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35张)+教学案例设计 (共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35张)+教学案例设计 (共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09 10:50:19

内容文字预览

第6课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2.通过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3.认识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危机的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
难点:经济危机原因及影响;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案例说明
“罗斯福新政”子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这一部分内容由于涉及大量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名词,教师在灵活运用书本材料的基础上,还应补充介绍相应的材料和史事,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
承上一课目的过渡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本子目的教学顺承上一子目,引导学生理解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然过渡到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罗斯福新政是其中一次比较成功的改革与创新。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引导学生以史为鉴,趋利避害,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增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信心。
在导入环节,教师提出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格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可惜的是,“黄金时期”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类矛盾浮出水面,社会矛盾愈加尖锐。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的美国,你将在美国社会经历怎样的人生起落,能否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呢?
这一子目的教学教师可以进行讲授法、自主学习与情境法相结合的方法,依次按照柯立芝繁荣、黑色星期四等历史事件的社会情境,让学生做出各类“人生选择”。如在银行贷款如火如荼的时候,你是否会贷款买车?美国股市红红火火的时候,你是否会为发财而热衷炒股?当黑色星期四出现时,你是会被套牢还是果断离开股市?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到历史之中,以普通民众的身份,面对一个个历史选择,理解经济大危机的巨大影响。不仅是个人的选择不同,不同国家也走上了不同的危机应对道路。
设计意图:通过预设历史情境和设计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20世纪20年代经济从飞速发展到骤然破灭的历史情境,通过不同的人生选择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教师过渡语:恭喜选择理性消费、果断离开股市的同学,你们在经济大危机中实现了较好的财务自由,没有一下子就被危机打倒。但是,大萧条还是造成了公司破产,你失业了。接下来的你还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吗?
环节一:罗斯福上台
教师讲解美国政治在经济大危机冲击下的变局,出示相关史料数据。在这怎样的背景下,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受命,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请学生谈谈对罗斯福的了解,以及美国社会对罗斯福有哪些期待。作为一名普通选民,你会选择投票给罗斯福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知识储备,作为美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总统,罗斯福的人生经历以及面对困厄愈挫愈勇的人生态度,能够对初中学生产生正面的价值引导。从而顺利导入下一环节。
环节二:“新政”出台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归纳新政的主要内容,注意提示学生从工业、农业、社会福利、公共工程、金融等方面归纳总结。
教师总结提示: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颁布《农业调整法》;社会福利——联邦紧急救济署,进行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工代赈;金融——整顿金融;
设计意图:新政的内容是教学重点,对于罗斯福采取的改革措施,教师需要逐条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可以适当代入情境,即从普通民众的角度,可以从新政中得到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罗斯福的这些措施能否收到良好效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如普通民众、银行工厂企业等、政府等,他们对于新政的态度会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提示:新政是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新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新政也强化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性,突出了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对于新政性质的理解同样是难点,由于涉及许多经济学概念,教师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概念解读。从新政的实际效果和历史作用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新政的性质。
环节三:评价“新政”
教师讲解:作为坚持到罗斯福新政出台的普通民众,虽然看见了摆脱这次大危机的曙光,但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固有规律没有被改变,对下一次经济危机依然保有忐忑。学生讨论:罗斯福新政作为一次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创新,能否根除经济危机再次发生呢?为什么?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各抒己见。
提示:新政只能缓和社会矛盾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故不能消除经济危机。
教师总结:以史为鉴,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副产品,今天的我们依然面对着全球性的经济疲软和金融市场的动荡,你觉得我们应如何应对呢?
提升:要对经济发展乐观、自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还要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度过难关,善抓机遇,应对挑战。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环节,自然过渡到对新政的评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现代生活仍然面对的经济危机,以及我们如何理性面对经济的上行与下行。
本课目小结
梳理本课主要知识点,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课件35张PPT。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第6课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它们有什么样的影响?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知识回顾
请思考: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的美国,你将在美国社会经历怎样的人生起落,能否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呢?
银行贷款如火如荼的时候,你是否会贷款买车?
美国股市红红火火的时候,你是否会为发财而热衷炒股?
当黑色星期四出现时,你是被套牢还是果断离开股市?美国的繁荣1929年,美国的汽车产量为将近540万辆,平均每6人一辆汽车。
美国工业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1913年为38%,1929年为48.5%
192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黄金储备的一半以上。
但是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材料一 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的5%的最富有者攫取;另一方面,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生活在仅够维持生活的水平上(一年2000美元)或在这一水平之下。他们的总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更为严重的是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4%。
材料二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达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贫富差距增大,购买力低下。 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威斯汀豪斯公司的股票从151上升到286,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从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实业家、学究式的经济学家和政府领导人都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1929年秋,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希尔宣布:“股票价格所已达到的高度看起来象是持久的。”人们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
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鹜,“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当时人们追求的消费包括收音机、电影、新型电器(吸尘器,冰箱和洗衣机等)、汽车等。对新汽车的追求永无止境,当福特在1928年宣布他将推出新的A型车时,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对这种尚未谋面的汽车下了订单。 “新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 市场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潜藏的危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过度的股市投机行为。“黑色星期四”焦虑不安地注视着华尔街金融界动向的人们。华尔街经纪行的顾客们正焦急地浏览着报纸,了解股市崩溃的最新消息。来势特别猛烈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强影响特别深远 特征是什么?
这场经济危机美 国 1932年,全国1.8万家银行库存现金不过60亿美元,却要应付410亿美元的存款。工业生产持续下降,到1932年,汽车工业仅开工5%,全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7%。危机期间,商业降到正常时期的60%以下。全国13万家以上的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在1933年达到1300万以上,占劳动人口的1/4。农产品滞销,农民总收入下降了57%,大批破产。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值都下降70%左右。资本输出几乎停止。倒 闭 全国5000多家银行倒闭。
近9万家商号暂停营业。
国民生产总值从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工 业 美国钢铁公司,开工率只有危机前的19%。
美国机车公司20年代平均每年生产600台机车,可1932年一整年只卖出了一台。
航空公司7成多的座位都是空的。农 业 农民一车燕麦不到4元,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1.5元。
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1.1元,售价却不足1元。
密西西比州1/4的农场倒闭了城市里的多数人却买不起农产品,买不起的原因是失业人数太多,有工作的人工资也低的惊人。失 业 在1929至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失业者的队伍越来越大。1933年初,完全失业的工人总数达到1500至1700万人。为了找到工作,失业者通宵达旦等侯在职业介绍所门前。本图根据当时美国街头的一幅照片绘制。工 资 工人每周的平均工资只有16元。15岁的童工每周只有2.7元。女工每周工作50小时,报酬是2.39元。
1932年,美国财富杂志统计,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接近人口的1/3,这一统计数字并不包括1100万农村人口。
美国《时代》周刊说,“无法无天的雇主”已经“把美国工人的工资压到中国苦力的水平了” 。
生活男人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自己动手卷纸烟,要不就抽翅膀牌,因为只要1角钱。为了省电,改用25瓦灯泡。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2分。妇女们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饥饿与死亡 纽约市福利委员会报告说:“有29人饿死,另有110人死于营养不良,多数是儿童。”这一时期出生的儿童身材矮小,后来被称做“萧条的一代”。当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40%。1932年,全国小学生中有百分之20的学生营养不良。一位教师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她回答说:“不行啊,我家是轮流吃饭的,今天该我妹妹吃。”民谣 梅隆拉响汽笛,
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
美国往地狱里冲!
英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了23.8%。1932年,失业人数近300万。出口贸易下降50%。1931年,实行英镑贬值。
法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36.2%,约倒退了20年。1935年,失业人数为50万以上,半失业者占工人总数的一半。1937年,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从1929年的6.4%降为5.1%,危机延续到1936年才稍有回升。德国:工业生产降低40.6%。失业人数最高时达600万~800万人,占近全国工人半数,居欧洲各国之首。农业收入减少30%。进出口都减少70%左右。
日本:对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对外贸易,出口下降76.5%,进口下降71.7%。工业生产总值下降32.9%。1931年,失业人数近300万罗 斯 福 新 政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
美国第32任总统
1933年开始推行“新政” 出生于纽约州海德帕克镇一富豪之家。 1900—190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后在纽约当律师。 1910年当选为纽约州参议员。1913—1920年任助理海军部长。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瘫痪。1928—1933年任纽约州长。任期内,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他采取措施,建立救济机构,深得人心。1945年4月12日,即在德国投降前夕,罗斯福因患脑溢血逝世。1932年11月以压倒多数票当选总统。1933年3月罗斯福入主白宫后,对内积极推行以救济、改革和复兴为主要内容的“新政”,在 1936年、1940年和1944年的大选中,罗斯福又连续三次当选,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身上。 ——1932年4月的一 次全国联播节目 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
——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如是说。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罗斯福新政新政的历史背景。2.新政的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影 响 减轻危机损失。
缓解社会矛盾。
遏制法西斯势力。
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经济大危机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繁荣”一时。
爆发:____________年首先在____________国爆发,很快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影响:生产大幅下降,社会动荡,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引起政局动荡。1929美摆脱危机
寻找出路美国罗斯福新政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知识总结罗斯福新政背景:
时间:
内容措施:
中心措施:
特点:
作用:
局限性:经济大危机1933年整顿金融业恢复工业调整农业兴办公共工程产量(“以工代赈”)进行社会救济《全国工业复兴法》蓝鹰运动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知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