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浮力的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案)
一、情境引入
将一个空易拉罐按入盛水的小桶中,水会溢出,没入的深度越大,溢出的水越多,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易拉罐是否受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与没入水中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二、互动新授
(一)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分析易拉罐溢水实验,引导学生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的体积有关。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并分组完成教材图9-7的实验,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引导学生按照教材图9-8、9-9所示的方法进行分组实验,先将金属块浸入到水中,使之没入的体积不同,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求出浮力的大小;再将金属块分别完全没入水和盐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求出浮力的大小,比较浮力的大小与排开体积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再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分别放入水中的不同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是否变化。
记录表格
次数
金属块的重力G
金属块没入水中部分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金属块全部没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2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1
金属块全部没入盐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3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2
1
2
3
次数
小石块的重力G石/N
小石块没入水中3cm 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1
小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1
小石块没入水中5cm 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2
小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2
1
2
3
分析数据总结归纳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二)阿基米德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图9-10,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和表格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
石块的重力G石/N
空杯重G杯/N
石块浸没水中 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N
杯、水总重G总/N
浮力的大小F浮/N
排开水所受重力G排/N
1
2
3
通过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教师补充:阿基米德原理对气体也适用。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一、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二、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公式:F浮=G排
3.适用范围: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五、教学反思
学生对浮力的存在已经熟悉,而浮力的大小成了需要探讨的新内容,先让学生猜想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根据压强的相关内容能想到液体的密度和深度,而对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猜想不到,所以借助了易拉罐溢水的小实验让学生进行体验。实验中主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现象,科学的记录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要重点解释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并适当拓展,便于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应用。
(导学案)
一、学法点津
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所以实验的设计和规范操作及数据的记录、结论的归纳是本节课重点。
二、学点归纳总结
(一)知识要点总结
1.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二)规律方法总结
1.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进行计算时,首先要分析清楚物体是否受浮力的作用,若受浮力,则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其次要正确区分液体的密度ρ液和物体的密度ρ物、V排和V物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浸没在水中的物体,随着深度的增加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二、填空题
3.一个重30N、体积为0.002m3的物体用绳子悬挂着,如图所示。现将物体浸没在烧杯的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N(g取10N/kg)。
4.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石块重为 __________N。
(2)排开的水重为 __________N。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为可信,将石块换成钩码等其它物体再进行几次实验,其主要目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
B.多次测量找规律,排除偶然性
C.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实验是通过比较物体的重力与____________的重力,得出结论。
三、计算题
5.科学家常用带有无线电转播器的浮筒对海洋进行观测(如图)。这种浮筒漂浮在海水中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0.1m 3,则它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牛?(写出计算过程。海水的密度取1. 03×103kg/m3,g取10N/kg)
【参考答案】
1.D 2. D 3. 20 4. (1)1.4 (2)1.4 (3)B (4)排开液体
5. 解:浮筒漂浮在海水中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V排=0.1m3,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海水的重力F浮=ρ海水V排g=1.03×103kg/m3×0.1m3×10N/kg=1.03×10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