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环境
二、中国的气候
聚焦考点:
一、气温和温度带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三、气候特征
四、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
说出我国冬、夏气温的
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
冷暖我知道
不大
夏季气温差异
除青藏高原外,普遍
高温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
大
冬季南方____,越往北气温越____。
温暖
低
A
B
D
C
E
F
一年三熟
一年两至三熟
水稻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冬麦
一年
一熟
春麦
热量决定作物的熟制
寒温带
中 温 带
暖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
秦岭-淮河线
中国温度带
≥10℃的积温
(200mm 、400mm、800mm)
远离海洋
和山脉阻挡
(夏季风)
旱涝知多少
空间分布
___多___少
___多___少
东
西
南
北
干湿地区图
A
B
C
D
为什么纬度较高的东北长白山区属于湿润地区?
降水量 /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湿润 半湿润
干旱 半干旱
青岛
800mm
200mm
400mm
想一想,你的家乡属于哪一类干湿地区?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找出不同干湿地区的分界线。看一看,它们与哪些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时间分布
_____多,_____少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状况:
夏秋
冬春
不同年份降水量
降水年际变化大
说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A
E
D
C
B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总结归纳
我国气候的特征之一——气候复杂多样
思考:气候复杂多样对我国的生物资源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P39
冬、夏季风比较
名称 源地 风向 性质 带来
冬季风
寒冷
干燥
降温
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偏北风
(西北、东北)
陆地→海洋
高纬→低纬
名称 源地 风向 性质 带来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风 (东南、西南)
海洋→陆地
低纬→高纬
温暖
湿润
大量降水
P38 2.20 夏季风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哪些山脉?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大兴安岭
贺兰山
阴山
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一致?
400mm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南部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东北
4—5月
6—7月
7—8月
9月
10月
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北方雨季
南方雨季
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
夏季风的进退
东部地区雨带推移
我国主要的特殊天气
沙尘暴
台风
特殊天气 时间 影响范围 现象
寒潮
梅雨
台风
沙尘暴
冬半年
长江中下游及
其以北
急剧降温,
大风雨雪
夏初
江淮地区
阴雨连绵
5—10月
东南沿海
暴风骤雨
春季
北方和西北地区
黄沙满天
1、冬半年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是 。
2、夏初发生在江淮地区的是 。
3、能够带来狂风暴雨天气的是 。
4、春季发生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是 。
5、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是 。
6、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
围最广的是 。
寒潮
梅雨
台风
沙尘暴
洪涝
干旱
特殊天气和旱涝灾害
快速抢答
中国的气候
气温
降水
冬季
夏季
积温
五个温度带
空间
时间
四个干湿地区
降水量
蒸发量
气候复杂多样
典型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
夏季风
是否受夏季风影响
非季风区
季风区
大陆性强
1、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比大多数国家偏北,这是因为我国(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年降水量多
C
2、对我国农业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降水年际变化大
D
融会贯通
3、有关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不正确是( )
A.季风气候面积广大,为世界种植水稻面积最大的国家。
B.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冬季风强弱的不同引起的。
C.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在季风区内的最北地区也能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D.强劲的冬季风带来的寒潮和霜冻对农作物的伤害十分严重。
B
A题目
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是气候差别很大.
尝试分析
阿拉伯半岛上降水很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长江中下游地区湿润,物产丰富,人们称之“鱼米之乡”
WHY?
阿拉伯半岛是热带沙漠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
材料题
读诗句析气候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zh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甘肃省偏西)
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zhǐ)”,提到了地理上的一条重要界线即________,地理上把它和_____作为多种气候上的重要分界线。造成气候南北差异是受到_____因素的影响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什么意思?指我国气候受到_____因素影响。
③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说明我国气候受到_____因素和_____因素的影响。
地形
海陆
地形
纬度
淮河
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