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练习 7.3溶液浓稀的表示
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
2.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D.?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向pH=3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B.?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加稀盐酸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 ℃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 ℃时,向50 g水中加入甲可得80? 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 g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 ℃,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量取浓硫酸???????????????B.????? 稀释浓硫酸???????????????
C.?装生锈铁钉???????????????D.?? 倾倒稀硫酸
6.经测定Na2SO4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下图是表示随温度变化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其中能够表示出随温度变化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曲线的是( )
温度/℃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48.8
45.3
43.7
42.5
A.????????B.????????C.????????D.?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或说法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后变红,故CO2是酸?????????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呈酸性,故食醋的pH小于7C.?在铁制品表面涂“银粉”(实际上是铝粉)可防止生锈,是因为铝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弱?????????D.?改变条件使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故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8.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1℃时,将等质量的乙、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乙>丙C.?将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9.化学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B.?配置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C.?可溶性物质溶于水时一定会放出热量D.?将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0.下列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表示正确的图象是( )
A.?向pH=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m表示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分数)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
二、填空题
11.在实验室里配制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KCl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________;⑤装瓶贴标签;(2)计算所需KCl的质量为________? g;称量时,应先________? ;(5g以下用游码)A.添加KCl??? B.添加砝码??? C.调节游码(3)装瓶过程中,少量溶液外溅,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减小,因为溶液具有________性.
12.湿法冶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若向ag含杂质的铁粉中(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加入1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6.8g干燥固体,同时得到一种不饱和溶液(滤液损失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根据硫酸铜质量列出求解样品中铁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3)a的数值为________;(4)若向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40.8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5)工业上若要得到120t上述铁粉,需要含杂质(杂质不含铁元素)2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________ .
1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①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
②t2℃时,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_______;
③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4.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与8gSO3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a2SO4溶液1000g,求所得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提示:2NaOH+SO3═Na2SO4+H2O)
四、综合题
15.氯化钠、硝酸钾、硒酸镉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
(2)t℃时,将25g硒酸镉加入________?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
16.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取1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坐标图(见图).
(1)碳酸钙完全反应用去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当盐酸和石灰石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规范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A、形成溶液的溶质可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不都是固态物质,故错;
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大小,只能说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错;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对;
D、有些物质溶于水吸热,如硝酸铵,有些物质溶于水放热,如氢氧化钠、氧化钙等,故错;
答案:C.
【分析】根据溶液的概念、特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转化进行分析解答;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2.【答案】 B
【解析】【解答】A、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甲大于乙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
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故选项正确;
C、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是错误的,应该是乙的;故选项错误;
D、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甲大于乙是错误的;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是错误的,应该是乙的;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
3.【答案】 D
【解析】【解答】A、PH=3的溶液加水时酸性减弱,则PH会增大图象上升,图示是下降趋势,且开始时PH大于7,故此选项错误.
B、接近饱和的溶液加入溶质,开始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当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上升为最大值,且不会变化形成一条直线,故此选项错误.C、高温煅烧石灰石时会生成二氧化碳,使剩余固体质量不断减少,固体的图象应该呈下降趋势,直至反应结束,故此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变质是会含有碳酸钠,这种固体加入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此时无气体放出,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量开始上升,直至反应结束.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
【分析】A、PH=3的溶液加水时酸性减弱,则PH会增大图象上升.B、接近饱和的溶液加入溶质,开始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当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上升为最大值.C、高温煅烧石灰石时会生成二氧化碳,使剩余固体质量不断减少,固体的图象应该呈下降趋势.D、氢氧化钠变质是会含有碳酸钠,这种固体加入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此时无气体放出,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量开始上升.此题是图象分析考查题,认清各变化过程的实质并结合图形代表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解决此题对培养学生一定的分析能力有一定帮助.
4.【答案】 D
【解析】【解答】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符合题意;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符合题意;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符合题意;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因为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不符合题意;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符合题意,因为该温度下50g水溶解了30g溶质,那么100g是就恰好溶解60g溶质,B不符合题意;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符合题意,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C不符合题意;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因为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得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其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判断其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提纯方法
?
5.【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装铁钉,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烧杯口与瓶口没有紧挨,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装铁钉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步骤、熟悉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 C
【解析】【解答】由上表分析可知,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则可知随温度变化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故选C.
【分析】由表格可知:Na2SO4随温度变化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则可知随温度变化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曲线图.
7.【答案】 B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不属于酸,但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A不符合题意;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呈酸性,故食醋的pH小于7,B符合题意;C、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通常情况下能被氧气氧化成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从而对金属起到保护作用,C不符合题意;D、恒温蒸发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时有晶体析出,但是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显酸性的溶液pH<7;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波;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
8.【答案】 D
【解析】【解答】从图示看:温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t1℃时,将等质量的乙、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乙=丙,因为此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将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因为溶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其质量分数一不会发生变化。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A、配制溶液时用水、酒精等都可以作溶剂,例如碘酒中溶剂为酒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热量,溶液温度会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C、物质溶于水,有的放热,有的吸热,例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10g食盐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9.1%≠10%.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溶剂的种类分析;
B、根据物质溶于水后的放热与吸热现象来考虑,要由物质溶于水的整个过程来分析;
C、根据物质溶于水,能量的变化考虑;
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100%,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10.【答案】 D
【解析】【解答】A、酸溶液加水稀释pH不会大于等于7,错误;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开始时的pH应该是大于7,错误;
C、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当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铁产生氢气的质量大,锌反应的速率大,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酸溶液稀释pH的变化解答;
B、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解答;
C、根据水中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解答;
D、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的速率解答.
二、填空题
11.【答案】溶解;3.6;C;均一
【解析】【解答】解:(1)实验室里配制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K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钾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钾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KCl溶液,需KCl的质量=60g×6%=3.6g;5g以下用游码,称量时,应先调节游码至3.6刻度处,再添加药品.(3)装瓶过程中,少量溶液外溅,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减小,原因是溶液具有均一性.故答案为:(1)溶解;(2)3.6;C;(3)均一.【分析】(1)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2)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结合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3)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有溶液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12.【答案】 Fe+CuSO4=Cu+FeSO4 ;硫酸铜的质量为160g×10%=16g设生成的铜的质量为y、硫酸亚铁的质量为zFe+CuS04=FeSO4+Cu;56?? 160???? 152? ? ? 64x? ?? 16g? ? ?? z?? ? ? ? y??解得x=5.6g?解得:z=15.2g?解得:y=6.4g? ;6 ;7.6% ;200t
【解析】【解答】(1)湿法冶金的原理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2)硫酸铜的质量为160g×10%=16g设生成的铜的质量为y、硫酸亚铁的质量为zFe+CuS04=FeSO4+Cu;56?? 160???? 152? ? ? 64x? ?? 16g? ? ?? z?? ? ? ? y??解得x=5.6g?解得:z=15.2g?解得:y=6.4g(3)由题可知:a=5.6g+(6.8g﹣6.4g)=6g(4)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6%(5)铁的质量为:120t×=112t设需要赤铁矿石的质量为m.Fe2O3+3CO2Fe+3CO2160?????????? ? ? ? ? ? ? ? 112m(1﹣20%)???? ? ? 112t?解得:m=200t【分析】本题的综合性较强,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有关的化学计算才能较好地完成本题.
13.【答案】 50g;丙;蒸发结晶
【解析】【解答】解: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故答案为:50g;②t2℃时,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丙,因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答案为:丙;③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t2℃时,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丙,因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三、解答题
14.【答案】 解:设硫酸钠的质量为x
2NaOH+SO3═
Na2SO4+H2O
?????????????? 80
142
????????????? 8g
x
??
x=14.2g
所得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42%
答案:所得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2%
【解析】【分析】根据SO3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硫酸钠的质量,进而求算出所得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综合题
15.【答案】(1)硝酸钾(2)50;降低温度再加入硒酸镉(3)降温结晶
【解析】【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硝酸钾;故答案为:硝酸钾;(2)t℃时,硒酸镉的溶解度是50g,因此将25g硒酸镉加入50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降低温度再加入硒酸镉;故答案为:50;降低温度再加入硒酸镉;(3)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最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硒酸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硝酸钾;t℃时,硒酸镉的溶解度是50g,因此将25g硒酸镉加入50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降低温度再加入硒酸镉;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提纯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最大.
16.【答案】 (1)84.32(2)80%(3)解:反应后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84.32g+8g﹣3.52g=88.8g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10%
【解析】【解答】解:(1)图象的转折点是二者恰好反应的点,观察图象可知此时用去稀盐酸的质量为84.32g;(2)据图象可知:该样品最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3.52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钙质量为y
CaCO3+2HCl═
CaCl2+H2O+
CO2↑
100
111
44
x
y
3.52g
= ??? x=8g
= ??? y=8.88g?????? ???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0%=80%
故答案为:(1)84.32;(2)80%;(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分析】(1)图象的转折点是二者恰好反应的点,观察图象可知此时用去稀盐酸的质量为84.32g;(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根据 ×100%,可求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份的质量之和﹣气体的质量﹣杂质的质量,并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