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 生态平衡一、生态系统1、基本概念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
相互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的各种生物的总体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生产者次级消费者次
级
消
费
者
初级
消费者
初级
消费者三级
消费者四级消费者分解者3、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由于
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交错分布形成复杂的食物网结论:营养途径越多,食物链越短,
----越稳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单纯),生物种类
越多(少),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弱)。 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甚至导致生态危机。例如:欧洲移民刚到澳大利亚时,发现那里青草茵茵,于是大力发展养牛。后来牛粪成灾,造成牧草退化,蝇类滋生,只得引进以粪便为食物的蜣螂,才使牧场恢复原貌。 讨论:那么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
是什么? 是外来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3、生态平衡的破坏引起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①自然因素:地震、海啸、火山、泥石流、流行病等。 黄土高原过去不仅有茂密的森林,还有茂密的草原。但是,经过几百年的掠夺式开发,盲目砍伐森林和滥垦草原,结果植被破坏殆尽,引起水土流失,因而成为一片荒山秃岭。青山绿水穷山恶水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②人为因素:过度采伐、放牧、捕
猎、环境污染等。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为因素
物种的无节制捕杀和物
种的盲目引进
生物种类的变化环境因素的变化森林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藏羚羊的呼唤垃圾成灾 人类对地球的
破坏我们仍然处在沙尘暴的威胁之下,沙尘暴只是一个符号,真正威胁我们的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蓝色的梦幻般的月亮泉沙漠包围下的月亮泉月亮泉到如今变成了沙漠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森
林
植
被
的
破
坏 到1991年全球受威胁物种的现状
??? 地球是一个大家庭, 这个家庭中, 人口在急剧增长, 许多生物的数量却正在急剧减少, 有的成员正逐渐消亡。保护物种资源已经迫在眉捷。 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少生物,恐怕谁也难以说清,科学家的统计也只能给我们一个近似的答案。而当今世界的生物物种正在一天天减少却是确凿无疑的。 地球上每24小时,就有150一200种物种永远告别我们这个星球。一个物种灭绝不仅对那个物种来说是一个悲剧,对人类来说这也是一个悲剧,而众多物种的灭绝,最终可能造成人类的大悲剧。 小结:引起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
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 有人说:“破坏环境是眨眼之间的事情,而恢复生态环境则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个伐木工人砍伐一棵大树仅需要几分钟,而我们栽种一棵小树直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则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再也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了。 启示小结:引起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
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 有人说:“破坏环境是眨眼之间的事情,而恢复生态环境则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个伐木工人砍伐一棵大树仅需要几分钟,而我们栽种一棵小树直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则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再也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了。 启示
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
如果你是当地的一名官员,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材料 1:问题: 为了这些鹿的安宁,1906年,美国总统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到1930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恶狼。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材料2: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今后鹿的命运会如何? 于是鹿在那里开始无忧无患“无计划”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长到10万余头。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境。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3000头,且病弱者居多,兴旺一时的鹿家族急剧走向衰败。材料3:食人鲳 水葫芦你认识它们吗?在你的印象中它们是一种怎样的生物? 水葫芦原产南美,现已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大约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我国,水葫芦在适宜条件下每5天就能繁殖一新植株,水葫芦“疯长成灾”,将空气和水隔离开来,许多生长在水中的生物活活被“闷死”。不仅如此它还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材料 :水葫芦“闷死”水中的生物“外来物种入侵”每年给我国
带来500亿元的经济损失。
我国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3、生态平衡的意义:①保持生态平衡,这样才能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持续稳定的产量,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地发展②建立新的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丧失栖息地)野味馆 无论什么野生动物,只要客人想吃我们都有办法搞到 你所知道的我国对环境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讨论环境保护:1、措施:A、自然保护B、环境污染的监测和防治(1)十大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工程
(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要目标)(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重要手段(建立环境污染监测机构,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保护动植物资源做些什么? 讨论善待环境,
就是善待
我们自己!4、 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
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调节规律: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繁多,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越弱。[练习1]我省某一地区,有一片林木,如图所示,其中a为针叶林,b为落叶林,c为混合林。则这片林木自动调节平衡能力较强的地方是_______。C 练习2:在以植物→美洲兔→猞猁为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美洲兔和猞猁的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这个生态系统所
出现的状态是 [ ]
A.永不平衡
B.永远平衡
C.短暂动态平衡
D.较长时间的动态平衡
(2)图中曲线表明猞猁与美洲兔的关系是 [ ]
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竞争
(3)猞猁被大量被捕杀后,美洲兔的数量变化曲线会出现 [ ]
A.先上升后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不断上升 D.不受影响
(4)猞猁被大量捕杀后,美洲兔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 [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估计
(5)图中所示的数量变化曲线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程度的_________能力,如果向某一生态系统内部引入或引出一个或几个物种,受影响的将是______。DCAB自动调节 整个生态系统 练习3:下图是一个密封的养鱼缸,它是一个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请分析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动态平衡的原理
(1)有稳定的________ 来源。
(2)各类生物数量_______________。
(3)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生物能利用和
转化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 。能量相对稳定其它生物生活提供氧气和养料 CO2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动物粪便和动植物残体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练习4:下图是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请据图回答: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
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
__ _。
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
除了有稳定的_______
来源,各类生物要_______。
(2)建立这一生态系
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
定的能量______ ;其
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上具有____ ___的特点。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______的作用又被桑基蔗基所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硝化细菌 作用,形成亚硝酸盐、硝酸盐,被植物吸收。(4)概括地说,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______ _。生产者和分解者能量保持相对稳定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食物链短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D问题探究生态瓶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 的泰顺县,是1994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类型为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对象是黄腹角雉、猕猴等珍稀动植物。资料: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麂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域,面积19600公顷,1989年经平阳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海洋贝藻类及生态环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