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 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长城秦兵马俑 秦俑与西方雕塑比较,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一是讲究整体性而不刻意追求各局部的精确比例;二是神态突出。这两点也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雕塑的特点,它与中国文化的整体审美情趣相连。反思战争《布雷达的投降》
委拉斯贵支(西班牙)《萨平妇女》
达维特(法国) 看书对比分析:这些画面分别表现的是什么时候的战争?在表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思考与交流《内战的预感》 达利(西班牙)《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达维特 (法国)残暴和黑暗 痛苦的人民 光明、希望 光明、和平 《格尔尼卡》 毕加索(西班牙)《1808年5月3日的屠杀》 戈雅(西班牙)战争发生以前战争的结果战争的预感战争发生以后猜一个历史事件
时间:公元1945年9月9日9时
地点:南京
人物:中国国民党军队与日本军队思考与交流公元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 (油画 )陈坚 220x600 M何应钦日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冈村宁次↙ 日酋冈村宁次(右)向中国受降主官、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呈递降书 在第10届全国美展(2004年8月19日10月11日)上一经展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幅反映抗战胜利、受降大典的油画作品。作者陈坚历时16年(1987-2003)完成。 作品完全纪实性的再现了日军投降的那一个瞬间,表现了抗日战争一个悲壮的胜利。呼吁和平免胄图(传 中国画 纸本)李公麟(北宋)《布雷达的投降》(油画) 委拉斯贵支(西班牙)《和平鸽》毕加索(西班牙) 人们不希望战争,人们一直在祈祷和平。在艺术当中,我们一直寄托着这种良好的愿望。画家是这样,我们也一样。 不仅仅毕加索可以用画笔控诉战争,呼唤和平,我们同学同样可以做到,课后,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招贴画。活动建议创作要求
1.立意:确定所要表达的主题。
2.构思:根据主题,进行草图设计。
3.在草图设计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形式进行表现。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战争与和平这个主题的理解,采用合作的方式,创作一幅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招贴画。
作品欣赏学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