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人间生活 课件(20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2.4人间生活 课件(20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5-08 22:4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宗教艺术世俗生活艺术 人们在宗教美术的热情之后,开始将目光和精力投向现实生活,客观的记录世俗生活,出现了美术创所的新方向。 养鸡女(南宋)大足石窟弋射、收获、盐井画像砖(东汉) 捣练图(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唐)张萱簪花仕女图(唐)周眆虢国夫人秦国夫人 虢国夫人游春图 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
簪花仕女图 表现了贵妇阶层的悠闲自在与寂寞孤独。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全卷分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
第一段是“听琵琶演奏”
第二段是“集体观舞”
第三段是“间息”
第四段是“独自赏乐”
第五段是“依依惜别”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24.8公分),长528.7厘米(528公分),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画中主要分开两部分,一部份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画中有814人,牲畜83匹,船只29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13辆,轿8顶,桥17座,树木约180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内容丰富,有仕、农、商、 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马,牛、骆驼等牲畜。 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
对春景之说首先怀疑者是开封市教师孔宪易先生。认定《清明上河图》上所绘是秋景。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1、画卷右首有驮负10篓木炭的驴子。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若说清明节前后进暖炉炭,
2、画面有一农家短篱内长满了像茄子一类的作物,几名孩童赤身嬉戏追逐。 3、画面上的人物拿扇者有十多人,有扇风状,有遮阳状。
4、草帽、竹笠在画面上多处出现。
5、画面上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宋代新谷下来要酿醪酒喜庆丰收,不然无新酒可言。 6、画面上有一处招牌上写着“口暑饮子”这样的小茶水摊。“如果‘口暑饮子’中的‘暑’字不错的话,这足以说明它的季节。” 7、河岸及桥上有好几处小贩的货桌上都摆着切开的西瓜。
8、画面乘轿、骑马者带着仆从的行列,土坟后面向城市一段。细细分析,这些人虽然有上坟扫墓的可能,倒不如说它是秋猎而归更恰当些,因为,上坟四季皆有可能,就插花而言,春秋二季都能解释得通。今从画面种种现象来看,说是秋季倒符合实际些。《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货郎图(南宋)李嵩 这是一幅人物风俗画卷,画面上货郎肩挑杂货担,不堪重负的弯着腰,欢呼雀跃的儿童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货担上物品繁多,不胜枚举,从锅碗盘碟、儿童玩具到瓜果糕点,无所不有。在商品流通尚不够发达的南宋时期,货郎们走街串巷,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货郎们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也带来各种新奇的见闻,货郎的到来往往象节日般热闹,李嵩在图中就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画家借助货郎这一题材表现了南宋市井生活的一个侧面 风雨牧归图(南宋)李迪最后的晚餐最后的晚餐《厨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