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背诵《石灰吟》 课件人教新课标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背诵《石灰吟》 课件人教新课标 (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09 08:2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石灰吟——(明)于谦5. 石灰吟 (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开采石灰石石灰石烧制石灰石灰粉石灰的作用?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石灰的制作过程。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于谦生平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政治家。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入侵,英宗被俘,于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并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但英宗复位后,于谦却被诬杀。
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廉政故事—于谦拒礼
???? 于谦是有名的清官,他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嘱管家,一概不收寿礼。皇帝派太监送来一只玉猫金座钟,却被拒之门外。太监写下四句话给于谦:“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于谦看了,在下面添上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忌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他如此坚决,只好回去了。?
   不一会儿,于谦的同乡好友郑通也来送礼了。于谦又写了 四句话:“你我为它皆刚正, 两袖清风为黎民。 寿日清茶促膝叙,胜于厚礼染俗尘。”郑通见了十分敬佩,于是叫家人带回礼物,自己进门与于谦叙谈友情。?
   ???????   于谦正和郑通畅谈,管家通报,有一个叫“黎民”的人送来一盆万年青,还让管家带来一首诗:“万年青草情义深,长驻山涧心相关。百姓常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于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郑重地接过万年青,并高声咏唱了一首诗:“一盆万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某留作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石灰吟——(明)于谦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石 灰 吟
于 谦
千 锤(chuí)/ 万 击 //出 深 山,
烈 火 /焚(fén) 烧 //若 等 闲。
粉 身/ 碎 骨//全 不 怕,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 石灰之所以能忍受这一切的磨难,
是因为—————————————————。【注释】(1)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击:撞击。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5)人间:人世间。 ????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锤:捶打,敲击。千、万:指撞击次数多。若等闲:好像很普通的事情。锤若等闲(衬托石灰的顽强。)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石灰吟
【明】于谦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
白留在人间。????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托物言志诗意: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赏析: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这首古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从《石灰吟》看于谦的理想与品德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土木堡之变,明军精锐灰飞烟灭,瓦剌大军兵临城下,代宗朱祁钰和满朝文武慌作一团,众多大臣建议南迁。此时,于谦完全可以附和众人所议,博个拥立之功。不过他没有退缩,挺身而出。组织京城军民,调集各地兵马,击退了瓦剌的进攻,粉碎了也先的野心,挽救了危难中的大明王朝。夺门之变,野心家徐有贞以“虽无显迹,意有之”的借口将于谦下狱。狱中,于谦不做辩解,后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史载:天下冤之。到抄家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打开来看,只有皇上赐给的蟒袍、剑器。
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于谦不去辩白?
后来,我恍然大悟。荣华富贵不重要,生或者死不重要,皇帝的恩宠或者猜忌也不重要,大臣们的恩将仇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道德和理想”,坚守了自己的道德,在国家危难之际没有退缩;实现了自己匡扶社稷的理想,将大明江山扛在肩上走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对他而言,不再有什么遗憾了。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石灰吟》作者明代的于谦。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词巧连接托物言志《墨梅》作者元代的王冕。这是一首题画诗。借墨笔画出来的梅花的色彩淡雅、不要别人夸奖只愿留下清香弥漫天地间来表达作者鄙视流俗、淡泊名利、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名句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对比阅读 北风吹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ruí),风吹柏枝将何为?北风吹,能几时! 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