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遥远的地平线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遥远的地平线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5-08 21:3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遥远的地平线》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透视规律和原理。??
2.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进行绘画创作。??
3.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基本的透视规律,正确表现物体前后遮挡的空间关系。??
教学难点:能创作出体现物体前后空间感且有一定情境的画面。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油画棒、黑色水性笔、作业纸??
2、学生准备:油画棒、黑色水性笔。?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知??导入课题?
通过一张图片引出课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基本的透视变化。?
请同学们先欣赏一张图片,你们发现蓝天下近处和远处的山峦各有什么不同?山脚下的小河近处的和远处的发生了那些变化???
?(小结):小河沿着山脚回转,越远越小,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种现象,一起学习遥远的地平线(板书:遥远的地平线)??
二、观察分析?了解变化?
1.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种有趣的透视规律。?
小结:存在于空间中的任何物体被人的眼睛看到后,其影像都会发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近粗远细、近稀远密的变化。???
2.说一说??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那些物体发生了这种变化??
三、?尝试练习?掌握画法?
1.让学生了解位置不同,看到的视觉变化也会不一样。?
2.在探究练习中让发现透视规律,并能运用透视规律来解决画面物体的前后空间关系?
四、?教师示范拓展思维?
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画面近大远小的排列方法。?
2.教师示范让学生更加明白画面的主次关系。?
五、?学生创作?注意:?
1、主体物要有近大远小的变化并且重复排列在画面中??
2、情境添加简洁有趣??
3、颜色要有对比,近处的鲜明,远处的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