锌会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其中的铜,同时生成硫酸锌,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硫酸镁不参与反应,故一定含有硫酸镁,因此④说法正确;若滤渣中没有锌,而是铜和铁的混合物,则加入稀盐酸,铁会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故⑤说法错误;因此叙述正确的有②④;
故选: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锌>铁>铜,向硫酸镁、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则会有铜、铁被置换出来,据此结合实验现象及反应的程度分析解答即可.
10.【答案】 B
【解析】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据此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正确选择.
【解答】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气体的质量<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故A不适合; 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铁和铜,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参与反应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故B适合; 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增加了氯化铁的质量.故C不适合;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逸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加入的碳酸氢钠粉末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增加.故D不适合.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填空题
11.【答案】Fe(NO3)2、Al(NO3)3;小;Fe+Cu(NO3)2=Fe(NO3)2+Cu(或Fe+2AgNO3=Fe(NO3)2+2Ag)
【解析】【解答】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铝>铁>铜>银,由题意可知,在Cu(NO3)、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了铁粉过量,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与铁全部发生置换反应;溶液中含有生成的Fe(NO3)2和未反应的Al(NO3)3;
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Fe+2AgNO3=Fe(NO3) 2+2Ag;Fe+Cu(NO3) 2=Fe(NO3) 2+Cu反应的铁与铜银的原子量关系可知:该两个反应发生时“铁”置换银与铜时反应的铁都小于生成的“铜和银”,故溶液质量减小;该过程中共发生两个化学反应:铁和硝酸铜的置换反应,铁和硝酸银的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Fe(NO3)2、Al(NO3)3;小;Fe+Cu(NO3)2=Fe(NO3)2+Cu(或Fe+2AgNO3=Fe(NO3)2+2Ag).
【分析】依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铁可以置换出铜与银但不能置换出铝,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Fe过量,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全部被置换生成Cu、Ag和Fe(NO3)2溶液,A1(NO3)3不反应,再利用反应时金属的原子量可对溶液质量的改变进行分析,确定溶液质量的变化.
12.【答案】水 ? ??;喷漆??;氯化镁;硫酸铜;Fe+CuSO4=FeSO4+Cu
【解析】【解答】(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故答案为:水; (2)常见的自行车它的支架采用的防锈措施是喷漆,故答案为:喷漆; (3)可把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氯化镁溶液、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却不能置换氯化镁中的铝,从而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铁>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4+Cu;故答案为:氯化镁;硫酸铜;Fe+CuSO4=FeSO4+Cu. 【分析】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时,通常采取“三取中”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
13.【答案】①;③;氮气;混合物;2Al+3CuSO4=Al2(SO4)3+3Cu
【解析】【解答】(1)铝合金灯壳、铜丝导线以及不锈钢灯柱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①,③; (2)氮气属于单质,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填:氮气,混合物; (3)铝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的活动性比铜强,故填:2Al+3CuSO4=Al2(SO4)3+3Cu 【分析】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三、解答题
14.【答案】 (1)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铁不能 (2)铝粉足量,铝粉将硝酸银反应完全Al+3AgNO3=Al(NO3)3+3Ag(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解答】(1)根据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所以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铁不能;(2)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由于金属活动性铝>铁>银,所以铝优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还是无色的,说明铝粉足量,铝粉将硝酸银反应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3AgNO3═Al(NO3)3+3Ag。 【分析】(1)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 把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先发生金属铝置换硝酸银中的银,铝反应完后,铁再置换硝酸银中的银,由于铁再置换硝酸银时生成的亚铁盐为浅绿色
四、综合题
15.【答案】(1)淀粉 (2)油脂;维生素 (3)2Mg+2H2O+O2=2Mg(OH)2;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静止后上层清液为浅绿色
【解析】【解答】解:(1)糖类主要含于淀粉中,故填淀粉;(2)六种营养元素包括糖类、蛋白质、油脂、水、无机盐、维生素等;(3)镁粉和H2O,O2反应生成Mg(OH)2 , 并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2H2O+O2=2Mg(OH)2;检验发热包中是否含有铁粉的方法是:取少量发热包中固体,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静止后上层清液为浅绿色,则含有铁粉;故答案为:(1)淀粉;(2)油脂;维生素;(3)2Mg+2H2O+O2=2Mg(OH)2;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静止后上层清液为浅绿色;
【分析】(1)根据六种营养素进行分析; (2)根据六种营养素进行分析;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根据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且氯化亚铁为浅绿色进行分析
16.【答案】 (1)亚铁离子和锌离子 (2)银、铜、铁 (3)Fe+Cu(NO3)2=Fe(NO3)2+Cu
【解析】【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氢>铜>银,向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铁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当硝酸银反应完全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铁不能与硝酸锌反应.(1)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现象产生,说明了铁全部参见了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亚铁离子和锌离子;(2)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可燃性气体产生,是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的氢气,说明了铁过量,溶液中的银、铜全部置换出来,则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银、铜、铁(3)由上述分析可知,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反应的方程式是:Fe+Cu(NO3)2=Fe(NO3)2+Cu.
故答为:(1)亚铁离子和锌离子;(2)银、铜、铁(3)Fe+Cu(NO3)2=Fe(NO3)2+Cu.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