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10.3 做功了吗 教案+导学案+课时作业设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10.3 做功了吗 教案+导学案+课时作业设计(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5-09 16:1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做功了吗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
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规律,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难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学过程
(教学案)
一、情境引入
在一些汽车特技表演赛上,一些选手经常做一些漂移的动作,在这些惊险刺激的动作是汽车牵引力的作用效果吗?
二、互动新授
(一)机械功
让学生实验探究用手将重为G的物体提高一定的高度h;然后使用定滑轮拉动物体使其升高相同的高度h;再利用动滑轮拉动此物体使其升高相同的高度h。
拉力F
移动距离s
拉力与距离的乘积Fs
G
h
Gh
G
h
Gh
1/2G
2h
Gh
分析上述数据发现:不管是利用机械,还是直接用手提升重物,拉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是相等的,即使用机械和直接用手在效果上是相同的。
教师指出: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二)怎样才算做功
1.做功的必要因素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图10-24中的实例,并结合课件分析这几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点?小组分析讨论得出:都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进一步分析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否移动了距离。
a:车在人的推力作用下没有移动距离,推力的作用没有效果,所以推力不做功;
b: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了一段距离,牵引力对汽车有了成效,我们说牵引力做了功;
c:吊车的拉力使货物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有了成效,所以说吊车对货物做了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则力就对物体做了功,不管这个力是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也不管施力物体是人还是机械。
最后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几种不做功的情况
课件出示:(如图所示)
(1)缺力无功(有距离无力):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物体向前滑动。
(2)缺距离无功(有力无距离):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如人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起。
(3)垂直无功(有力有距离,但力与距离方向垂直):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距离的方向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如提着一桶水沿着水平方向前行。
让学生分析实例中的力和距离,从而能正确分析做功和不做功的情况。
(三)怎样计算功
1.功的计算公式
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计算公式:W=Fs。
2.功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距离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牛顿·米(N·m)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焦耳,简称焦,符号用J表示。1J=1N·m。让学生说出1焦的物理意义,根据教材图10-25明确1焦的功和常见的做功的大小。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第三节 做功了吗
一、机械功: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二、怎样才算做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缺力无功:F≠0 , s=0
(2)缺距离无功:F=0 , s≠0
(3)垂直无功:F≠0 , s≠0且F⊥s
三.怎样计算功
⒈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⒉公式:W=Fs (F=W/s, s=W/F)
⒊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1焦耳=1牛顿·米。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通过实验探究使用机械和直接用手时效果相同,引出功的定义,然后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且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种不做功的情况,让学生对做功和不做功的的现象能熟练判断。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增大了信息量和信息传递的速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增强了理解,化解了难点,促进了实验技能技巧的掌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合理利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和谐。
(导学案)
一、学法点津
本节课中通过探究对比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利用做功的必要因素判断物体是否做功时,要明确F、s、W的内在关系和含义,多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加深对其的理解。
二、学点归纳总结
(一)知识要点总结
1.机械功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公式W=Fs,功的单位J。
(二)规律方法总结
1.考虑做功问题时,可按以下三个步骤:
(1)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不受力的物体不存在做功问题;(2)物体是否运动,不运动的物体也不存在做功问题;(3)判断物体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的关系,若二者方向垂直,则不做功;若二者方向不垂直,则做功。
2.在运用功的计算公式W=Fs时,公式中F、s一定要对应,即s必须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以下实例所例举的几个力中,没有对物体做功的力是(   )。
     
A.船在水的作用下前进一段距离 B.静止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

C.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用下滑行了一段距离 D.当杠铃静止后,举重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
2.如图甲,是小球从某高度处自由静止下落h过程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图乙中,描述重力对该球做功大小与时间关系正确的图线是(  )。
3.足球运动员用150牛的作用力,将重4.5牛的足球踢出,足球沿水平场地向前运动的最大距离为20米,则运动员对足球所做的功为(  )。
A.3000焦   B.90焦    C.0焦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4.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5m,拉力撤销后,物体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0m。若拉力做的功为500J,则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N。
5.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将重为9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施加的拉力F=______N,这一过程中拉力F做功______J。
6.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m栏比赛中,刘翔首次采用七步上栏技术,并以13.07s获得冠军,创造了该项目今年世界最好成绩!若体重为87kg的刘翔在跨栏时重心上升了0.32m,则他每跨过一个栏需要克服重力做功_____J。(g取10N/kg)
三、计算题
7.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工人用沿斜面方向300N的力匀速推到车上,
(1)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2)克服重力做功多少焦耳?
【参考答案】
1.D 2.C 3.D 4.20 5.300  1800 6.278.4
7.解:(1)推力沿斜面推动木箱,木箱移动的距离等于斜面的长度为5m,故推力对木箱做的功为W1=FS=300N×5m=1500J;
(2)木箱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等于斜面的高度为1m,则克服木箱重力做的功为W2=Gh=1200N×1m=1200J。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