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8.2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8.2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5-09 08:5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练习 8.2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为(? ?)
A.?生石灰????????????????????????????????B.?大理石????????????????????????????????C.?石灰石????????????????????????????????D.?熟石灰
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减少的是(??? )
A.?烧碱?????????????????????????????????B.?浓盐酸?????????????????????????????????C.?生石灰?????????????????????????????????D.?浓硫酸
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红色粉末逐渐变成了黑色 D.?向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干燥的纸花上喷稀醋酸,纸花变成红色
4.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试剂(在箭头右侧)错误的是(?? )
A.?CO2气体(H2O)→生石灰????????????????????????????????B.?C粉(CuO)→稀盐酸 C.?CaCl2溶液(HCl)→碳酸钙粉末????????????????????????D.?CO气体(CO2)→氢氧化钠溶液
5.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增加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C.?烧碱?????????????????????????????????D.?熟石灰
6.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生石灰????????????????????????????????B.?浓氨水????????????????????????????????C.?浓硫酸????????????????????????????????D.?烧碱[来
7.化学与社会发展及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身体健康??????????????????B.?为保护铁制品,应及时除去表面的铁锈 C.?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点火查找泄漏处
8.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编号处所指物质的选用正确的是(?? )
A.?①木炭??????????????????????????B.?②氮气??????????????????????????C.?③浓硫酸??????????????????????????D.?④氢氧化钠溶液
9.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量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两份等质量的KClO3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 C.?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
D.?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未盖瓶塞,浓盐酸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稀H2SO4中加入锌粒 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 C.?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 D.?向一定量的NaOH和BaCl2的混合液中滴加稀H2SO4
二、填空题
11.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稀盐酸变________色.
12.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相邻两列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物质类别物质化学式物质用途
物质类别:酸________???碱________???盐________???氧化物________
物质化学式:A.CO2? ????B.KNO3???? C,NH3·H2O???? ?D.HCl
物质用途:①复答肥科? ② 人工降雨?? ③中和酸性废水??? ④金属除锈
13.现有六种物质:铁粉、氯化钡溶液、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将它们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个,其中置换反应有________ 个。
三、解答题
1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注入稀盐酸,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固体减少,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还能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后来观察到的现象.
四、综合题
1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现有H、O、C、S、N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①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________;②可用于除铁锈的酸________;③可用于制肥皂的碱________;④引起酸雨的气体________。
(2)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某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都含有________微粒(填符号)。
②图中①的现象是________。
③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④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6.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图中性质④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A. 生石灰 ?,是氧化钙的俗称,A不符合题意; B. 大理石是碳酸钙的俗称,B不符合题意; C.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不符合题意; D. 熟石灰、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和消石灰解答
2.【答案】 B
【解析】【解答】A. 烧碱, C. 生石灰, D. 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均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故质量增加。B.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减少。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酸碱的性质分析;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且易潮解。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黑色粉末逐渐变成了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向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干燥的纸花上喷稀醋酸,醋酸显酸性,纸花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A、A中的水都能被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碳被反应后的生成的Ca(OH)2吸收,因此不正确,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C粉不与稀盐酸反应,CuO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除去氯化氢,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可以除去二氧化碳,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本题属于除杂质题,除杂质题最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根据以上两个条件问题就不难解决,A中的水都能被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碳被反应后的生成的Ca(OH)2吸收,因此不正确;C粉不与稀盐酸反应,CuO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除去氯化氢;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可以除去碳酸钠.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自身的质量增加,但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
B、浓盐酸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
C、烧碱能在空气中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D、熟石灰在空气中会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发生了化学变化,质量增加.
故选A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此题有两个条件,一是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二是质量增加,结合这两点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决问题.
6.【答案】 B
【解析】【解答】A、生石灰吸空气中水蒸气质量增加,故不合题意 ??? B、浓氨水易挥发,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符合题意 ??? C、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质量增加,故不合题意 ??? D、烧碱就是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吸水发生潮解,其质量也是增加的,故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有些药品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质量的变化(有的增加有的减少)或者变质,不同的物质由于其性质的不同暴露在空气中变化不同,像生石灰(氧化 钙)、烧碱(氢氧化钠)、浓硫酸、铁等露置在空气中由于吸水或氧气反应导致质量增加;像浓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由于挥发性其质量会减少.本题是考查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露置空气中,自身质量的变化情况,由该题我们也联想到在化学实验室一些药品的保存一定要注意正确保存,否则会发生变化或者变质,带来不便.
7.【答案】 D
【解析】【解答】A、摄入营养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身体健康,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身体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等反应,铁制品表面的锈如不及时除去,会加快铁制品的生锈速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D、燃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不能点火查找泄漏处,故该做法错误;
故选D.
【分析】A、合理膳食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摄入营养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身体健康;
B、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C、根据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用于氧气含量的测定,不符合题意;
B、要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需要通入氧气,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在集气瓶中放入水能吸收二氧化硫,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解答;
B、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解答;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解答.
9.【答案】 C
【解析】【解答】A、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总质量不变,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会改变产生氧气的质量,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产生,产生氧气的质量相同,B不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锌比铁活泼,锌反应比铁快,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C符合题意;
D、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未盖瓶塞,浓盐酸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质量减少,溶液质量也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由于不考虑水分的蒸发,总有部分氯化氢溶解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不变的。 B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解答 C等质量的的铁和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最多的是铁 D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分数只会减小,不会等于零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应该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A错误;
B、酸溶液在稀释的过程中,酸性逐渐减弱,pH值会逐渐增大,图象会无限的接近于7,但是不能达到7,故B错误;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会减小到零,故C错误;
D、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一接触就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沉淀应该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进行分析;
B、根据酸溶液在稀释的过程中,酸性逐渐减弱,pH值会逐渐增大,图象会无限的接近于7,但是不能达到7进行分析;
C、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
D、根据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一接触就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11.【答案】红
【解析】【解答】解: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稀盐酸显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稀盐酸变红色. 故答案为:红. 【分析】根据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进行分析解答.
12.【答案】D④ ;C③ ;B① ;A②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固体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硝酸钾属于盐,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氨水属于碱,显碱性,可用于中和酸性废水;盐酸属于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故答案为:D④;C③;B①;A②. 【分析】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有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硝酸钾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氨水属于碱,可以用作中和酸性废水;氯化氢的水溶液称作盐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用于金属除锈等.
13.【答案】 7;2
【解析】【解答】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氯化钡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共发生7个反应,2个置换反应。
【分析】根据题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间的性质分析,利用 物质的性质确定反应的个数。
?
三、解答题
14.【答案】解:镁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氨水具有挥发性,温度升高氨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所以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变红色,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答案为:酚酞变红色,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解析】【分析】根据镁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氨水具有挥发性,温度升高氨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等知识进行分析.
四、综合题
15.【答案】(1)CO ;HCl ;NaOH ;SO2 (2)H+;石蕊变红 ;偏大;Al(OH)3+3HCl=AlCl3+3H2O
【解析】【解答】解:(1)①一氧化碳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使金属被还原,所以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是一氧化碳;②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易溶的氯化铁和水,所以可用于除铁锈的酸是盐酸; ③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故可用于制肥皂的碱是氢氧化钠; ④引起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2)①溶液的性质是由溶液中的溶质产生的微粒决定的,相同的微粒决定相同的性质,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都含有H+? ;②图中①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③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溶液的酸性变弱,结果会pH偏大;④氢氧化铝是碱,能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 故答案为:(1)①CO;HCl;NaOH;SO2;(2)①H+? ;②石蕊变红;③偏大;④Al(OH)3+3HCl=AlCl3+3H2O。 【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式的书写来分析; (2)根据酸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石蕊遇酸的颜色变化来分析。
16.【答案】(1)偏大 (2)HCl+AgNO3═HNO3+AgCl↓ (3)复分解
【解析】【解答】解:(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液,溶液的酸性变弱,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大.(2)图中③是盐与盐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HNO3+AgCl↓.(3)图中性质④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盐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偏大;(2)HCl+AgNO3═HNO3+AgCl↓;(3)复分解.
【分析】(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液,溶液的酸性变弱,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图中③是盐与盐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据此结合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3)图中性质④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