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5-09 08:5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练习 8.常见的酸碱盐
一、单选题
1.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B.?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溶液来区分 C.?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D.?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2.某同学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图所示,其中显碱性的是??? (??? )
A.?苹果汁??????????????????????????????????B.?汽水??????????????????????????????????C.?酱油??????????????????????????????????D.?洗发水
3.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B.?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D.?用石子、细沙、活性炭、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4.下列各组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 SO42﹣? K+? CO32﹣????????????????????????????????????B.?Mg2+? Cl﹣? OH﹣? Na+ C.?Fe3+? SO42﹣? H+? Cl﹣??????????????????????????????????????D.?Na+Ba2+? NO3﹣SO42﹣
5.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水(植物油)﹣﹣加洗洁精,搅拌振荡 C.?Na2CO3(NaHCO3)固体﹣﹣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D.?NaCl溶液(CaCl2)﹣﹣滴加适量K2CO3溶液、过滤
6.新鲜芋艿(俗称毛芋)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在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贰,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
A.?食盐水???????????????????????????????????B.?食醋???????????????????????????????????C.?米酒???????????????????????????????????D.?纯碱
7. 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分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A.?可与硝酸反应???????????????????B.?含钠的化合物???????????????????C.?溶于水的氧化物???????????????????D.?盐类物质
8.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
B.?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9.如表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②用醋酸除水垢
③用食盐除公路上的积雪
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火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发现
①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
②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
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③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A.?A???????????????????????????????????????????B.?B???????????????????????????????????????????C.?C???????????????????????????????????????????D.?D
10. 如图中X,Y,Z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pH,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是稀盐酸??????????????B.?Y是水??????????????C.?Z是石灰水??????????????D.?X与Z反应会生成Y,这属于化合反应
11.参照图示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厨房清洁剂比厕所清洁剂碱性强?????????????????????????B.?肥皂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白醋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D.?西瓜汁的酸性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CaO(CaCO3)
足量的水
溶解、过滤、蒸发
B
N2(O2)
木炭
通过灼热的木炭
C
NaCl(NaOH)
过量稀盐酸
溶解、蒸发
D
CO2(CO)
氧气
在氧气中点燃
A.?A???????????????????????????????????????????B.?B???????????????????????????????????????????C.?C???????????????????????????????????????????D.?D
13.一般来说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5,若要改变它,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
A.?氢氧化钠???????????????????????????????B.?氢氧化钙???????????????????????????????C.?氯化钠???????????????????????????????D.?盐酸
二、填空题
14.已知 NaOH 容易与空气中的 CO2 作用而变质。 夜华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 NaOH 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 NaOH 固体变质情况进 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若步骤 5 测出溶液 E 的 pH =7,可以确定该固体________变质(选填“已全部” 或“已部分”或“未”);若测出溶液 E 的pH >7,可以确定该固体 A 的成分为________。
15.把NaOH溶液露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加入足量稀盐酸,一段时间有气泡产生.说明NaOH溶液发生变质.为什么一段时间后才看到气泡?原因________.
16.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某商场赠送的花生油属于“地沟油”,内含较多黄曲霉素,可放心食用. B.某娱乐厅烧烤的鸡翅膀显焦黄色,真是又香又有营养啊. C.维生素D能促进钙元素的吸收,服用钙片常配合服用维生素D药片. D.张三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可服下蛋清. E.碱面(碳酸钠)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电子. F.可用稀盐酸除去保温瓶中的水垢,利用的是乳化作用.
三、解答题
17.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所谓“低碳”指什么?
(2)燃放烟花炮竹时,除了会带来噪音污染外,还会带来________?等环境问题.
(3)为了我们的青山绿水,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和解决问题,我市锰矿资源丰富,某电解金属锰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你认为最好选择什么物质处理该废水中的硫酸?
四、综合题
18.如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如图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________.
19.从H、C、N、O、Na、S、K七种元素中,选取有关的元素,用适当化学用语填空:
(1)不含电子的离子___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________
(3)可作复合肥的盐________???
(4)纯碱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正确;
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分,错误;
C、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错误;
D、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纯净物定义区分;
B、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分析;
C、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分析;
D、根据水电解实验分析.
2.【答案】 D
【解析】【解答】A、苹果汁的pH为3,小于7,显酸性,A不符合题意; B、汽水的pH为4,小于7,显酸性,B不符合题意; C、酱油的pH为5,小于7,显酸性,C不符合题意; D、洗发水的pH为12,大于7,显碱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溶液酸碱性与pH之间的关系。酸性溶液pH小于7,碱性溶液pH大于7.
3.【答案】 B
【解析】【解答】A、某些植物的花瓣中含有遇到酸性、碱性溶液变色的物质,因此可以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A不符合题意; B、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不能反应,因此不能用鸡蛋壳和食盐水制取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符合题意; C、柠檬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可以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不符合题意; D、可以用石子、细沙、活性炭、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用来净化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用途,食盐水和鸡蛋壳不能相互反应。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A、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Mg2+、OH﹣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D、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A、CO 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植物油分散成细小的液滴,搅拌振荡,形成稳定的乳浊液,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HCO3充分加热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至固体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aCl2能与适量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6.【答案】 B
【解析】【解答】A、食盐水不能和皂角反应,食盐水止痒效果不好;A不符合题意
B、食醋中含有醋酸,能和呈碱性的皂角反应,食醋止痒效果最好;B符合题意
C、米酒中的物质不能和皂角反应,米酒止痒效果不好;C不符合题意
D、纯碱显碱性,不能和呈碱性的皂角反应,肥皂水止痒效果不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解答,碱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7.【答案】 B
【解析】【解答】A、可与硝酸反应错误,因为NaCl、Na2SO4都不能与硝酸反应;故选项错误;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分为一类物质,它们都是含钠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C、是溶于水的氧化物错误,因为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D、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Na2CO3、NaCl、Na2SO4可都属于盐,而NaOH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分为一类物质,它们都是含钠的化合物;可与硝酸反应错误,因为NaCl、Na2SO4都不能与硝酸反应;是溶于水的氧化物错误,因为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Na2CO3、NaCl、Na2SO4可都属于盐,而NaOH属于碱.
8.【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能为零,该选项不正确;
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质量不断增大,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大,该选项不正确;
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不断增大,该选项不正确;
D、金属越活泼,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越快,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比铁块,需要的时间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和锌的质量相等时,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金属越活泼,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越快;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9.【答案】A
【解析】【解答】解:A、①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常用洗涤剂去除油污;②食醋可以与水垢反应,用醋酸除水垢;③食盐溶液的凝固点较低,用食盐除公路上的积雪;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正确;
B、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火,正确;②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不溶于水;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易发生爆炸,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C、①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②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错误;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D、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和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安全常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法分析判断;
D、根据各科学家的发现进行分析判断
10.【答案】 D
【解析】【解答】解:稀盐酸呈酸性,所以X可以为稀盐酸;水呈中性,所以Y可以为水;石灰水呈碱性,所以Z可以为石灰水;X稀盐酸与Z石灰水反应会生成Y水,这属于中和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故选D.
【分析】根据物质的pH图可知:Z物质pH>7,呈碱性;X物质pH<7,呈酸性;Y物质pH=7,呈中性.
11.【答案】 A
【解析】【解答】A、厨房清洁剂显碱性,厕所清洁剂显酸性.正确.
B、肥皂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不正确. C、白醋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正确. D、西瓜汁的pH大于橘子汁的pH,酸性比橘子汁弱.不正确. 故选A
【分析】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升高碱性增强.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方面的问题.
1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灼热的木炭能与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OH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蒸发除去过量的盐酸和水,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3.【答案】 B
【解析】PH=5.5说明土壤为酸性,不利于植物生长,需要加入碱中和,
A、 氢氧化钠具有请腐蚀性,不可以中和酸性土壤,错误;
B、 氢氧化钙又称为熟石灰,腐蚀性不大,还可以与酸中和,其用途之一中和酸性土壤,正确;
C、 氯化钠不能与酸中和,错误;
D、 盐酸会使土壤酸化,错误。故选B。
【分析】PH=5.5说明土壤为酸性,不利于植物生长,需要加入碱中和,但是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可用来中和土壤;
二、填空题
14.【答案】(1)溶解 (2)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 (3)全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解析】【解答】根据框图流程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分析解答。(1)操作①是向固体A中加水,使其成为溶液,所以应为溶解。(2)氢氧化钠固体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也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所以确定固体A已变质。其成分含碳酸钠。不能确定的是氢氧化钠。如有氢氧化钠则转入溶液E中。然后根据其pH值进一步确定其成分。可利用氢氧化钠呈碱性来检验。但碳酸钠的水溶液也呈碱性,所以在检验氢氧化钠之前应将碳酸用过量的氯化钙全部除去。故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3)在完全除去碳酸钠之后,若测得E的pH=7,即溶液呈中性,说明原固体中不含氢氧化钠。则A的成分为:碳酸钠。可以确定该固体全部变质。若测得E的pH>7,则溶液呈碱性。即原固体中含氢氧化钠,则A的成分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溶解、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全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是否变质,不能用酚酞试液检验,因为生成的碳酸钠也显碱性。
15.【答案】氢氧化钠溶液一部分变质,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所以盐酸要先与氢氧化钠反应
【解析】【解答】解: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加入足量稀盐酸,一段时间有气泡产生.说明NaOH溶液发生变质,而一段时间后才看到气泡,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一部分变质,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所以盐酸要先与氢氧化钠反应.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一部分变质,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所以盐酸要先与氢氧化钠反应.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加入足量稀盐酸,一段时间有气泡产生.说明NaOH溶液发生变质,而一段时间后才看到气泡,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一部分变质,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所以盐酸要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进行解答.
16.【答案】CDE
【解析】【解答】A.地沟油中含有毒的黄曲霉素,且通常加热条件不能破坏,对人体有害,故错误; B.肉类在烧烤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危害人体健康,故错误; C.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所以服用钙片常配合服用维生素D药片,故正确; D.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可服下蛋清,故正确; E.碳酸钠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其水溶液能导电,故正确; F.水垢的成分能与稀盐酸反应,从而除去水垢,这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不是乳化,故错误. 故选CDE. 【分析】根据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以及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物质的电离、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三、解答题
17.【答案】(1)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2)空气污染、粉尘污染
(3)生石灰
【解析】【解答】(1)现在全世界都在倡导“低碳”生活,所谓“低碳“,就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2)燃放烟花炮竹时,会造成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粉尘污染;
(3)酸和碱能够反应中和反应,废水中的硫酸可用较为廉价的生石灰除去.
故答案为:(1)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2)空气污染、粉尘污染;(3)生石灰.
【分析】(1)所谓“低碳“,就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2)燃放烟花炮竹时,会造成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粉尘污染;
(3)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分析.
四、综合题
18.【答案】(1)H2O (2)HCl+NaOH=NaCl+H2O
【解析】【解答】解:(1)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的过程,氯化钠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所以C中Na+、Cl﹣ , D中H2O;(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故答案为:(1)H2O;(2)HCl+NaOH=NaCl+H2O.
【分析】(1)根据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的过程进行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
19.【答案】(1)H+ (2)N2 (3)KNO3 (4)2CO3
【解析】【解答】(1)不含电子的离子是氢离子,故化学符号为:H+;(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是氮气,故化学符号为:N2;(3)可作复合肥的盐是硝酸钾,故化学符号为:KNO3;(4)纯碱中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其化合价为+1,故化学符号为: 。
【分析】(1)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失去这一个电子后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氢离子;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其次为氧气; (3)首先看哪些元素可以形成原子团,再与第三种元素形成复合肥,即硝酸钾; (4)纯碱为碳酸钠,钠元素为正一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