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地舞蹈》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认知岩画,从而了解舞蹈的起源,并初步掌握形式表现舞蹈。
能力目标:能让学生在欣赏与体验舞蹈的过程中,了解人物动态产生的原理和舞蹈姿态的构成。
情感目标:学生愿意积极尝试绘画舞蹈表现快乐的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
从赏析作品中感受舞蹈的美。
教学难点:
学生能运用多种材料剪贴装饰。
教学准备:
铅笔、颜料、纸张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导入课题。
播放课件舞蹈视频或者图片。
师:快乐的节日到了,瞧,小朋友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跳着快乐的舞蹈呢!
师:谁说一说这段舞蹈所表现的气氛是怎样的?(生:快乐、高兴)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舞蹈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板书课题:快乐的舞蹈)
二、认知了解,体验探究。
了解舞蹈的起源。
欣赏教材上的图片。
欣赏课本图例《高原之歌》(中国画,1982,叶浅予),谁来说说对这张画的感觉。
(学生回答)
师:舞蹈和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是大家都十分喜爱并乐于参与的一项艺术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舞蹈不仅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激发了艺术家们无限的创作灵感。
三、回归课本。
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四、学生作画。
在你的作业纸上完成一幅快乐舞蹈的图画。可以画单个的,也可以画合舞的多个人物,画面非常简练,但要求人物动作明显突出。
五、交流评析。
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